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戲》[美國1961年Henry Koster執導電影]

《花鼓戲》[美國1961年Henry Koster執導電影]

《花鼓戲》來自 C.Y. Lee (黎錦揚) 的同名小說,由 Oscar Hammerstein II 和 Joseph Fields 改寫成音樂劇,作曲 Richard Rodgers,作詞 Oscar Hammerstein II。該劇於1958年12月1日在紐約的聖詹姆士劇場(St. James Theatre)開演,在紐約百老匯連演六百場不衰,後來又在1960年3月24日於倫敦的宮殿劇場(Palace Theatre)。在1961年,又由環球銀幕公司拍成電影,其中,扮演琳達的就是著名華裔演員關南施 (Nancy Kwan)。

基本信息

《花鼓戲》《花鼓戲》

來源

《花鼓戲》來自 C.Y. Lee (黎錦揚) 的同名小說,由 Oscar Hammerstein II 和 Joseph Fields 改寫成音樂劇,作曲 Richard Rodgers,作詞 Oscar Hammerstein II。該劇於1958年12月1日在紐約的聖詹姆士劇場(St. James Theatre)開演,在紐約百老匯連演六百場不衰,後來又在1960 年3月24日於倫敦的宮殿劇場(Palace Theatre)。在1961年,又由環球銀幕公司拍成電影,其中,扮演琳達的就是著名華裔演員關南施 (Nancy Kwan)。
2002 年,在前《亞裔雜誌》(A Magzine)發行人楊致和成立的Factor 公司的精心策劃下,《花鼓戲》在九月下旬重登紐約百老匯劇場的維珍尼亞劇院(Virginia Theatre)。這一次的劇本由東尼獎得獎劇作家黃哲倫創新改寫,也首次採用全部亞裔的演員陣容,包括扮演《西貢小姐》揚名的菲律賓演員 Lea Salonga 擔任女主角,和曾在音樂劇《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 中擔任主演的菲律賓籍演員 Jose Llana 扮演王大。該劇於2003年3月16日停止,但是已經有傳說要在北美開展巡迴演出。新劇的劇情和舊版略有不同,但是歌曲仍採用舊版。在下面的介紹是舊版的劇情。
雖然並不能算是 Rodgers 和 Hammerstein 合作的最成功的例子,《花鼓戲》的成就其實是不可忽視的。《花鼓戲》可是說是音樂喜劇的先驅,在當時題材嚴肅的音樂劇中獨樹一幟。而且,它也是屈指可數以中國人的生活為題材的音樂劇。
《花鼓戲》的故事取材於舊金山(San Francisco)唐人街上的中國人。故事圍繞著唐人街里幾代人的矛盾和代溝展開。在老一代人固執地堅持中國習俗的同時,在唐人街上長大的年輕人卻更認同美國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不過,按照喜劇的傳統,大團圓的結尾必不可少,主人公也與心上人終成眷屬。
既然是屈指可數的以中國人為題材的音樂劇,在這裡就不能不多聊一下這部小說以及它的作者黎錦揚。
黎錦揚生於湖南,是著名語言學家黎錦熙三兄弟之一。他移民美國,在四十年代寫出了《花鼓戲》(Flower Drum Song,也譯做“花鼓歌”或“花鼓曲”)。他是繼林語堂之後第二個用英文寫書的華裔作家。他的最有名的作品無疑就是這部《花鼓戲》,他也在《紐約客》(New Yorker) 雜誌上發表短篇小說,多數描寫 二戰末期滇緬一帶的風情,後來合成一集,叫《天之一角》。但是他也曾杜撰過一部名為《天讎》的反共小說,據說“其中一章描寫王光美被斗的慘狀,歷歷在目,著不覺渾身汗毛倒豎”,但是,其中的捕風捉影,刻意渲染的成分過多,只能算是政治工具,不能叫做文學。《花鼓戲》如何,本人不曾有幸讀過原著,拍成音樂劇後的故事想來是給改得面目全非,也不能作憑據,所以還得請讀過小說的看官聊一聊看法了。

