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前身是《西北農專周報》。於1999年9月11日創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0822/G,由中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委員會主管、主辦。

簡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  正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於1999年9月11日創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61—0822/G,由中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委員會主管、主辦。現為4開周報,每期一般為4版,發行量8000份。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的前身可以追溯1936年12月15日在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正式創刊的《西北農專周報》。1999年9月11日,地處陝西楊凌的西北農業大學(其前身為1934年由辛亥革命元老於右任和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主持創建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西北林學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陝西省農業科學院、陝西省林業科學院和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個農業科教單位合併組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隨之誕生,沿用《西北農大報》的國內統一刊號。

意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是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機關報,是學校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是學校黨政領導聯繫廣大師生員工的紐帶和橋樑,是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重要工具。報紙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緊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針對性地對師生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積極主動地宣傳報導學校改革、發展和各項事業的新成果新經驗,努力展示學校師生的精神風貌,積極為廣大師生員工服務,為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報紙除主要向校內師生員工免費發行外,每期還寄送社會新聞媒體、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領導以及有關政府部門,另外,還向學生家長和全國各地的校友發行,與全國各地高等院校校報進行交流。

師資力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目前共有采編人員7名,編務1名。其中高級編輯1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3人,高級工1人。報紙向校內外免費發行,辦報經費由學校從事業費中劃撥。 從2000年1月開始,變原來的旬報為周報,及時滿足了學校合併辦學規模擴大後對校報新聞宣傳工作的需求。

欄目

報紙一般為四開四版,一版為要聞版,二版為校內新聞版,三版為綜合版,四版為校園生活版。報紙開設《科教論壇》、《理論學習》、《科研動態》、《院系動態》、《農林科大人》、《學子心語》、《心理導航》、《學生視線》、《校園時評》、《學海拾貝》、《兄弟院校》、《科教文摘》等十多個固定欄目,還長期開辦《綠野》文藝副刊,主要刊登學生作者的散文、詩歌、雜文、書法、篆刻、繪畫、攝影等各類文藝作品,其內容和藝術風格突出農林院校校園特色和農林業特色,已成為培養提高學生文學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陣地。

為了擴大校報的社會影響,發揮報紙在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中的橋樑紐帶作用,還開設《家長心聲》欄目,反映廣大家長對學校各項工作的意見和要求,以促進學校工作;開設《校友英姿》欄目,反映在全國各條戰線上做出突出成績的校友的光輝業績和奉獻精神,以激勵在校學生髮奮學習,立志成才。

特色

編輯部還經常採用多種手法,不斷增強宣傳強勢。為了使校報宣傳更好地配合形勢發展,更加切合學校工作實際和師生員工的思想實際,近年來,先後舉辦了“新世紀與大學生”、“保爾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大學生與道德”、“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等徵文活動,還開辦了《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七一講話》、《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之我見》、《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教學質量年筆談》、《學風建設大家談》、《大學生談就業》、《迎評動態》、《迎評論壇》、《堅定不移地走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道路》等專欄。為了使校報宣傳更加貼近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還採取“圍繞一個問題、組織一批稿件、集中一個版面刊發”的做法,以增強針對性和宣傳強勢。先後圍繞“怎樣正確利用網路”、“如何正確處理課外打工和搞好學習的關係”、“應該樹立怎樣的擇業觀”、“如何正確對待選修課”等熱點問題組織學生在校報上探討,收到良好效果。

發展

建於1934年的3號教學樓建於1934年的3號教學樓

為了不斷培育最佳化校報稿源,編輯部在各個校區建立了40多人的教工通訊員隊伍和60多人的學生記者隊伍,並分別制訂了《校報教工通訊員工作條例》和《校報學生記者管理條例》,定期組織活動並進行新聞采寫方面的培訓,每年對表現優秀者進行表彰獎勵,想方設法調動這兩支力量的積極性。為了加強與基層的聯繫,編輯部堅持實行編輯定點聯繫各學院和黨政有關部門制度,確保信息渠道暢通。
為了確保報紙質量,編輯部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和管理工作。先後制定了《校報編輯部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報紙編校質量管理辦法》、《校報編輯部考勤制度》等規章制度,明確了校報工作人員通聯、組稿、採訪、寫稿、編稿、錄稿、畫版、校對、發行等各個工作環節的責任和質量標準並嚴格執行。為了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編輯部堅持每周評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好的做法經驗及時推廣。由於嚴格管理制度,獎罰及時兌現,增強了校報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使報紙整體質量不斷提高,差錯率始終保持在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之下。
為了不斷提高工作人員業務素質,編輯部訂閱了多種新聞業務雜誌,並不斷購進最新版本的新聞業務書籍,儘量創造條件,鼓勵大家在崗進修提高;每年還利用暑假停刊之機,派人員外出參加業務學習培訓或參加有關學術會議,積極引導大家開展業務研究。2000年以來,編輯部成員在《新聞戰線》、《新聞采編》、《編輯之友》、《新聞知識》和《當代傳播》等公開出版的刊物上共發表研究論文30多篇,出版了30多萬字的《新聞研究與實踐》和20多萬字的《套用文寫作教程》。

榮譽

由於不斷加強管理,使編輯部工作人員政治、業務素質和報紙質量不斷提高,報紙在社會上的影響也不斷擴大。2000年以來,編輯部有1篇論文獲“教育部優秀論文獎”,8篇論文獲“中國高校校報好論文獎”,15篇新聞作品獲“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獎”,18篇作品獲“陝西新聞獎”,1篇作品獲“全國科技新聞獎”。
編輯部於2001年獲得“陝西高校優秀校報編輯部”稱號,2004年被中國高校校報協會指定在全國高校校報工作研討會上交流經驗。

總編介紹

易同民易同民

易同民,男,1953年10月生,中共黨員,高級編輯。1972年7月高中畢業返鄉參加農業生產勞動,1977年1月參加工作,1982年1月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1992年到原西北農業大學校報編輯部任編輯,1998年1月擔任校報編輯部主任兼黨委宣傳部秘書,1999年9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後任校報總編輯。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編輯部主任、總編輯,為陝西省高校校報研究會副理事長、科學時報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工作站站長。
從事新聞工作以來,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科學時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水利報》、《中國食品報》、《中國綠色時報》、《陝西日報》等社會新聞媒體發表各類新聞稿件300餘篇,在新聞類核心期刊和有關學報上發表新聞業務研究論文30多篇,主編出版《新聞研究與實踐》、《托起大地的生命》、《套用文寫作教程》等著作,先後獲“全國人文科學優秀成果獎”、“陝西新聞獎”、“中國教育好新聞獎”、“全國高校好新聞獎”、“全國高校優秀論文獎”、“陝西省優秀科普作品獎”、“陝西高校校報新聞獎”等業務獎項30多次,被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評為“陝西高等學校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被陝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評為“陝西省優秀新聞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