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生氣了》

《菲菲生氣了》

《菲菲生氣了》:美國作家班(Bang,M.)編繪,李坤珊譯,本書幫助小朋友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菲菲生氣了》《菲菲生氣了》

莫名的怒火上升,溫度不斷加熱,熊熊大火彷若要吞蝕掉周遭的一切事物。小時候總是容易亂發脾氣,一點小事情總是讓人無法忍耐。胸口總有個惡魔藏在那裡似的,讓人全身都不舒服,就是把別人生吞下去也有的勇氣。負面的情緒像是座即將爆發的火山,隨時都可用憤怒與不滿的熔漿給噴出。生氣、不安、沮喪、難過、趨於平緩、平靜。原來生氣是有這么多不同的錯綜複雜的情緒存在著。

大人們總是容易壓抑小朋友的情緒,容易忽視小朋友的負面情緒原因,總教我們要有好脾氣,然而不是每個不滿都是沒有原因的。如何適當的處理生氣的情緒,與不要一直陷入焦灼的不安與氣氛中,也是我們該正視的。
透過菲菲生氣里的戲劇化與火紅色的高度的憤怒,讓每個小朋友都知道這樣不快樂與情緒化,是每個人都會必須面臨到的。但是別再害怕,每個人都會有開心和不開心的樣子,雖然貌似可怕,但是卻是可以逐漸改善你不滿的壓力與情緒。雖然大家都無法去完全的掌控自我的過度情緒化,但是可以去了解它、看待它。至少當我們不快樂和極度不滿的時候,可以不要再完全掉入這樣的流沙里,爬都爬不起來了。

編輯推薦

生活中,幼兒之間經常會因為爭搶玩具等事情鬧矛盾,故事中菲菲的情緒變化過程描寫得非常逼真,能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給幼兒良好的暗示。
應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設法擺脫憤怒的情緒,重新使自己快樂起來。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作者簡介

莫莉•卞,1943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曾到日本教授英文,也擔任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專屬畫家及顧問,遠赴亞洲及非洲的一些偏遠城市,還曾為為健康手冊繪過圖。遍歷世界的豐富經驗,孕育了她對各地民間故事的喜好,也陶鑄了她繪畫風格中稍帶神秘、懸疑、具有濃厚情緒……

部分章節

◎李坤珊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
“小時候,每當我氣極了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點,是座一觸即發的火山。那種想要爆發、即將爆發、又怕爆發的狀態,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作者莫莉•卞在回憶自己童年經驗時這么說。基於這樣的回憶,她創作出《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直指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難學習的一課:如何控制及處理情緒。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這個故事的重心與特色,是將情緒狀態以直觀的畫面形式呈現,作為主角的孩子是整個情緒處理的主控者。這種方法不同於常見的以文字描寫來表達情緒的作品,或是以大人所積累的經驗與智慧為基礎,在敘述中進行教誨的童書。作者以言簡意賅的文字和極具表現力的圖畫,直接抓住抽象的情緒,直觀形象地把它呈現了出來。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體動作表達憤怒,進而躲進自己的世界,渲泄悲傷、漸漸緩和、最終恢復平靜。作者對這個過程形象細膩的描畫,加上對孩子心理感受貼切的了解,使得小讀者自然而然地認同了菲菲,也毫不設防地進入情節與氛圍的中心,同時獲得了閱讀的樂趣以及對情緒歷程的了解!
簡潔的文字,字字句句準確地傳達著變化的情緒,既沒有多餘的字眼去減弱聲音上的韻律,也沒有不必要的說明去模糊所要表達的意象重心。有些段落的文字,在修辭上充滿韻律,或者乾脆只有一個象聲詞,以一種凝聚力,將文字中的詩意與圖畫中的爆發力融合。而且,簡潔的文字,並沒有將內容壓縮得艱深難懂,反而是以三四歲孩子熟悉的修辭和比喻,親切、清楚地引導小讀者在理解上迅速反映出共鳴。
圖畫則以具有震憾效果的視覺圖像,精確地反映著小主角的內心世界。例如封面,菲菲噴張的鼻孔、藍色的眼睛仿佛深不見底的湖水,好像有水氣從中蒸發而出;以黃棕兩色交錯直瀉而下的發簾、直翹的辮子、襯托在火紅色的背景之上,躍然紙上的怒氣讓讀者一目了然。莫莉•卞所創作的圖畫書在顏色、構圖與情感間的關係及融合方面特別的醒目。她的顏色與構圖對於所要表達的情感因素有著非常突出的強調作用。因此,看她的作品,讀者無法不
立即感受到那扣人心弦的情緒和環境氣氛。

少兒圖書(一)

少兒類圖書共分為六大類一、兒童啟蒙讀物,即向兒童傳授最基本、最簡單、最實用的一般知識的讀物。二、思想品德教育讀物,即幫助兒童實現社會化過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審美觀的圖書。三、是科普讀物,指傳授、普及科學知識的讀物。四、傳播人類歷史知識的讀物。五、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兒童圖書和卡通讀物。六、文學讀物(兒童文學讀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