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學生受益一生的100個哲理故事》

《讓中學生受益一生的100個哲理故事》

本書精選了100多個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哲理故事,這些故事意蘊深妙,語言簡練,深入淺出地闡發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幫助中學生理解學習和生活的意義,有助於他們更好地貼近生活,融入社會。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1

讀哲理,為學習和生活儲備智慧

一粒沙中看出一個世界,一朵花里藏著一個天堂。我們微小的瞳孔映照著廣闊的世界,我們有限的人生蘊涵著無限的哲理。用心去發現,將濃縮的真知化為鮮活的智慧,我們就能在學習和生活中駕輕就熟。

內容簡介

哲理是從點滴的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只有用心去洞悉,我們才能更好地體會成功與成長的價值。

本書精選了100多個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哲理故事,這些故事意蘊深妙,語言簡練,深入淺出地闡發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幫助中學生理解學習和生活的意義,有助於他們更好地貼近生活,融入社會

圖書目錄

第一輯把自己亮在暗處
把自己亮在暗處
最無法挽救的失敗
流不進大海就流進杯子
奪冠之本
看輕自己
上帝每時每刻都在給我們禮物
正視無知
炮轟羽毛
做一個在自己領域最出色的人
學會自卑
把自己放低
牧羊人生
疼痛是個好訊息
第二輯每一種生活都可以是芬芳的
富裕後的幸福
誰有這樣的生活
誰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兩個淘金者
每一種生活都可以是芬芳的
樸素的懷念
心底的窗
散步的心靈
幸福最易降臨的地方
快樂生活的哲學
溫柔地對待自己
控制生活的開關
奇妙的落差
第三輯在逆境中脫胎換骨
厄運打不垮信念
讓疼痛拐個彎
在逆境中脫胎換骨
不要錯過人生的低谷
值得咀嚼的一個經典故事
上帝的寵兒
值得恭賀的痛苦
上帝只掌握了一半
只彎一次腰
從一個痛點出發
浮生若茶
第四輯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
給自己一個卑微的夢想
你也能當總統
成功的道路是目標鋪出來的
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
生活從選定方向開始
忘掉目標
方向對了嗎?
夢想皆有神助
三隻兔子不可追
最先死掉的魚
第五輯你與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來
在心裡種一棵仙人掌
位置
他的肩膀你的高度
你與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來
誰是最忠誠的人
指尖上的語言
委婉是一道善意的門縫
種一盆花給“仇人”
原諒別人等於解脫自己
強者的退讓
交際影響命運
第六輯不要做一張白紙
不要做一張白紙
像蘑菇那樣成長
你可以選擇做得更好
比爾·蓋茨的同學
不要輕易說“不可能”
預約成功的人
有心人的世界
到底幾根手指
成功與活著
跌到了別急著站起來
生命的順序
每秒擺一下
讓石頭漂起來
第七輯讓難題開出智慧之花
只多一點點
想到就做
讓難題開出智慧之花
最牛的飯店
傻瓜天才
轉讓“布希”
倒貼”福”字和投自家籃
在無解中尋找答案
價值在於創新
‘妙用失誤
偶然的成功
先射擊,後瞄準
蘋果外的世界
野草中發現金子
被”毀壞”的東西也許更值錢
第八輯埋藏了兩千年的真理
別摔在熟悉的路上
生命需要什麼
富翁和狼
做人的方法
生命租金
把天災當作天幸
哲學家與神的對話
模擬天堂比賽
埋藏了兩千年的真理
一個寓言,兩種結局
懲罰
一滴與一生
樹木的生存智慧
仙胎不過橫草
用曲別針敲開求婚門

圖書書摘

第一輯把自己亮在暗處

把自己亮在暗處

道爾是一家擁有千名員工大公司的職員,在這么大的公司中,他一直為自己得不到提拔和重用而懊惱。

一天晚上,他正要到地下室去取儲藏的東西,突然停電了。他去找蠟燭,沒有找到;去找其他用來照明的東西,也沒有找到。正當他無計可施的時候,他所觸動的一張音樂賀卡響了起來,伴隨著悅耳的聲音,有光亮從紙片間漫溢出來。他打開賀卡,發現燈的光亮並不弱。他想,可不可以帶著它去地下室試一試呢。果然,在暗黑的地下室里,賀卡的光更顯炫目,藉助它的光亮,他很容易地找到了要找的東西。

