《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電影]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電影]

作家鮑·瓦西里耶夫於60年代發表了小說《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小說發表後,得到了很高的評價,相繼被改編成了話劇和歌劇。1972年,導演斯·羅斯托茨基又把它搬上了銀幕,並由他和小說原作者鮑·瓦西里耶夫共同編劇。影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又獲列寧獎金。影片的感人力量主要來自它的真實性。小說作者鮑·瓦西里耶夫、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攝影師維·舒姆斯基都參加過衛國戰爭,他們對戰爭有真切的感受。影片採用了鮮明對比的表現手法。導演用一組虛幻的彩色畫面來表現女機槍手們曾經有過或可能會有的愛情和幸福,又用另一組嚴峻的黑白畫面來表現女戰士們現實的戰鬥生活。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劇照《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劇照
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準尉帶領兩個班的女高射機槍手駐紮在一個小車站旁的村子裡。車站周圍是戰略要地,敵機經常來轟炸或騷擾。一天,班長麗達在鄰近的樹林裡發現了空降的德寇。於是,瓦斯柯夫帶領一支由麗達熱妮婭、麗薩、迦爾卡、索妮婭等五個姑娘組成的小分隊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與敵人交戰中,姑娘們一個個都犧牲了。班長麗達受重傷後不想拖累瓦斯柯夫,她託付瓦斯柯夫去找她兒子,隨即開槍自殺。瓦斯柯夫滿腔仇恨地直搗德寇在林中的紮營地,他繳了敵人的械,押著四個德國俘虜朝駐地走去。途中,他見到以少校為首的援兵迎面奔來,欣慰地因傷口流血過多而暈倒了。許多年之後,已白髮蒼蒼、左手截去後按上假手的瓦斯柯夫帶著已成長為青年軍官的麗達的兒子來到當年戰鬥過的樹林裡,找到了當年這五個女兵的墳墓,給她們立了一塊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沒有經歷過戰爭、到當地來旅遊的歡樂的年輕人,不由自主地對著墓碑肅立致哀。

職員表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原著:鮑里斯·瓦西里耶夫BorisVasilyev
▪導演: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StanislavRostotsky
▪編劇: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StanislavRostotsky;鮑里斯·瓦西里耶夫BorisVasilyev
▪攝影:VyacheslavShumsky
▪配樂:KirillMolchanov
▪剪輯:ValentinaMironova
▪藝術指導:SergeiSerebrennikov

影片看點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影片以回憶對比的手法描述了戰爭帶給一代人的災難故事
1942年,瓦斯柯夫上尉帶領一部分女高射擊槍手守衛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戰爭爆發後,為了掩護大部隊而迷惑、牽扯德軍主力,瓦斯柯夫上尉與五個女戰士把德軍吸引過來,迂迴在荒原、沼澤地、野草叢中,在生死線上頑強搏鬥……突然一個女兵被沼澤吞沒……突然又一個女兵被冷槍擊中,突然……她們憧憬著自己的幸福,想念著自己的戀人,回憶著自己的甜蜜往事,但她們都先後倒在戰爭中的血泊里……
在前蘇聯由小說改編的戰爭題材電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響的,除了《恰巴耶夫》之外,當推1972年羅斯托茨基導演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世界性轟動,這部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未必會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沒有原著小說的思想藝術成就,也就不會有電影的成功。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中俄羅斯人民蒙受的犧牲是最為慘重的,他們一共損失了二千多萬人的生命。《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就要像我們展示這二千多萬人中的五個活生生的人,從而也表現了俄羅斯戰爭文學中一個重要特徵:對於個體生命的關懷。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也有具體的生活原型,不過實際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犧牲的五個戰士是男兵,而導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稱女兵,便尖銳地提出了“戰爭和女人”的衝突。
影片的感人力量主要來自它的真實性。小說作者鮑·瓦西里耶夫、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攝影師維·舒姆斯基都參加過衛國戰爭,他們對戰爭有真切的感受。1992年春羅斯托茨基到北京電影學院講課時,曾說:像他這樣1922年出生的人,經歷過這次戰爭的,只有百分之三的倖存者,他是這百分之三中的幸運兒,但他失去了一條腿,後來按上了假肢,是二等殘廢軍人。戰後他才從事電影,他拍攝的影片有《土地與人們》《臨風而立》《等到星期一》等。他曾任第2屆(1995)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又作為嘉賓參加了第3屆(1997)上海國際電影節。
通過本片,導演羅斯托茨基發掘了一批新演員,這批扮演女戰士的青年女演員雖然沒有參加過衛國戰爭,但在親自參加過戰爭的原作者兼編劇、導演和攝影師的啟發幫助下,她們感受到了衛國戰爭的氣氛,從而真實地再現了她們上輩人的形象。如今,扮演麗達的依·舍夫丘克和扮演冉妮婭的奧·奧斯特洛烏莫娃已是著名演員。

