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86個彌天謊言》

《華爾街的86個彌天謊言》

《華爾街的86個彌天謊言》是一本寫得非常不錯的書——簡潔並切中要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對於作者的一些觀點我可能不同意,但不幸的是書中所說的內容卻是事實。塔伯特在本書中清楚地揭示了華爾街和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真實情況,預測了我們經濟的困難前景並給出了明智的、令人鼓舞的解決辦法。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暢銷書《歐巴馬經濟學》作者約翰·R.塔伯特最新作品
公平,為何對經濟體制如此重要?
網路評語:
對“大眾智慧”的另類詮釋
我喜歡這樣的書,其中囊括了很多“大眾智慧”——大家都認為真實的事,並將其以顯微鏡般的精確度重新審視。約翰·R.塔伯特的《華爾街的86個彌天謊言》就是這樣一本書,在書中他帶領我們重新審視了美國的經濟。對於他的結論你可能不完全同意,但從財經角度而言,大多數觀點還是會讓你不安的。但無論如何,讀這本書,試著從中找到更好的擺脫經濟危機的出路,是值得挑戰的。
《華爾街的86個彌天謊言》值得一讀,其中有關經濟運行的內幕,觀點獨到。對這些觀點,你可以認同或忽視,但至少你會對現實有更全面的了解。
五星中的五星
 
>

內容簡介

目前金融危機下的世界經濟究竟會怎樣?一年之後呢?五年之後呢?全世界的投資者和市民從未如此深刻的認識到:我們被穩定的財政系統誤導了,更確切的說是欺騙了。在沒有公平可言的經濟體制面前,我們現在該怎么辦呢?
約翰·塔伯特具有獨創性的新書——《華爾街的86個彌天謊言》揭穿了金融體系的謊言,告訴我們關於即將開始重建經濟的真相。作為高盛投資公司投資銀行家,塔伯特掌握第一手關於金融系統運作和如何去修補漏洞的情況。
想知道多年後人們會談論華爾街什麼嗎?現在就讀塔伯特的書吧。

