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田家收穫》

《觀田家收穫》是清代詩人歸莊的作品之一。

作者

歸莊

詩詞正文

稻香秫熟暮秋天,
阡陌縱橫萬畝連。
五載輸糧女真國,
天全我志獨無田。

注釋

[1]秫(shú):粘高梁,此指粘稻。崔豹《古今注》:“稻之粘者為秫”。

[2]阡陌: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

[3]五載:從順治二年(1645)清兵占領江南至順治六年(1649),正好是五年。輸糧:繳田賦。女真國:指滿清王朝,其祖先為女真人,故稱。

[4]“天全”句:老天成全我的民族氣節,使我沒有田地,無須向清朝納糧。

作品簡析

首兩句描繪金秋時節豐收在望的景象。萬畝糧田,稻香秫熟,一幅動人的豐收圖畫,詩人農人應對之充滿喜悅。但下面兩句詩人筆鋒陡轉,“五載輸糧女真國”言收割的糧食並未進入農家,而是被清統治者搜括去了。“五載”既是實寫,也見出時間漫長,農民長年辛勞,豐收過後卻一無所獲,掠奪者的貪婪殘酷,農民生活的悲慘揭示無遺。末句言老天成全我不屈服清朝的志氣,使我無田不用納糧,表面上是說自己免遭農民勞而無獲的命運,實質上顯露了詩人絕不仕清的民族氣節。本詩充滿著愛國思想和民族氣節,格局闊大,正氣流注,是典型的“節士”之詩。

作者簡介

歸莊(1613—1673),一名祚明,字爾禮,又字玄恭,號恆軒,崑山(今江蘇崑山)人。歸有光之曾孫。明秀才,明末復社成員。與顧炎武友善,有“歸奇顧怪”之稱。曾與顧炎武參加崑山抗清鬥爭,失敗後一度改僧裝亡命。後應萬壽祺之聘,到淮陰教書,終身不仕清。他善書畫,工詩文,作品寫家國之難,有濃厚的愛國思想。少數作品對清兵南下時的暴行有所反映,但對農民起義則多所詆毀。文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歸玄恭遺著》、《歸玄恭文續鈔》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