詳述

這裡有網友 JAVA90 (謝謝!)貼的一段關於小說的資料:
上星期在武漢圖書館裡找到了一本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花鼓歌》,打開一看原來是花鼓戲的小說原著,現將原著概要奉獻給大家:
住在舊金山唐人街格蘭特大道的王奇洋是個守舊、固執的老人,他一直穿著長袍,他有咳嗽的毛病,但從不去看西醫,因為他不相信西醫。直到自己被搶劫之後,他才同意把錢存放在銀行里。大兒子王大,學習經濟學畢業後,只找了個餐館洗盤子的工作,遭到父親的堅決反對,於是又回大學學習醫學。王大先後認識了董小姐和趙小姐,並愛上了董小姐,然而董小姐身邊有許多男人,她對每個人都是逢場作戲,王大與她的關係很快就中止了;從一開始,王大就認為他決不會與趙小姐談情說愛,他和趙小姐的關係也只是姐弟關係,所以在趙小姐提出要求王大娶她時,王大拒絕了,結果趙小姐自殺了。王奇洋知道了王大與兩個女人的事情之後,就打算給王大操辦婚姻。李老頭與女兒李梅來舊金山來找人,但是要找的人已搬走了,現在住的正好是王奇洋一家。李老頭因找不到人,就在王家門口演出花鼓歌,與王家的傭人劉媽發生爭執,碰巧王大放學回家,王大同情李老頭父女倆,把他們接到家裡來住。不久,李老頭父女也成為了王家的傭人,並得到了王奇洋的讚賞和喜愛。這引起了傭人劉媽的嫉妒,她一開始就與他們不合睦。她陷害李梅偷了王家的鍍金時鐘,此時王大已深愛上李梅,甚至當著家裡所有人宣布他要娶李梅的決定。在李老頭父女離開王家後,王大也離開王家,去找尋李老頭與李梅,過自己獨立的生活。而王奇洋在與兒子的一系列衝突與茅盾中,思想上也發生轉變,故事最後以王奇洋走進一家西醫醫院作為結局。
小說作者黎錦揚,是繼三十年代林語堂之後登上美國暢銷書榜的第二位華人作家。花鼓歌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57年出版後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1989年,波士頓大學在莫迦紀念圖書館設立了黎錦揚文庫。
人物
《花鼓戲》一共需要6個男演員,7個女演員,1個男孩,及伴唱。 王奇洋 Wang Chi Yang 中國式家長,不甚適應美國的生活,十分講究面子。
梁太太 Madam Liang 王奇洋的妻妹,同情並理解王家兩代人的困難,並且試圖使兩代人之間的隔閡
撫平。
王大 Wang Ta 王奇洋的長子,一直沒能找到適合他的女孩,也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的種族,但是他最後還是做
出了正確的決定,娶到了心愛的女孩子美麗。
王三 Wang San 王大的弟弟,十分美國化的男孩,但是對他的父親仍十分尊敬。
方山米 Sammy Fong 在法律線上擦邊的生意人,但是他真心喜歡王家的人,而且對美麗很好。
美麗 Mei Li 一開始為她嶄新的生活感到萬分興奮,但是很快她發現事情不是像她想像得那么簡單。但是她用堅強安靜的內心,頂住了數次打擊。她有著十分惹人衷愛的性格。
李醫生 Dr. Li 她的父親,與王志揚這個父親不相上下,但是十分疼愛女兒。
羅琳達 Linda Low 她愛山米,既喜歡他的鋪張奢華的做事,也喜歡和他吵架。但是她是不是挑逗王大以激怒山米,就不得而知了。
周海倫 Helen Chao 運氣不好的姑娘,她忠誠,有愛心,只是注定要失望。
法蘭克 Frankie 小混混,為騙王大和琳達一起設下圈套。
方陸醫生 Dr. Lu Fong 山米的叔叔。
方太太 Madam Fong 山米的母親。
劇情
第一幕
在唐人街上富裕的元老王奇洋(Wang Chi Yang)家中,王奇洋的長子王大(Wang Ta)給他的姑母梁太太(Madam Liang)講述他的最近總是夢到女孩子。當晚他有一個跟從未見過面的女孩的約會,他準備了一首表達愛意的中國民歌,他唱給梁太太聽(You are beautiful - 你很美)。熟知這首歌的梁太太也應合他一起唱起來。這時,王奇洋沒有好氣地回家了。他剛剛在街上被搶了一百塊錢,--自從來到美國之後,他就一直不喜歡這裡的生活,尤其是把錢放在銀行里而不是床底下的鞋盒子裡!
