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札記》

《見聞札記》

華盛頓·歐文是美國散文家和短篇小說家。他一生曾三度赴歐,在英、法、德、西等國度過了17年。這期間,他訪問名勝古蹟,了解風土人情,收集民間傳說,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從1819年起,他陸續發表了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1820年匯集成《見聞札記》。

基本信息

信息

封面封面

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的奠基之一。他的文學才能集中體現在《見聞札記》一書中,這是一部真實與虛構並存,在高超的技巧、豐富的想像力來反映新舊世界的作品。在此書中,作者擷取自己在美國及旅歐時所聞所見的種種逸事,以小說家的手法,哲學家的冷靜思辨,將之一一述來。作者以漫畫手溝勾勒人物,懶散的瑞普、富於浪漫情的鬼新郎和利慾薰心的鄉村教師克蘭,都已成為世界文學寶庫的經典形象。

本書中的紀實與遊記類作品中,貫穿著作者濃厚的人文主義思想。

本書是華盛頓·歐文的代表作。作者以旅歐生涯的所見所聞,通過高超的藝術技巧,把浪漫主義奇想和日常生活場景的真實描寫、幽默和抒情結合在一起。書中不少篇章富有傳奇色彩,情真意切,動人心魄,給人啟迪。歐文的語言十分典雅細膩,每篇文章開頭之前多引一小詩,暗示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文中大量套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令全書文采飛揚。

作者簡介

華盛頓·歐文(1783-1859),美國散文家和短篇小說家。他一生曾三度赴歐,在歐洲度過了17年。在這期間,他訪問名勝古蹟、了解風土人情、收集民間傳說,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從1819年起,他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1820年匯集成《見聞札記》,在英國出版引起轟動,這使他成為第一個獲得國際聲譽的美國作家,因此被譽為“美國文學之父”。

特色

追蹤世界思想大師的人生之路;
記錄思想史的珍貴文庫;
品賞魅力永存的經典作品;
匯集最權威的文思信息。

試讀

我常注意到,婦女們深受挫折時顯示出堅韌不拔的意志。有些災難,會使男人精神崩潰,陷入絕境,卻似乎能喚起溫柔女性的全部活力,使其現出無畏高尚的品格,有時競超凡出眾。在一帆風順的人生之途,她一直那么孱弱,事事依賴,任何一點煩擾均令她不安;但每當遇到丈夫遭受不幸,她卻會突然精神昂揚,給他以安慰和支持,使他毫無畏懼、堅定不移地去承受巨大的天災人禍。見到如此溫存而嬌柔女性,最令人感動。

蔓藤優美的葉子一直將橡樹纏繞,並被樹身高高舉向陽光;當雷電劈開強壯的樹幹,它仍會用其愛撫的卷鬚,緊緊將橡樹環抱,同時緊貼碎裂的樹枝。同樣,上帝絕妙的安排是,在丈夫幸福時刻,女人僅為依附於他的裝飾;但在丈夫突然災難臨頭時,則成為他的支柱,給他慰藉,巧妙分擔他內心深處的痛苦,輕輕扶起他低垂的頭,抱緊其破碎的心。

我曾為一友人祝賀,他有一個相當和睦美好的家庭,夫妻恩愛摯深。“擁有妻室兒女,”他熱切地說,“這是我對你的最好祝願。假如你成功,他們會分享你的成功;假如你失敗,他們會給你安慰。”我確已注意到,遭致不幸的已婚男人,比單身男人更易在世上重新找到生活的位置。部分原因,是所愛的無助的家人,須靠他獲取生活之必需,否則難以生存,他因此備受激勵,重整旗鼓。但主要原因,是家人之愛使其痛苦緩解,心境寧然——因他發現儘管處處是黑暗與羞辱.但家裡仍有一片充滿愛心的小天地,而他是這天地中的君主。單身男子則易自暴自棄,不求進取,自覺孤獨無援,內心成一廢墟,宛如無人居住而冷清荒涼的房子。

上述所見,使我想起一個家庭小故事,我曾親眼目睹。我有一密友叫萊斯利。他娶了一位於上流社會長大的美麗多才的女子。不錯,她本身幾無財產,但友人卻頗富裕。他滿懷期望,樂於讓她盡情享受高雅生活,獲得種種雅趣,實現美好幻想——女性因此更具魅力。“她的生活,”他說,“要像童話一般。”

他們性格各異,也正因如此,其結合才頗為和諧。他富於浪漫,凡事有些認真,而她生氣勃勃,樂觀開朗。我常發現他們於親朋好友中,他心懷無言的狂喜凝視著她,而她之令人快樂,正在於富有生機,充滿朝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