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引

《走馬引》,樗里牧恭所作也。 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天冥冥,雲濛濛,當天白日中貫虹。

簡介

《走馬引》,樗里牧恭所作也。為父報怨殺人,亡匿山下。有天馬夜降,圍其室而鳴。覺,聞其聲以為吏追,乃奔去。旦觀乃天馬跡。因惕然大悟曰:〔吾之所處將危乎。〕遂荷杖去入沂澤中,援琴而鼓之,為天馬聲,曰《走馬引》。而張敞為京兆尹,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台街。風俗曰:〔殺君馬者,路旁兒也。〕言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驅馳不止,至於死。故張率作此引曰:〔斂轡且歸去,吾畏路旁兒。〕
李賀(790-816)字長吉,人稱“詩鬼”。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他的詩作想像豐富,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詩作原文

唐·李賀
我有辭鄉劍,玉峰堪截雲。
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花淨,暮嫌劍光冷。
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宋·釋文珦
走馬官媽金縷衣,食人膏血如瓠肥
田夫力耕猶餓死,爾曹醉飽忘年飢。
天視生民同一子,胡為不平乃如此,
人眾勝天且勿驚,天若定時天自平。
《走馬引》明·劉基
天冥冥,雲濛濛,當天白日中貫虹。壯士拔劍出門去,手提仇頭擲草中。擲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精誠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馬從天來,揮霍雷電揚風埃。壯士呼,天馬馳,橫行白晝,吏不敢窺。戴天之恥,自古有必報,天地亦與相扶持。夫差徒能不忘而報越,棲於會稽又縱之。始知壯士獨無愧,魯莊何以為人為!
《明詩別裁》附註(錢受之云:明宗被弒於晃忽,又庚申帝即位七年,乃以尚書之言,撤文宗主於太廟。而詔書但以私圖傳子為言,昧於《春秋》復仇之大義矣。此詩蓋深譏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