事後,道爾想,這樣一張幾乎廢棄的賀卡,會在暗處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場,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找到另一種途徑實現自己的價值呢?道爾似乎從這件事上獲得了靈感,很快,他就從他所在的公司跳槽出來,加盟到一個只有幾十人的小企業,並從市場部的一個小員工開始做起。因為他在原來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上不俗的實力,不久道爾就被提升為項目部的主任,後來,他又從主任的位置升任項目部經理。然而,他沒有在這個位置上久留,又從這家公司跳槽到了另一家更適合自己的公司,並逐漸做到了經理的位置。

後來,就是這位道爾,成了一家跨國大公司的董事長。在他那本傳記的末尾,他謙遜地說,我僅是一粒微弱的星火,如果我還有高明的地方的話,我懂了如何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上,讓微弱的光耀眼一些罷了。

整本傳記,我們看不出道爾任何超人的地方;他的聰明,平常人都有;他的勤奮,一般人也具備。或許人們所欠缺的,就是他那點簡單的認識。

最無法挽救的失敗

獅子以家庭為單位,在非洲草原上集群作戰,可謂肆意橫行,幾乎沒有什麼天敵,人稱“獸中之王”。如果要說獅子有天敵,那就是侵入自己領地的其他種群的同類。

法國動物學家于勒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一隻幼獅關在籠子裡,一整天不給餵食。在籠子的前面,設定一個較長的人工通道。通道的一邊連線著籠子,另一邊對著幼獅的方向放置一面大鏡子。然後,在通道中間丟下一隻活兔子,打開籠子讓獅子去追。餓了一天的獅子,突然發現有活兔子可吃,便風馳電掣般地衝出籠子。在它即將捕到兔子的時候,突然看到前面的鏡子裡面有一隻“幼獅”也風馳電掣般地向它飛奔而來。這時,幼獅對鏡子裡的“幼獅”頻頻示威,但對方不僅沒有絲毫“示弱”,而且針鋒相對,毫不退卻。於是,幼獅誤以為闖進了別人的領地,隨後放棄了追趕兔子的打算。

為什麼幼獅失敗了?毫無疑問,是幼獅自己打敗了自己。

其實,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往往比人做的實驗更精彩、更生動。

2000年5月3日,在武漢動物園的獅群,竟被一頭水牛斗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上午11時許,3隻非洲雄獅在足球場大小的表演區內遊蕩,遊客們雲集在鐵網外,興致勃勃地等待著獅子“獵物”場面的出現,等待著分享雄獅勝利的喜悅。

很快,一頭健壯的本地水牛被“投放”到場內。百米開外,3隻雄獅呲牙咧嘴,虎視眈眈。水牛似乎意識到了“滅頂之災”,氣急敗壞地撞著圍欄要衝出去,但都被工作人員用長桿子趕了回去。突然,被激怒了的水牛轉過身,視死如歸般地向對面的獅子們狂奔而去。獅子們被它排山倒海的氣勢嚇住了,慌忙閃開,不敢接招。水牛見一招落空,刨著四蹄,仰天長吼,俯著牛角,朝最壯的那隻雄獅頂去。這隻雄獅奪路逃命;另兩隻獅子戰戰兢兢地不敢“助陣”。幾分鐘後,水牛終於追上了逃命的獅子,將一頭獅子挑到空中,獅子跌落時四腳朝天,狼狽不堪。水牛用前蹄猛踩幾腳,獅子掙扎著爬起來,一瘸一拐灰溜溜地逃走。目瞪口呆的觀眾這時才醒過神來,隨後的掌聲響徹雲霄。

水牛大勝,完全出乎工作人員的意外。他們不滿意,不甘心,於是將水牛又攆到猛獸區。那裡有二十多頭獅子,足可以將水牛撕成碎片,血洗雄獅們的恥辱。誰知水牛被送進去後,這些在動物園裡長期養尊處優的獅子們,有的抱頭鼠然而,最後的結果更讓人瞠目結舌。那頭英勇的水牛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獎賞,反而被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請人用衝鋒鎗活活打死!

為什麼不懲罰慘敗的獅群,反倒用衝鋒鎗將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水牛斃命?實在想不出這樣做的絲毫道理。與其說水牛太強大,倒不如說獅子太軟弱。從根本上說,是它們自己打敗了自己。

我想,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無法挽救的失敗是自己打敗自己。動物是這樣,人也是如此。

流不進大海就流進杯子

我曾是一個頑劣的孩子:用文具盒夾住前排女生的頭髮,在老師粉筆盒里放一隻青蛙,讓課桌抽屜里雛鳥的叫聲響徹整個教室。父親吊起我的雙手,用粗粗的皮帶抽打我。重重的體罰只會加重我的叛逆。最後一次,我打碎了全教室的玻璃。

