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

《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

《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通過對一批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的採訪,講述了他們不同的生活工作經歷,反映出一批年輕人追求夢想的不同狀態。世界上有千萬種人,就有千萬種戀愛和千萬種婚姻。但只要是人為的事物,就存在變數。逃離和死扛,其實都是為了自己過得更好,《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雖然寫給80後,卻讓非80後不勝感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

關於“逃離北上廣”的話題早就傳得沸沸揚揚,可是這些年來,究竟有多少人真的離開?而離開後,他們的生活是不是盡如人意?《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真實地記錄了那些曾經在“北上廣”奮鬥過、漂泊過,離開後又回來的人群,是第一本真實反映北上廣生存現狀與生存文化的書。當兩億“80後”集體奔三時,高昂的房價、慘烈的競爭逼迫著他們做出選擇——究竟是在一線城市繼續“奮鬥”,還是退居二線城市“生活”?是他們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70後”的人如果有質疑,不妨看看《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這也許是你的昨天;“90後”的人在躍躍欲試前,也應該看看《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這或許是你的明天。

作者簡介

任白,畢業於浙江大學。擔任過政治學院教師、青年報刊記者,在全國各地舉辦專題講座百餘次。主要針對80後的現狀與發展,本書集合了作者幾年來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見解,在快感與痛感之間,催人省思,給人啟示。

媒體評論

80後推薦:即使在上海的日子有千萬種壓力,我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上海,它承載著我的夢想,而在追夢的過程中,我買下了這本書,告訴自己我不是孤獨的,有無數“三高”女性和我一樣,死守著“北上廣”。  ——趙瞳上海某時尚刊物主編

70後推薦:我是79年的,當時回了杭州,可如今並不是我想的那樣,二線城市的壓力就相對小了嗎?也未必!讀到書中關於杭州的記載,我很感慨,我們都是為了生活,無論在一線還是二線城市,我們可以輸得起,但,還要能拿得起! ——楊超淘寶網站媒介部經理

90後推薦:什麼是好的作品?對於我來說,能產生共鳴的就是好的!作者(是我校友)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然給我對北上廣也有了一個清晰的大概認識,真的要在學校好好學點東西了,不然。到畢業時我該何去何從? ——張林浙江大學學生  

男人說:在北京,一個男人要“而立”要面對怎樣的現實?越來越遠的房價,越來越不敢提及的婚姻……但,我想,我並不需要任何不切實際的指責與棒喝!所以,我覺得這書很好,它把我們的故事說了出來,重要的是,它站在了我們的角度。感覺很親切。 ——程先生北京娛樂記者

女人說:不是我們把男人逼得太緊,也不是我們功利和現實,事實上在一線城市也好二線城市也好,立業成家,是社會對每個成年人的要求,我們不怕蝸居,只怕窩心,心在哪裡,哪個城市就是我們的家。 ——姜小姐廣州平安保險公司

前言

1
“如果你愛一個人,請帶她去北上廣,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請帶她去北上廣,因為那裡是地獄。”

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座一線城市,與大多數二線城市相比,“北上廣”無疑是夢工場,是年輕一代追求夢想的所在。北上廣給了年輕人巨大的想像空間和發展前途,他們認為,在那裡,可以尋找到夢幻里的東西:財富,社會地位,愛情,幸福的婚姻,被家鄉人艷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他們找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嗎?

2

“大都市”用它特有的傲慢拒絕了外地人的叩門。房價飛速飆升的北上廣已讓很多年輕人在現實中淪為“蟻族”,求得一個“蝸居”的想法都相當奢侈,隨之而來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愛情“死”在了房子上;  

全國各地不少的人都蜂擁地往這幾個城市去集中,加上金融風波的衝擊,使得他們就業機會越來越少,薪水掙得很辛苦,加班加點是常事。

還有:交煤氣費水費要排長隊,去銀行辦點事要提前個把小時出門,等公車幾乎要花40分鐘的時間……好多事在這裡都被無限地放大時間拉長,生命在這裡被一件又一件的事填得滿滿……

於是,“逃離北上廣”成為後悔者的流行語。據調查,在10個20~30歲的大專以上學歷的青年裡,就有4個曾經有過在北上廣工作生活的經歷。他們中的一部分或者回到家鄉或者去了另外的小城市,而一部分依然堅守在北上廣這樣的都市……

3

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一線城市的上班族每天平均有42分鐘用在上班路上,75%的人下午6點至8點吃晚飯。而在二三線城市,步行10分鐘上下班是一種常態。70%的人下午5點至7點晚餐。

另有研究薪酬設計的專家表示: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在一線和二三線城市之間的收入並沒有太大差距,甚至某些行業還要超過一線城市。

但是,這樣的二三線城市畢竟還少。正如潘石屹所說的那樣:“我個人的經驗:鄉里比村里機會多,縣裡比鄉里機會多,省城比縣城機會多,首都比省城機會多。”雖然一線城市房價高、生活壓力大、種種尷尬和不愉快的經歷時有發生,但比起家鄉的信息閉塞、機會不均,一些人依然選擇北上廣。

書摘

北漂:沿線族買房史

趙侃看上去是一個十分清醒和低調的人,在眾多“北漂”里,趙侃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條件,都可算得上中等,但是他還是選擇離開北京,我想,他要的不是北京,他要的是生活。

不是不喜歡這個城市。5年了,出身農民的我在這裡有著太艱難的起步,也將我人生的青春和血汗灑在這個城市。

2005年春節後,我來到某雜誌社駐北京分站,工資1800,做最基本的校對,住太月圓地下三層的防空洞,一月200元。鐵桶一樣的一間房,除一張破床什麼都沒有。但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都沒打算在裡面住上一年以上。

