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海憶舊》

《諜海憶舊》

《諜海憶舊》原名《索尼婭的報告》,是德國著名女作家魯特·維爾納所作作品之一。

《諜海憶舊》諜海憶舊
《諜海憶舊》原名《索尼婭的報告》,作者是魯特·維爾納魯特·維爾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聞名遐邇的共產國際紅色女諜,本書所記述的就是她在中國瑞士英國德國等國家從事諜報工作的一段驚心動魄的人生經歷和斑讕多彩的感情生活,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令人讀來妙趣橫生。

內容簡介

特·維爾納作為左爾格的合作者和蘇聯紅軍總參謀部情報局派來中國的報務員,在上海瀋陽北京工作了五年,經歷了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和東北共產黨人初期的抗日鬥爭。這五年的中國生活給她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為她日後創作以中國為背景的小說,提供了珍貴的素材。1935年以後,她又受蘇軍情報局委派,先後去波蘭、瑞士、英國從事情報工作,作為一位德國共產黨人,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立下了汗馬功勞,兩次榮獲蘇聯紅軍“紅旗勳章”。

魯特·維爾納在20年艱苦而複雜的地下鬥爭中,不論在東方的中國,還是在歐洲的波蘭、瑞士、英國,她的電台無一次被敵人發現,她總是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坦然而大膽地工作,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機會,巧妙地與敵人周旋,出色地完成了她的使命。
但是,任何成功都必然伴隨著奉獻和犧牲。魯特·維爾納最大的犧牲,莫過於她的前後兩次婚姻愛情。它們與通常的所謂愛情與婚姻的"失敗"無關,它們都是當事人主動放棄的結果,這是一種特殊時代的特殊經歷。令人敬佩的是,這個女人以巨大的勇氣和母性的摯愛,獨自承擔了對子女的撫養教育,並且是在不斷變換國籍和充滿危險的環境中。作者在書中關於子女成長過程中那些細枝末節的觀察和描述,處處充滿似水的柔情,人們不禁要感嘆她是怎樣把羅莎·盧森堡式的革命品格與洋溢著豐富的愛意的偉大母性結合起來的。

作者簡介

魯特·維爾納(RuthWerner)原名烏爾蘇拉·漢布爾格,是德國著名女作家,生於1907年,2000年7月7日在柏林去世,享年93歲。

哥哥是享有盛名的德國經濟史學家尤爾根·庫欽斯基(JürgenKuczynski)。1926年,她19歲時,加入德國共產黨,參加了當時德國左翼作家聯盟領導的文藝活動,並在柏林馬克思主義工人圖書館工作,同時經銷德國所有的左翼出版社出版的書籍。1930年夏天,她隨丈夫經由蘇聯來到中國上海,化名漢堡嘉夫人,從事地下革命活動。同年,她在上海結識了為蘇聯服務的紅色間諜里查德·左爾格(RichardSorge),成為他的幫手,在我國上海等地活動。左爾格以善於同納粹駐日本的高級外交官員周旋而著稱,老練地出沒於他們的社交圈子,被譽為納粹“沙龍之獅”。但左爾格還是於1944年11月7日被日本法西斯殺害。

維爾納在上海期間與我國左翼文學界有過密切的接觸。她結識了魯迅宋慶齡丁玲和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她曾幫助魯迅蒐集珂勒惠支的版畫複製品,與魯迅有過親密的交往。她在傳記中說,她曾以筆名為魯迅主編的《奔流》發表過介紹德國左翼文學的文章。
維爾納以她的1977年出版的著名傳記《索尼婭的報告》(SonjasRapport)而享譽文壇,後該書由社科院張黎研究員翻譯出版,題為《諜海憶舊》(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