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愛情》

《論愛情》

論愛情是弗蘭西斯·培根三篇短文:《論求知》《論愛情》《論美》之一。你在讀之後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培根的這三篇短文已經融於世界的主流文化中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千千萬萬世人。

基本信息

培根在人類的各種情慾中,有兩種最為惑人心智,這就是愛情與嫉妒。這兩種感情都能激發出強烈的欲望,創造出虛幻的意象,並且足以蠱惑使人心神迷惑。人的心靈——如果真有巫蠱這種事的話。

作者簡介

(圖)培根隨筆集 培根隨筆集

培根隨筆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他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在邏輯學、美學、教育學方面也提出許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論說隨筆文集》等。後者收入58篇隨筆,從各個角度論述廣泛的人生問題,精妙、有哲理,擁有很多讀者。

作者生平

培根於1561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一個官宦世家。父親尼古拉·培根(1510年12月28日——1579年2月20日)是伊莉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曾在劍橋大學攻讀法律,他思想傾向進步,信奉英國國教,反對教皇乾涉英國內部事物。母親安尼是一位頗
培根作品集有名氣的才女,她嫻熟的掌握希臘文和拉丁文,是加爾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親職教育使培根成熟較早,各方面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才智。12歲時,培根被送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深造。在校學習期間,他對傳統的觀念和信仰產生了懷疑,開始獨自思考社會和人生的真諦。

在劍橋大學學習三年後,培根作為英國駐法大使埃米阿斯.鮑萊爵士的隨員來到了法國,在旅居巴黎兩年半的時間裡,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法國,接觸到不少的新鮮事物,汲取了許多新的思想,這對他的世界觀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親突然病逝,他要為培根準備日後贍養之資的計畫破滅,培根的生活開始陷入貧困。在回國奔父喪之後,培根住進了葛萊法學院,一面攻讀法律,一面四處謀求職位。1582年,他終於取得了律師資格,1584年當選為國會議員,1589年,成為法院出缺後的書記,然而這一職位竟長達20年之久沒有出現空缺。他四處奔波,卻始沒有得到任何職位。此時,培根在思想上更為成熟了,他決心要把脫離實際,脫離自然的一切知識加以改革,把經驗觀察、事實依據、實踐效果引入認識論。這一偉大抱負是他的科學的“偉大復興”的主要目標,是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莉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繼位。由於培根曾力主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合併,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讚賞。培根因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1602年受封為爵士,1604年被任命為詹姆士的顧問,1607年被任命為副檢察長,1613年被委任為首席檢察官,1616年被任命為樞密院顧問,1617年提升為掌璽大臣,1618年晉升為英格蘭的大陸官,授封為維魯蘭男爵,1621年又授封為奧爾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國務活動上,而存在與對科學真理的探求上。這一時期,他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並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國會指控貪污受賄,被高級法庭判處罰金四萬磅,監禁於倫敦塔內,終生逐出宮廷,不得任議員和官職。雖然後來罰金和監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卻因此而身敗名裂。從此培根不理政事,開始專心從事理論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車經守倫敦北郊。當時他正在潛心研究冷熱理論及其實際套用問題。當路過一片雪地時,他突然想作一次實驗,他宰了一隻雞,把雪填進雞肚,以便觀察冷凍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於他身體孱弱,經受不住風寒的侵襲,支氣管炎復發,病情惡化,於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死後,人們為懷念他,為他修建了一座紀念碑,亨利·沃登爵士為他題寫了墓志銘:

聖奧爾本斯子爵

如用更煊赫的頭銜應

稱之為“科學之光”、“法律之舌”

經典之作

愛情在舞台上要比在生活中更為美好。在舞台上,愛情只是作為喜劇或悲劇的素材,而在真實的生活中,愛情卻常常伴隨著不幸。有時候,愛情像是魅力無窮的魔女,有時卻又像令人望而生畏的復仇女神。

一切真正的偉人(那些英名長存的古人今人),我們可以發現,沒有一個因愛情而發狂犯癲,偉大的事業抑制住了這種軟弱的感情……

古羅馬的埃比克拉斯曾經說過一句不那么明智的話:“人生不過是一座大戲台。”本應全力追求高尚輝煌的人,似乎只能玩偶般地逢場作戲。儘管做愛情的奴隸與只管埋頭酒肉的禽獸不可同日而語,但畢竟也只是追求眼目感官之樂的奴隸,而上帝賜人以雙目本是讓人有更崇高的目的。

在愛情上過度沉湎追求,必然使人的自身價值降低。顯而易見的是,在愛情的氛圍中,無休止地充滿了浮華逢迎之語。而這些詞語用之於任何其他場合,則只能令人恥笑驚異。古人云:“人總是把誇張的奉承留給他自己”——只有對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為即使是最傲慢的人,也甘於在情人面前俯首帖耳。

“在愛情面前,即使神也難免糊塗”。古人這句話可謂一語中的。情人的這種弱點不僅為外人所明察,即使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會一目了然——除非她(他)也同時陷入了愛的漩渦。這是一種愛的代價,若不能得到愛的回應,對方心底就會生出難言的輕蔑。這是一條至真的定律。

因此,人們應當對這種感情抱以充分的警惕,因為愛情不但會使人產生迷惘,而且可以讓人失去尊嚴與人格。至於其他方面的代價,古代詩人荷馬早就告訴我們,美女海倫的那位追求者,全部放棄了他的財富與智慧。

人最軟弱之時是愛情最易入侵之日——即春風得意和孤獨窘困之時——人最易於為愛情之火點燃。當然,愛情未必會降臨給那些一籌莫展的人。由此可見,“愛情”不過是“愚蠢”之子。

但卻有一些人,即使心存愛意,也能加以約束,使之不致妨礙更為重大的事業。否則,情緒一受愛情之擾,便會阻滯人向遠大目標邁進。

比較而言,許多軍人更易墜入愛河,不知何故。或許這像軍人們嗜愛飲酒一般,險象環生的生活更需歡樂來填充。

在人的心中,可能普遍存有一種博愛傾向,若不施之於具體某個人,就必然廣播於大眾,像某些僧侶一般,成為仁愛行善之人。

夫妻之愛,使人類繁衍。朋友之愛,給人以救助。而那種荒淫縱欲之愛,卻只會令人墮落毀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