表達思想

影片要表達的思想是:戰爭本來不該是姑娘們的事,姑娘們應該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聯繫在一起。但是,可詛咒的法西斯逼著一些柔嫩的姑娘在戰爭中失去了青春和生命。

表現手法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影片採用了鮮明對比的表現手法。導演用一組虛幻的彩色畫面來表現女機槍手們曾經有過或可能會有的愛情和幸福,又用另一組嚴峻的黑白畫面來表現女戰士們現實的戰鬥生活。兩組畫面交替出現,使觀眾認識到:如果沒有法西斯的侵略戰爭,這些姑娘們的生活該是多么美好,殘酷的德寇使她們的生活完全變了樣子。影片譴責戰爭與人類文明、個人幸福絕不相容。影片中,回憶與現實這兩組畫面的匯合,既表現了女主人公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又歌頌了她們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

電影導演

斯·羅斯托茨基參加過戰爭的電影導演
斯·羅斯托茨基生於1921年,死於2001年,享年80歲。羅斯托茨基走過了不平凡的人生歷程,他在衛國戰爭中負過重傷,但他以驚人的毅力讀完蘇聯國立電影學院。1956年他推出了描寫農村生活的處女作《土地和人》。此後,他又創作了多部戰爭題材的影片,如《七級風》、《五月星》等。影片《這裡黎明靜悄悄》充分展示了羅斯托茨基的藝術才華,由著名作家親自參與改編。

影片作家

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影片根據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這裡黎明靜悄悄》改編。瓦西里耶夫生於1924年,寫過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所涉題材廣泛,以衛國戰爭題材最為顯著。他的主要小說包括,中篇小說《伊萬諾夫快艇》、《最後的一天》、《遭遇戰》、《他們可能和我一起去偵察》、《後來發生了戰爭》;長篇小說《不要向白天鵝開槍》、《未列入名冊》;長篇歷史小說《虛實往事》等。瓦西里耶夫回憶說,他當時十分爽快地就把小說託付給了羅斯托茨基,他信任這位導演,喜歡他的影片,認為羅斯托茨基經歷過戰爭,是個真正的士兵。
瓦西里耶夫雖說不如索忍尼辛那樣名聲顯赫,但顯然也是俄羅斯人眼中的文學大師,是俄羅斯政要願意向其表達敬意的重量級人物。1924年5月21日,瓦西里耶夫出生於俄羅斯北方重鎮斯摩棱斯克。他父親參加過國內革命戰爭,是紅軍騎兵部隊的指揮員。衛國戰爭爆發時,17歲的瓦西里耶夫回響國家號召,放棄學業,奔赴前線,成為空降兵部隊里的一名普通戰士。1942年,他曾進入步兵學校學習,畢業後重回戰場。1943年,中士軍銜的瓦西里耶夫身負重傷,傷愈後進入裝甲兵軍事學院進修。從1948年到1953年,作家一直在烏拉爾擔任運輸裝備試驗工程師。1954年,瓦西里耶夫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以劇本《軍官》初露頭角。1956年退役,進入著名劇作家包戈廷(代表作《帶槍的人》)的電影劇本寫作講習班,從此開始專職創作,作品包括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1969年中篇小說《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使作家一舉成名,小說有17種舞台改編本,包括話劇、歌劇、芭蕾舞劇和電影。1975年作家因這部小說及其舞台劇本獲得蘇聯國家獎金。他的長篇小說《未列入名冊》(1974)以及中篇小說《後來發生了戰爭……》(1984)同樣在讀者中間獲得了熱烈反響。1981年,他首次當選為蘇聯作家代表大會代表,1984年被授予民族友誼勳章。
蘇聯解體後,已入耄耋之年的瓦西里耶夫仍然堅持寫作。據說,他在72歲高齡時學會了使用電腦,隨後又在網路世界裡暢遊。瓦西里耶夫晚年花費大量精力研究俄羅斯歷史,醉心於歷史文章和歷史小說的寫作。據說,他的長篇新作《否定之否定》頗受好評,其當代戰爭題材的小說也有相當數量的讀者。
在2009年11月26日舉行的俄羅斯國家文學獎年度頒獎典禮上,俄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獲得了“榮譽和成就”特別獎。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85歲高齡的瓦西里耶夫登台領獎時,全場嘉賓起立並長時間鼓掌,向這位以“描寫戰爭中普通人命運”而著稱的文學前輩表達愛慕和尊敬。

