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論與子論》

詩論與子論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文集。大體有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作者十年研究詩經學的主要論文,後一部分是研究子學的大部分論文。 這些論文是作者多年圍繞研討《詩經》和先秦諸子隨手寫下的文章,這些文字全部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過,極具見解性和可讀性。

詩論與子論 本書目錄


1 《詩經》的意象及其審美經驗
2 艱難的對話
3 《詩經》對中國語言文化隱喻品性形成的影響
4 《詩》藝探微六題
5 《計・丘中有麻》臆說
6 《詩經》研究的新視閾
7 余冠英的《詩經》研究
8 墨子的《詩經》觀
9 先秦儒家美學思想歷史演講論綱
10 孔子美學思想片論
11 孟子美學思想三題:美・審美・詩
12 荀子美學思想述評
13 孔子仁學思想新詮
14 孔子價值觀別解
15 孔孟人生哲學傳承新探
後記

詩論與子論 文章節選

《詩經》的意象及其審美經驗 截止目前,關於中國最古老歌謠《詩經》的研究成果可謂“夥頤”,但對《詩經》意象的研究分析似還不多,本文僅就這個問題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意象作為一個美學概念,早在劉勰的《文心雕龍》里就被明確提出來了。《神思篇》說:“是以陶鈞文思,……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規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此後歷代文論專著也常使用這一概念,直到當代的許多詩歌評論家,還一直把它作為判斷某首詩審美價值高低的標準之一。儘管不同時代、不同的人都使用了這一概念,但對其內涵的界定卻並不完全一致。這裡我們並不打算對這一概念的歷史發展作更多的陳述,也不想―一辨析各家之說的得失正誤,而是要明確提出我們自己所認同的看法,意在說明本文正面闡述是建立在一個什麼基礎之上,以便展開我們的討論。我們認為,所謂意象就是主觀心意在客觀物象上通過比喻、象徵和寄託而獲得的一種具象表現。它是客觀物象與主體情感的統一,是意與象的有機結合,是構成全詩審美境界的基本元件。 1924年美國著名美學家威爾斯在他的《詩歌意象》一書中,通過對伊莉莎白時代文學的綜合研究,按照比喻“上行的順序從最低級排向最高級,也就是說,從最接近字面的含義排向最有想像力或者印象主義的高度”,劃分出詩歌中強合性意象、繁富意象、潛沉意象等七種意象類型。我國詩歌評論家駱寒超出曾對中國新詩的意象作過四個類型的劃分,這對我們都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但是《詩經》又有自己的具體情況。它既不同於富於浪漫激情的伊莉莎白時代的異國文學,也不同於白話自由體的現當代新詩。我們從《詩經》實際出發,把其意象劃分為五個類型,論述如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