我被叫到老師辦公室。走在去辦公室的路上,我做好了種種應付老師的心理準備。我想,老師這次一定不會輕易饒我的。

老師安詳地坐著,手中的茶杯冒著熱氣。意外地,老師叫我坐下,和顏悅色的。這讓我猝不及防,我有些惶恐,也有些不明就裡。老師說話了:“你說這杯子裡的水像什麼?”我感到意外,想了想,說:“像杯子。”

老師點點頭,對!你再看看面盆里的水像什麼?我說,像面盆!再看看塑膠桶里。我迷茫了:“像塑膠桶啊?”我弄不明白,到底水像什麼呢?跟著老師,我走到了離學校不遠的一個爛泥塘邊。爛泥塘水面上漂浮著各種垃圾,散發出熏人的惡臭。老師指著塘里的水說,這裡也是水,你願意做這裡的水嗎?人有不同的狀態,進入了不同的狀態,就如同水進了杯子、面盆、塑膠桶和爛泥塘。

那個冬日,走在回校的路上,我的心裡第一次產生了自責。老師親切地撫摸著我的頭,指著遠方跟我說:“一路同學,你很聰明,我希望你將來能流進大海!”

流進大海,人生的形狀就像大海,人就成了大海,獲得了大海的豐富和博大。幾十年過去了,我沒有流進浩瀚無垠的大海。可是,想起老師的話,我常常從夢中驚醒。不能流進爛泥塘而萬劫不復。如果人生像水一樣注定要流進一個容器,我願像杯子、像面盆,哪怕是塑膠桶。即便沒有大海的寬闊和深沉,即便平庸,但是,活得簡單、乾淨、透明、實用。

奪冠之本

一位搏擊高手參加錦標賽,自以為穩操勝券,一定可以奪得冠軍。

出乎意料之外,在最後的決賽中,他遇到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竭盡全力出招攻擊。當比賽打到了中途,搏擊高手意識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搏擊高手慘敗在對方手下,也失去了冠軍的獎盃。

他憤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師父,一招一式地將對方和他搏擊的過程,再次演練給師父看,並請求師父幫他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他決心根據這些破綻,苦練出足以攻克對方的新招,決心在下次比賽時,打倒對方,奪回冠軍的獎盃。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道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道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會有像師父所說的辦法,能使地上的線變短呢?最後,他無可奈何地放棄了思考,向師父請教。
師父在原先那道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比較,原先的那道線,看來變得短了許多。

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重點,不在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只要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就如原先的那道線一般,也就在相比較之下變得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強,才是你需要苦練的根本。”

在奪取成功的道路上,在奪取冠軍的道路上,有無數的坎坷與障礙,需要我們去跨越、去征服。人們通常走的有兩條路:

一條奪冠之路是側重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不少的人,都喜歡直接找出最速成的方法,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擊高手,欲找出對方的破綻,給予致命地一擊,用最直接、最銳利的技術或技巧,快速解決問題。

另一條奪冠之路是側重全面增強自身實力。就是故事中那位師父所提供的方法,更注重在人格上、在知識上、在智慧上、在實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長,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強大,使許多以往令人頭痛的問題,不藥而愈,迎刃而解。

其實,這兩條奪冠之路並不是完全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巧妙地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是極其必要和重要的。記得一位偉大的軍事家說過:用一句話來概括指揮戰爭的藝術,就是集中優勢兵力來打擊敵人的薄弱環節。但是,全面地增強自身實力,則是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的基礎。在人們普遍看重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的情況下,聽一聽那位師父全面地增強自身實力的妙論,還是很有啟發的。可以說,全面地增強自身實力,是解決疑難問題的最穩妥的方法,是邁進成功之門的最可靠的途徑,是勝在戰前的奪冠之本。

看輕自己

18世紀時、英國的一個年輕紳士總是夢想著讓自己飛起來,夢想著自己能像輕盈的白雲,在湛藍的天空中自在地飄遊,能像一隻輕快的鳥兒,在無垠的大海上隨意地翱翔。

年輕人很富有,他有自己的農莊和別墅,他擁有許多人不敢奢望的財富和生活,他是一個年輕的貴族。每次,當他帶著僕人,帶著他重金訂做的那個熱氣球站在高山之巔時,他多想一放手就讓自己隨著熱氣球飛起來,像許許多多乘熱氣球飛行的人們那樣,在藍天白雲之間自由地翱翔。但每當他將要伸手點燃熱氣球的熱氣灶時,那群仆人便會紛紛阻攔:“乘熱氣球飛行實在是太危險了!如果發生了意外,誰能經營好你的農莊?誰又能像你這樣,年紀輕輕就快要被國王授予高貴的爵位呢?”他想,僕人們的話還真的有道理啊,自己是這樣的出類拔萃,是這樣的前程似錦,自己真的太重要了。於是,他猶豫著一次次縮回了他要點燃熱氣灶的手。於是,飛翔一次次只能是他空空的夢想。

但讓自己能夠在藍天白雲間飛起來,是他夢寐以求的人生夢想啊!他想了好久,決定去聽聽倫敦那位大名鼎鼎的熱氣球飛行家的建議。飛行家微笑著問他:“金塊和羽毛誰會飛得更高更遠?”

