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中國》

《被誤解的中國》

這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看中國:外間的學者們怎樣看。主要從明、清時代說起,外問的中國專家們的看法不是那么一致。提供的經濟的數據也往往有別。然而,綜合起來讀者不難得到這樣的看法:從不太古的歷史衡量。外間的學者怎樣看中國是有其一般性的。

基本信息

看點

被誤解的中國被誤解的中國

歷史藏於紙墨之間,時間越久越模糊難辨,越容易讓錯覺與誤會成為主導輿論的解讀方式。

中國究竟何時開始落後於西方?

明清是否真的“閉關鎖國”?

明清政策究竟是重農抑商,還是官商合作?

中國人口為何那么龐大?

明清懂得讀寫的人有多少?

為什麼明清的槍炮如此不堪?

為什麼中國人沒有發現新大陸?

為什麼工業革命不是首先在中國爆發?

傳統中國只有“人治”,沒有“法治”?

假如歐洲人沒有東來?

內容簡介

在近三十年中國再次崛起的同時,新一代史學家對明清經濟和社會的研究,也出現很多新發展。這些史學家提出不少嶄新的見解,反駁許多關於中國明清時代的傳統觀點——像閉關鎖國、重農輕商、抑制市場、輕視科技、缺乏產權保障及法治精神等,都被他們質疑或否定,然後對明清歷史作出了新的評價。

這些新經濟社會史的研究成果,對我們了解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制度演變,有很大幫助。

可惜的是,中國新經濟社會史的觀點,僅於大學學術界中流傳,或者應該說是部分大學學術界中流傳。再加上很多中國新經濟社會史的著作,都是英文寫,只有部分被翻譯成中文。因此一般人對中國新經濟社會史都不大認識,而中國小的中史教科書,也沒有提及這些新觀點。

本書的目的,就是把新一代中國史學家近二、三十年的研究碩果,綜合起來介紹給大眾讀者,也即是所有關心中國的過去和將來的讀者們,包括學術界和非學術界的人士,希望大家能夠用新的視野和新的角度來看中國。

作者簡介

梁柏力,香港出生,1976年美國哈佛大學管理經濟學博士,1971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物理學學士,曾於美國南加州大學任教,現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名譽副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兼職副教授,主要研究和教授中國經濟史和有關亞洲金融體系的科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