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總聞》

《詩總聞》是《詩經》研究著作。《詩總聞》有清乾隆間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單行本、《叢書集成》本。

《詩總聞》

正文

《詩經》研究著作。20卷。宋王質(1127~1188)撰。王質,字景文,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官至樞密院編修。博通經史,有文才,著有《雪山集》、《紹陶錄》等。《詩總聞》體例謹嚴,條理清晰,所列凡聞音聞訓、聞章、聞句、聞字、聞物、聞用、聞跡、聞事、聞人等10門,每篇又都有總聞,述其大意。王質認為《二南》是詩的一體,是《詩經》“南、風、雅、頌”四個組成部分之一,它們都是樂歌之名。為此又撰“聞南”、“聞風”、“聞雅”、“聞頌”,分別冠於四個部分之前。這些是他的一家之言。南宋初,摒棄《詩序》而論詩的有鄭樵、朱熹、王質三家,其論點各異。王質自稱覃精研思,將近30年才編成此書。他主張“說詩當即辭求事,即事求意”(《周南·葛覃》總聞),所以常能闡發出詩篇本身的文學意義。如說《衛風·竹竿》是:“此去家歸人猶在衛,故不離淇水也,舉目不見,舉足難至,雖近亦以為遠,所謂寸步千里,前人亦常見吟詠之間。”說《王風·中谷有蓷》:“嘗見旱歲道途夫婦相攜相別,有不忍別之情,於男女亦然。此事自古有之。初嘅嘆,吐氣之微也;次條,吐氣之猛也;次啜泣,吐聲而又吐液也。此分攜之時也,所見亦然。今古雖異,人情不遠也。”說《王風·君子於役》:“當是在郊之民,以役適遠,而其妻於日暮之時,約雞歸棲,呼牛羊來下,故興懷也。大率此時最難為別懷,婦人尤甚。”諸如此類,都能直探詩旨。又此書在文筆上也頗有文采,比較耐讀。至於以《齊風·甫田》為“老臣事幼君之辭”,說《檜風·匪風》“當是關中之人,為山東之客者,其知友送歸,以此寄懷輸情,殆賢者也”,則未免懸空穿鑿,殊難索解。
《詩總聞》有清乾隆間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單行本、《叢書集成》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