年輕紳士說:“當然是羽毛了,金塊那么重,怎么能飛得起來呢?”飛行家點點頭:“金塊太重,所以它飛不起來,而羽毛很輕,一縷徐徐的微小氣流都足以使它高高地飛起來。你儘管有很大又很上乘的熱氣球,但你沒有像許多飛行者那樣,把自己看成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羽毛,而總是太看重自己,把自己看成黃金了。而黃金是飛不起來的啊!”飛行家微笑著指指自己簡陋的家舍說:“我只有一隻補了又補的熱氣球,沒有農莊,沒有別墅,也沒有渴望自己會被封爵,所以我成了熱氣球飛行家。而你雖然擁有質量上乘的熱氣球,但因為你不能割捨別墅,不能割捨名譽和地位,你把自己看成了昂貴的沉重金塊,如何能飛得起來呢?”

是啊,一隻鳥兒可以自由地在藍天白雲間高高飛翔,一枚樹葉可以在一縷微風中徐徐地飛起來,而一塊鑽石或者一尊用黃金雕琢的雄鷹或海燕呢?所以泰戈爾說:“給鳥兒繫上黃金,鳥兒就會失去翅膀。”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只有看輕自己,我們才會擁有讓人生高高飛翔的翅膀;只有看輕自己,我們才能讓自己從庸庸碌碌的人群中輕輕盈盈地飛起來。

看輕自己,就是給自己插上了一雙搏擊風浪的翅膀!

上帝每時每刻都在給我們禮物

兩個婦人都信奉上帝。一個凡事都去向上帝匯報,向上帝祈福,求上帝護佑。而另一個婦人無論遇到了什麼事情都是默默無語,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情。

“你怎么不向上帝說說呢?”愛傾訴的婦人說。
“我不想在任何事情上都依靠上帝。他太忙了。”沉默的婦人說,“我心疼上帝,不想讓他為我的小事操心。我知道上帝也會心疼我,不會讓我白白地付出努力。”

是的,忙碌的上帝是值得心疼的。我想。而我們心疼他的最好做法只有一個: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只要做到了這一點,上帝就一定會眷顧我們。

其實,在很久以前,他就通過《聖經》告訴我們說:“你行走,腳步必不至狹窄。你奔跑,也不至跌倒。諸般勤勞都有益處,嘴上多言乃至窮乏。”

據說,一次某地爆發洪水,一名基督徒虔誠地等待著上帝來拯救自己,於是,救生艇來,他不走,直升飛機來,他也不走。後來,他被洪水捲起,在水裡漂浮,有人扔給他一根木頭,他仍然拒絕了。他終於上了天堂,見到了上帝,他怨艾道:“親愛的上帝,我是那么相信你,你為什麼不來拯救我呢?”上帝道:“我救了你三次,你都不要。”

有時候,人是多么愚蠢啊。

愛上帝就要相信上帝,相信上帝就要相信他博大的善,他寬容的心,和他深沉的美。相信他會伴隨著我們身邊無數的事物,在每個角落都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

我一直相信,上帝每時每刻都在給我們禮物。春天,他給我們每一片綠葉的微笑。嚴冬,他給我們每一朵雪花的舞蹈。雨中,他給我們以沁人肺腑的清涼。雷鳴,他給我們以震耳欲聾的交響。憤怒的時候,他給我們以勇氣和激情。冷靜的時候,他給我們以理性和智慧。幸福的時候,他給我們以甜美的親吻。悲傷的時候,他給我們以無垠的思緒。苦難的時候,他給我們以堅強的歷練。我想,甚至在我們卑鄙的時候,他都在賜予我們一種機會,讓我們通過自身的黑暗來了解靈魂前行的艱辛和泥濘。

我們常常祈求上帝給我們這樣那樣的施與:快樂、喜悅、安寧、吉祥……其實,上帝真的都已經給了我們。他在我們身邊播下了無數的種子,這些種子裹在泥土裡,悄悄地萌發出清新的嫩芽。——但是,我們往往把它們看成了雜草。於是,我們在埋怨上帝的同時,兩手空空。

上帝是愛我們的。是我們不懂得怎么接受他的愛,也不懂得怎么愛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