三個月後,變動挺大。轉正加薪到2500,女朋友(現在的老婆)從老家來京,待業,一起住地下防空洞。小姨子上大學要交學費生活費,沒辦法,預支了兩個月工資寄過去。我和老婆兩個月生活費只花了500塊。單位搬家到朝陽門,和同事合租在紅廟,700元每月;老婆找到了工作,工資2300;

到2005年底,我們月月光。小姨子的生活費和學費、每月孝敬我父母的500塊,房租,老婆上學的助學貸款。當時紅廟附近二手房價7000元左右。

2006年,工資漲到3500元,年底漲到3800元。老婆跳了一個單位,居然7000元一個月。但負擔太大,到年底仍未存錢,不過貸款和老婆上學借的錢還清了。

2007年4月,老婆契約到期,公司不續簽了,加上懷孕,我們決定要孩子,就沒再上班了。我工資漲到4500元。紅廟地段房價8、9千。

壓力一下子巨大無比。我們搬家到河北燕郊,在捷運口租了房子,我每天上下班從捷運的起點到終點,終點再到起點,好在不需要倒車。但也需要花4個小時。老婆安心在家懷孕待產,其他交給我。我本來是內勤部門,但也有業績提成,於是拚命做業績。月收入固定4500元、年底業績提成7萬。5月辦婚禮,基本持平。固定開銷:小姨子學費生活費一年1萬多點,我家1.3萬左右,租金5000元一年,懷孕的開銷包括檢查等約5000元。年底盈餘只有提成7萬。

2007年12月底,生孩子花了1萬多,工資漲到50005元。中間有朋友帶出去做項目,收入約1.5萬;幫別人介紹項目,佣金2萬。其他開銷照舊,新增孩子每月開銷1000元。年底存款仍是7萬元。孩子5月大時,全家去了三亞,還有重慶老家玩,所以沒攢下錢。

2008年,工資漲到5500。08年10月搬家到通州,二居,每月1800。工資外收入呈增長態勢,但開銷也呈增長態勢。小姨子找工作、買手機等開銷增加5000左右,保姆9個月工資1.5萬,

其他常規開支繼續,年底結餘存款8萬元。

2008年底,談了一個兼職。月收入約1萬,話費交通費均可報銷。工資在2009年7月漲到6000。到09年4月,存款約12萬,老婆帶著孩子開始看房。5月,買入一套70平小兩居,總價58萬,首付等費用總共18萬5,借款6萬。另,父母在老家買房一套,我贊助2.8萬。

2009年底,存款0,外債0,債權5000。兼職契約續簽。

2010年6月,存款6萬,外債0,債權1.5萬。

我計畫明年就離開北京。為什麼要走?很簡單,因為戶口因素。我不想孩子在北京念書,還回原籍去考試。另外,也不想生活過得這么緊張了。

2011年新出版的社科類書籍

社會科學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的種種現象的各學科總體或其中任一學科。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廣義的“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統稱。
《激盪中國海:最後的海洋與遲到的覺醒》
《尋找一種好制度——盧現祥制度分析隨筆集》
《超越2012:世界危機與人類的選擇》
《神秘的瑪雅末日預言》
《電子設計從零開始》
《昆蟲記:第四卷蜂類的毒液》
《昆蟲記:第五卷螳螂的愛情》
《昆蟲記:第二卷樹莓樁中的居民》
《醫學與科學劃時代的發明發現》
《昆蟲記:第一卷高明的殺手》
《昆蟲記:第三卷石蜂的苦難》
《手把手教你寫作美國名校申請文書》
《新加坡治貪為什麼能》
《十二五規劃戰略研究》
《男人紳士——女子優雅》
《危險花園》
《一聲獅吼》
《哎,我的滄桑50年》
《逃離北上廣:哪一片天空屬於我》
《蟻族——誰的時代》
《互動設計指南》
《2012:倒數》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本土派與海外派的對話》
《生化超限戰:轉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陰謀》
《大國的責任》
《塑膠之美——造型·結構·質感》
《向地球提出問題》
《隱藏在自然中的秘密》
《無處不在的身邊科學》
《向草和昆蟲學科學》
《異域盛放》
《四萬萬顧客》
《封口費:記者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大自然的日曆》
《醒來的森林》
《適應者死亡:媒體狂歡時代的全球戰略博弈》
《失落的奧義》
《沒有雙手的小貓——奇比》
《菜園裡的學問》
《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規劃》
《同名者》
《傳媒競爭——法則與工具》
《被折騰的世界》
《遇見好城市》
《鈔票那些事——人民幣收藏筆記》
《安源實錄—一個階級的光榮與夢想》
《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
《葉問:根據樹葉鑑別身邊得樹種》
《社會學的意蘊》
《非常攝影手記:EOS 60D完全實用5步通》
《臥底調查1:生死暗訪》
《應急管理概論》
《中國二十年重案追蹤·掃黃打非案》
《中國二十年重案追蹤·打黑案》
《中國二十年重案追蹤·造假案》
《地球是燙的——低碳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轉基因賭局》
《前所未有的道路》
《2010中國能源發展報告》
《險象重生的航天事件》
《驚心動魄的大災難》
《偉大的機械發明製造》
《工業史上的偉大發明》
《暴風雪下的絕地求生》
《吳仁寶箴言》
《重金求子》
《最草根生活》
《公民心事:權利、責任、常識》
《核知識讀本》
《中國二十年重案追蹤·走私案》
《被禁止的科學》
《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新玩意兒》
《通信化時代的偉大發明》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
《種子的欺騙》
《林中水滴》
《不分東西》
《保衛社會》
《誰說8090不靠譜》
《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
《未來沒有城中村》
《中國在梁莊》
《被禁止的歷史》
《面具》
《黑暗任務:NASA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國醫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