發行日期

東德1973年5月4日
芬蘭1973年12月6日
匈牙利1973年11月5日

所獲榮譽

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1973年全蘇電影節大獎
1975年列寧獎金
1973年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作品評價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一部不朽之作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2005) 海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2005) 海報
對我們中國讀者和觀眾來說,瓦西里耶夫其人遠遠不如他的作品《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那樣有名。1969年,《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在蘇聯《青春》雜誌上發表,在蘇聯讀者中產生極大的轟動。1972年,這部“遭遇街談巷議”的中篇小說被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搬上銀幕,並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影片獲得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奧斯卡提名和全蘇電影節大獎。瓦西里耶夫的名氣隨著這部小說的成功而大增,小說原作更加受到追捧,被視為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瓦西里耶夫本人在1975年也因這部作品榮獲蘇聯國家獎金。
這部小說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講述了幾個蘇聯女兵在二戰中抗擊德國侵略者的故事。1942年初夏,在俄羅斯白海運河地區,一組企圖破壞蘇軍鐵路線的德國傘兵與守衛在那裡的女兵班相遇。女兵麗達、冉妮婭、麗扎、索妮婭和嘉麗婭相繼犧牲,而德軍也無法擺脫被殲滅的命運。女兵們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運輸線的安全和俄羅斯村落里靜悄悄的黎明……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俄羅斯,中篇小說《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知名度都遠不如其同名電影。翻譯家高莽先生在其《作家的幸福》一文里講過這樣一件事情:1987年夏,瓦西里耶夫在訪華期間親身感受到了中國觀眾對《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喜愛之情。在遊覽長城的路上,瓦西里耶夫遇到的每一個遊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在飯店吃飯時,瓦西里耶夫詢問一位女服務員是否看過《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女服務員激情滿懷地說:“我看過兩遍!我感動得哭了!”隨後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談起自己對影片的感受。瓦西里耶夫被女服務員生動的表情和聲音所吸引,不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他對高莽先生說:“你不用翻譯了,我都明白了!”面對如此動人的場景,在場的蘇聯詩人庫古里丁諾夫感慨萬分:“世上有一些作家,頗有名氣,人們知其人,卻很少讀其作品,這樣的作家是可憐的!世上有一些作品相當有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作者是誰,這樣的作家是幸福的!你,瓦西里耶夫,就是這樣的作家!你值得驕傲!”
可以斷定,我國不少讀者和觀眾至今不記得《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作者叫瓦西里耶夫,但是,很少有人沒看過同名電影和電視連續劇等影視作品。2005年,中俄兩國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合作拍攝的同名電視連續劇在兩國觀眾中大受歡迎。
1979年記者第一次觀賞這部蘇聯影片時,中蘇關係尚未解凍。但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的老師們已經敢於在課堂上讚頌這部尚未解禁的“內部電影”。據說,影片在政治上已獲得了通行證,但一些男女親熱的畫面還難以讓中國觀眾適應,因此只能內部放映。
一位文學課教授觀後在課堂上大發議論:片子裡不就是有一些“愛情基本動作”嗎,完全應該公開上映。事實上,《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陪著很多中國人長大的、最重要的“百部電影”中的一部,是不少中國人心目中的情感經歷和人生場景。人們正是從這部作品中認知和感受到了俄羅斯式的浪漫主義情懷和英雄主義精神。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一部反戰題材的影片,但又並不局限於此。它沒有特技,不製造視覺衝擊,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能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讓人“靈魂深處爆發革命”。不錯,影片深刻地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但與此同時又寫出了人的不屈和英勇,頌揚了公民的義務與責任。它寫出了人性中最深刻和本質的東西——美好的、嬌嫩的、本該享受生活的年輕女性在國家危難之際表現出來的理想主義和抗爭激情。影片譴責了戰爭,展示了戰爭給人類文明和個人幸福所造成的不幸。然而,影片又恰恰通過戰爭的苦難和悲慘,表達了主人公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愛國精神。戰爭不僅僅摧毀了美麗,它也使美麗更加動人。
有人說,瓦西里耶夫在《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用“詩情的悲壯之美”呼喚現代人高尚的情懷和超越自我的衝動。也許這樣的評論恰好說表達了人性中的善良和詩情。不管怎么說,瓦西里耶夫是值得一讀的,不僅僅是他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或《不要射擊白天鵝》。瓦西里耶夫的《未列入名冊》和《後來發生了戰爭……》等作品也都不乏思想上的深刻和人性中的溫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