作者簡介

約翰·塔伯特(JohnR.Talbott),在此之前,已經著寫了六本有關經濟學和政治學的書籍,包括最新的《歐巴馬經濟學:公平的經濟前景如何改變貧富差異》、《大拯救:金融瘟疫席捲全球,如何自救?》。他曾為《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舊金山紀事報》、Buzzflash.com和Alternet撰稿,也曾做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福克斯新聞(FoxNews)、美國財經新聞頻道(CNBC)、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及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等節目的評論員。
媒體評論
“塔伯特給財政政治(不公平的經濟體制)帶來了一劑興奮,當然,還有希望。”
 ——選自《出版人周刊》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關於這場危機成因的謊言
第二章 關於如何結束這場危機的謊言
第三章 關於投資戰略的謊言
第四章 關於股票投資的謊言
第五章 關於公債投資的謊言
第六章 關於其他投資的謊言
第七章 關於經濟形勢的謊言
第八章 有關金融狀況的謊言
第九章 關於全球經濟狀況的謊言
第十章 關於對沖基金與派生市場的謊言
第十一章 關於政府與行業管制的謊言
第十二章 華爾街需要的真正變革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關於這場危機成因的謊言
謊言1:
進入危機時,美國經濟在世界上是最強勁的和最有張力的。
這是過去20年間滲透美國民眾認知的最荒誕的不實之詞。它是華爾街就當前金融危機發布的系列無稽之談中的核心內容,因為華爾街想讓你相信,其實萬事無恙,只不過有一個很有局限性的事故出現在那裡,就是所謂的次級抵押信用市場的危機。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擺脫自身的真實狀況。美國經濟處於重壓之下已經為時不短。當我們的GDP(國民生產總值)和道瓊斯指數反映出每年的經濟成長均達到破紀錄的水平,它所掩蓋的真實和潛在的狀況是,我們的經濟在越陷越深的困境中運行。
在美國,GDP一直被用以報告經濟成長,這樣做的理由不少,但大多與提高美國民眾生活質量無關。
首先,GDP的增長與人口增長密切相關。而人口增長的數量很多時候沒有被予以充分的報告,因為其中包括數百萬非法進入美國打工的外國人。
第二,美國在過去10年乃至20年的GDP增長大多由於此間不斷增加的借貸數量。每位公民、每個大型商業體、每所銀行以及我們的政府,大家的消費量統統膨脹起來,這也導致了GDP戲劇性的增長。可是這一消費量中的很大部分以及政府的開銷,花的都是借來的錢。美國的債務總量算得上蔚為大觀,僅在過去10年間,我們的欠債就從250億美元增至60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我們在社會保險、醫療、退休和保健計畫等領域的短期公債。就公民個人而言,為了購置房產和全方位生活開支——汽車、遊艇、度假等等,借貸消費的數量也極其可觀。與此類似,政府花起錢來也是越來越肆意無度。美國政府開支在過去8年間的增長速度可算有史以來最快的。已經清晰可見的是,2000年每年財政赤字為2500億美元,到了2009年該赤字接近了1萬億美元。而且,政府的總赤字數量從5萬億美元到11萬億美元,翻了一倍之多。有些錢,大約2萬億美元,投用在從阿富汗到伊拉克的戰場上了,但僅此並不能解釋清楚,政府開銷增長如此巨大的原因何在。第三,美國的GDP增長還有一個簡單的解釋:許多夫婦雙雙重新上班去工作了。GDP不僅由於那些工作人口創造的工資而連帶增長,還因重新工作的母親必須為代替她承擔家務諸如看孩子做飯清掃房舍的僱工支付報酬而有所增長。其實原先這些婦女在家裡承擔著同樣的一些勞動,只不過沒有統計在GDP數據中而已。現在,表面上看來,GDP增長迅速,而實際上家庭婦女發生的變化——從不計入平衡預算表到進入平衡預算統計,也算是其中一個部分。
第四,有許多包括在GDP統計中的數據並不意味著美國公眾的生活質量有了提高。例如,每年有超過5000億美元的資金用在治理污染方面,看上去既值得稱讚又實屬必要,只不過,假如沒有經歷我們史上因如許迅猛的工業發展帶動GDP也如許迅猛的增長,我們也不會面對那么多的污染。我們製造污染的同時並沒有衡量它會帶來多少負面成本,因此,我們現在只能被迫承認,清理污染的費用也對GDP增長作出了貢獻。簡直是豈有此理。與此類似的是,美國花掉萬億巨款進行國防建設。我們可以辯論一下,這么高額的國防費用中,究竟有多少錢使我們感到了少許增添的安全感,有多少錢保障了我們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只有一點可以肯定:製造炸彈不是什麼有經濟效益的生產性活動,炸彈只能夷平建築群、搗毀橋樑、破壞飛機場,炸過之後還需花錢,重新修造那些設施。依此循環邏輯推理的結果是,它們極大程度上對我們的GDP增長作出不在正面的貢獻,顯然,這樣的GDP何等誇張和荒唐。
因此,從GDP的角度看,美國並不如你想像得那么成就斐然。如今美國依舊背負著為數驚人的年度赤字。很簡單,它說明我們每年的出口量遠遠不如進口量那么大。經濟學家告訴我們,這種態勢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可是在美國,它的存在為時久矣。
美國公民之間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在過去10年也有增無減。全球化運行涉及的更高端技術和更小的參與群體,也是造成美國人收入差異日趨加大的主要因素。異軍突起的技術無疑會刺激一些職業的報酬超乎常態地飆升,同時也會消滅掉一些低工資、低技能的工種。各地代表普通勞工利益的工會存在率從20世紀50年代末的35%一路下降到今日的9%。全球化已經把一些美國人放到這樣一種競爭環境中:他們要與那些每小時只掙一美元的勞工競爭——那些低收入國家如越南和墨西哥的工人,而另外一些美國人從廉價進口商品上賺取利潤,或者通過自己在公司里占有的股份從廉價勞動力身上賺錢。最終,美國如是,全球亦如是。過去30年間,美國的自由企業體系已經成功地輸出到世界上許多國家,可是到處的運行狀況如何呢,完全水土不服。世界各處都有經濟危機出現:日本在1993年房地產崩潰;墨西哥1994年發生比索暴跌;亞洲金融風暴,泰國於1998年出現金融風暴;俄羅斯1999年又有了債務違約事件。這些危機中每一件都試圖告誡我們,把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體系運用在這個世界上,結果全然不對頭。每次危機發出的警告信號都被我們忽視了,直到危機一路找上門來,蓄積成如此之大的規模,爆發在美國,返回頭又把全世界拖向衰退。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