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巢里的甲蟲》

《蟻巢里的甲蟲》

《蟻巢里的甲蟲》:俄羅斯“別里亞耶夫獎”、“阿厄里塔獎”雙獎作品,假如高等文明在事先不讓“被光顧者”知道的情況下干預了低等文明。即使這種干預是出於良好的意願,也很難說是善還是惡、是道德還是不道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一顆無名星球的廢墟下,科考人員發現了一隻琥珀石槨,裡面有十三枚存放了四萬年以上的受精卵細胞。針對如何處置這些東西,地球“世界理事會”內部發生了激烈爭論。不料爭論還沒結束,十三枚卯細胞就完成了第一次裂變——原來,一股神秘力量早已為這批胚胎設定好了生長程式,並在它們身上做了記號!

為防外星人滲透和侵蝕,“世界理事會”制訂了一套嚴密的防守措施:這批外星人出生後一律分開撫養,長大後即發配到地球之外工作生活,不得再回來。正當人類以為高枕無憂的時候,“十三人”之一的列夫·阿爾巴金偷偷潛回了地球……

這是一部具有濃郁俄羅斯風格的科幻小說,構思宏大,思想深刻,感傷抒情,讀來令人心有戚戚,回味悠長。

編輯推薦

蟻巢里的甲蟲》(作者阿卡迪·斯特魯伽茨基//鮑里斯·斯特魯伽茨基)是《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之一,亦為“日正中天”系列之一。 假如高等文明在事先不讓“被光顧者”知道的情況下干預了低等文明,即使這種干預是出於良好的意願,也很難說是善還是惡、是道德還是不道德。  

作者簡介

作者:(俄羅斯)阿卡迪·斯特魯伽茨基(俄羅斯)鮑里斯·斯特魯伽茨基譯者:李志民
阿卡迪·斯特魯伽茨基和鮑里斯·斯特魯伽茨基,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繼別里亞耶夫之後俄羅斯最有影響力的科幻大師,迄今為止在國際上享有最高聲譽的俄羅斯科幻作家。
斯特魯伽茨基兄弟出身於書香門第,哥哥阿卡迪以翻譯日本名著而聞名,弟弟鮑里斯為天文學家。兄弟倆從1957年起開始了聯袂創作的嶄新模式,為世人奉獻了無數科幻佳作。而最能體現他們創作思想和價值的作品當屬“日正中天”系列,該系列共八部作品,這些作品之間既有一定的內在聯繫,又能相對完整地獨立成篇。
本書即為“日正中天”系列之一。

創作背景

阿卡迪·斯特魯伽茨基,鮑里斯·斯特魯伽茨基,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是繼別里亞耶夫之後俄羅斯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科幻大師,堪稱俄羅斯科幻文學泰斗,里程碑式的巨星。

哥哥阿卡迪1925年8月28日生於黑海邊上的石油城巴頓(1991年10月12日逝於莫斯科),弟弟鮑里斯1933年4月5日生於列寧格勒。兄弟兩人均為俄羅斯作家協會會員。

斯特魯伽茨基兄弟出身於書香門弟,母親是一名教師,父親是列寧格勒歷史博物館的藝術史家。哥哥阿卡迪在二戰時入伍,曾被送進一所軍事語言學院學習,以翻譯日本名著而聞名,復員後,曾先後在莫斯科國際科技情報所、國家文藝出版社、國立兒童讀物出版社擔任編譯工作。1964年,阿卡迪擔任俄羅斯讀書愛好者協會俱樂部教學研究委員會主席,並分管莫斯科作家協會分會散文部、科幻及歷險文學委員會工作。.弟弟鮑里斯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機械數學系,但卻以天文學家的身份,在普爾科夫斯基天文台工作多年。自1973年起,鮑里斯一直擔任列寧格勒科幻進修班主席。同時,他也是俄羅斯著名幻想文學獎項“銅蝸牛”獎評審委員會唯一主席。2002年,鮑里斯獲俄羅斯國家文學年度獎;2003年,他創辦大型科幻文學雜誌《21世紀日正中天》並親自擔任主編。

斯特魯伽茨基兄弟從1957年起開始合作,創作了無數科幻佳作,直到1991年兄長過世為止。他們的長篇處女作《紫雲之國》於1959年出版,第二年,隨著短篇集《通往阿瑪爾切亞去的路》和《六根火柴》的面世,他們科幻作家的地位得以確立。

