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

《螽斯》

本首詩選自《詩經·國風·周南》。本篇是一首頌詩。篇中以螽斯(蚱蜢)做比,讚頌別人子孫眾多、和睦相處的美好生活

原詩

螽斯羽,詵詵兮。

螽斯螽斯

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爾子孫,蟄蟄兮。

注釋

①螽(zhong)斯:蝗蟲。羽:翅膀。

蝗蟲蝗蟲

②詵詵(shen):同“莘莘”,眾多的樣子。
③宜:多。
④振振:繁盛的樣子。
⑤薨薨(hong):很多蟲飛的聲音。
⑥繩繩:延綿不絕的樣子。
⑦揖揖(yi):會聚。 ⑧蟄蟄(zhe):多,聚集。

解析

螽斯螽斯

這首詩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是究竟是諷刺還是讚美人家子孫眾多呢。毛公一派說這是讚美后妃子孫眾多,言若螽(蝗蟲)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戴震說:這是下級讚美上級。但也有學者如陳子展提出疑問說:螽斯不過是蝗蟲,你怎么知道它不妒忌呢?另外的見解則認為這首詩表面上沒說到人,但因為蝗蟲是危害莊稼的害蟲,所以實際上是在諷刺剝削者子孫眾多,所以剝削的越多。考察詩經中的比興物象,其實只是古人生活中常見植物,信口吟來,並未如楚辭香草美人比興體系那樣比興物與意義之間有固定的聯繫。同樣是老鼠,有的篇章用來諷刺,有的篇章則非用來諷刺。總之,應與上一首詩風格相似,用來讚美祝福某位貴族君子子孫眾多家族興旺。

賞析

以蝗蟲來比喻生殖力的強盛,是本詩的主題。我們今天既不會歌頌蝗蟲(總把他同災難聯繫在一起),也不會歌頌生殖力的強盛(因為我們面臨著人口爆炸的世界性難題)。
世界上的事情,總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此時非彼時,彼時亦非此時。我們的祖先把人生的幸福同多子多孫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聯繫在一起,保留著濃厚的部落氏族的血緣意識,同時,也體現了他們的生存法則:人多勢眾,以量的優勢而不是質的優勢去參與生存競爭,使短暫的個體生命用遺傳的方式得到無限延伸。
生殖力的強盛,體現了物種的優越,是生物層面上競爭的主要手段。就人而言,用數量取代質量,用群體淹沒個體,又恰恰違背了競爭的基本法則:適者生存。
儒家思想對群體的重視而忽略個體,對血緣、等級的強調而不講公平競爭,大概與上述觀念有密切關係。不管怎么樣評價,這些思想對塑造民族心理起了關鍵性作用。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采火焰高。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人多勢眾。這些說法,便是老祖宗們由此給我們留下的遺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