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創作主題廣泛,主要圍繞著社會、哲學、人類文明發展、心靈探索等深刻議題,敘事擅用荒誕、諷刺的手法,繼承了19世紀果戈理、謝德林的文學路線。他們的作品有別於一般的科幻小說偏重科技或宇宙飛船之類的物質面描寫,總是以入與社會為中心,輔以科學幻想。他們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路邊野餐》曾被前蘇聯導演塔科夫斯基改拍成電影《潛行者》,成為20世紀的經典影片。

2001.年,俄羅斯一科幻網站在科幻迷票選的基礎上評選本國70本最佳科幻小說,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作品獨占其中四分之一,而且,前10名中有7本是這兩兄弟的作品!兩人代表作有:短篇集:《外來》(1958)、《自主反應》(1958)中篇集:《路邊野餐》(1972)、《亡人之信》(1979年獲俄羅斯國家科幻文學獎)長篇:《紫雲之國》(1959)、《通向木衛五的道路》(1959)系列長篇:“正午”系列(該系列1990年獲“別里亞耶夫”獎),包括《22世紀日正中天》(1961)、《逃走的企圖》(1962)、《遙遠的彩虹》(1963)、《做神難》(1964)、《人煙之島》(1971)、《小孩》(1971)、《來自地獄的青年》(1974)、《蟻巢里的甲蟲》(1979,1981年獲“阿厄里塔”獎)斯特魯伽茨基兄弟共聯合出版了25部長篇及作品集,譯介了不少像阿西莫夫這樣的世界著名科幻作家的作品。由於對俄羅斯和世界科幻做出的卓越貢獻,他們在國內外數十次獲獎。截至目前,他們的作品已被譯成33個國家的42種語言,全部約500版。值得一提的是,眾多名家的科幻作品都有向斯特魯伽茨基兄弟致敬之意,比如近期的美國科幻大片《阿凡達》。

1987年,他們兄弟二人曾作為嘉賓出席在英格蘭不來頓舉行的世界科幻大會。1997年,俄羅斯克里木天文台發現的第3054號小行星,根據發現者本人的提議,被命名為斯特魯伽茨基星。

盤點科幻書籍

科幻的定義眾說紛雲,莫衷一是,尺度差異極大,比較接近的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
《百萬年之舟》
《地球上的綠色山丘》
《浪漫服務公司》
《飛翔吧!大清帝國》
《廢園天使》
《0000年的母系氏族》
《衛斯理作品集》
《太陽的金色蘋果》
《365夜科幻故事》
《小靈通漫遊未來》
《冒牌大英雄5:機甲騎士》
《齋藤家的核彈頭》
《彩圖科幻百科》
《天使微積分》
《玩具修理者》
《三尖樹時代》
《為和平而戰》
《他,來自火星》
《貴族們的遊戲》
《潘多拉星球生存手冊:阿凡達官方資料》
《垂暮之戰》
《鯢魚之亂》
《星新一微型小說選》
《銀河系公民》
《出賣月亮的人》
《2010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時空旅行社》
《恐龍文明三部曲:遠望、化石獵人、異族》
《被毀滅的人》
《宇宙墓碑》
《環形世界》
《海伯利安》
《蝴蝶風暴》
《愛因斯坦赤道》
《提升之戰》
《新幻界壹周年精選集》
《米與鹽的年代》
《萊博維茨的讚歌》
《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漫畫限量典藏版》
《星潮:中國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選》
《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
《弗諾·文奇科幻小說選》
《索拉利斯星·K星異客》
《意外的時間機器》
《衛斯理全集》
《阿西莫夫科幻小說》
《你一生的故事》
《第五類接觸:世界科幻文學簡史》
《實時放逐》
《極地惡靈》
《蟻巢里的甲蟲》
《末日奇點:鋼鐵朝陽》
《人類曾經被毀滅》
《彩虹盡頭》
《安德的影子》
《宇宙過河卒》
《嚴厲的月亮》
《群星,我的歸宿》
《球狀閃電》
《完美的真空》
《計算中的上帝》
《死者代言人》
《基地前傳2·邁向基地》
《黑暗的左手》
《童年的終結》
《基本上無害》
《中國式青春》
《時間足夠你愛》
《生命、宇宙以及一切》
《拜拜,多謝你們的魚》
《星空的鏇律》
《科幻文學論綱》
《迷霧之國:有關於查林傑教授的一切》
《銀河系漫遊指南》[科幻小說]
《圖夫航行記》
《臉上的門,口中的燈》
《海伯利安的隕落》
《我知道你明天干了什麼》
《流浪瑪厄斯》
《光逝》
《趁生命氣息逗留》
《閃光的生命》
《神經浪遊者》
《魔鬼積木白堊紀往事》
《天淵》
《海底兩萬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