王奇洋的朋友方山米 (Sammy Fong)來拜訪,方先生是個完全西化的年輕人,他從香港找了個“照片新娘”(由照片而訂的婚姻,也叫過埠新娘),但是新娘來了之後,他覺得她太過平和溫順,王大或許會更適合她。這次,他帶來了這個名叫美麗的女孩和他的父親李醫生。王奇洋見這個女孩的家教甚好,生在合適的年份,又會唱大家都愛聽的花鼓戲,他覺得相當滿意 (A Hundred Million Miracles - 千萬個奇蹟)。
與此同時,王大的約會也進行得異常順利。他的女友是個十分美國化的中國姑娘,一開始就明確地表明了她對王大的欣賞(I Enjoy Being a Girl - 我喜歡做女孩)。當晚他們就決定結婚。
第二天,王家宅里亂成一團。銀行里來人幫王奇洋開帳戶,給他數放在鞋盒子裡的現款;王奇洋為了王大的畢業典禮訂做了西式禮服,他又怎么都穿不慣。裁縫周海倫(Helen Chao)一直很喜歡王大,也給王大帶來了他要穿的衣服。而美麗看到了王大穿著學士服,戴著方帽的樣子也十分心怡。當全家人去參加王大的畢業典禮時,她唱了 "I Am Going to Like It Here" - 我會喜歡這裡。
王奇洋給美麗買了一件西式禮服,讓她在晚上的舞會裡穿。王大無疑為之驚艷(Like a God - 神仙下凡),但是他已經邀請了昨晚的女友琳達(Linda)和她的哥哥。晚會上,在梁太太的帶領下,大家一起參與了一曲反映美國多元文化的表演,梁太太將之取明為“炒菜”("Chop Suey" -- 其實翻譯成“雜燴菜”比較合適)。琳達和她做海軍準將的哥哥法蘭克·羅(Frankie Low)到了。法蘭克質問王大和琳達私定的婚約,王奇洋聽了極力反對,表示堅決不允許,而美麗也十分難過。在場的山米先生安慰她不要難過(Don't Marry Me - 不要娶我)。同時他也覺得這件事情很奇怪,他認出這羅家的“兩兄妹”是他的夜總會裡的“演員”。為了把這件越鬧越大的事情化解,他邀請王家全家到他的夜總會玩一個晚上。為琳達做服裝師的周海倫也在夜總會裡,因為對王大的熱情她日漸憔悴了(Love, Look Away - 愛,別來這邊)。當晚,琳達在表演時被王家人認出,她的“哥哥”也沒能躲掉。王家離開夜總會,憤怒的琳達把盛香檳的冰桶扣在山米的頭上。
第二幕
海倫帶領灰心喪氣王大回到她的屋裡,這一夜以海倫幻想中的芭蕾舞結束。第二天一早,美麗碰巧有事到海倫這裡來,看到了王大的衣服,還有衣服上她給他別的花。她沒有說什麼,把花拿下來放在口袋裡傷心地走了。王大醒來就匆匆離開,令海倫十分鬱鬱不樂。
在王家,王家的小兒子王三穿著棒球衣服吃著三明治跑掉了,王奇洋和梁太太看了悲嘆“不同的一代”("The Other Generation")。王大回家後,王奇洋和李醫生決定把兩家的婚事訂了。可是美麗,雖然向王大承認她對他一見鍾情,但是她認為王大喜歡的是海倫,而拒絕這門婚事。她和父親李醫生決定離開王家。
山米決定娶那個狂野的姑娘琳達做他的妻子。當她來到山米的頂樓公寓,他向琳達求婚(Sunday - 星期天)。琳達答應之後,他立即打電話到法院要求公證結婚。可是,當他們到了法院的時候,卻發現李醫生正等在那裡,帶著他簽過字的“照片新娘”契約。琳達以為這又是山米搞的鬼花樣,憤然離去。
王大到山米家找到在那裡暫住的李醫生和美麗,他們互訴衷腸,王大終於表明了對美麗的愛意,而且,他告訴美麗他一定要找到解決事情的辦法。但是,解決這個難題的事實上是美麗自己。她從電視的晚間節目裡學到了絕招,在她和山米盛大的婚禮上中斷和山米的婚約,如願地嫁給了王大,並且還得到了王家老人們的同意!
曲目
以下的曲目,以及下面的歌詞,都是採用1961年電影版《花鼓戲》,與音樂劇的安排略有不同。
ACT I
A HUNDRED MILLION MIRACLES
FAN TAN FANNY
THE OTHER GENERATION
I ENJOY BEING A GIRL
I AM GOING TO LIKE IT HERE
CHOP SUEY
YOU BE THE ROCK, I'LL BE THE ROLL
ACT II
GRAND AVENUE
gliding THROUGH MY MEMOREE
LOVE, LOOK AWAY
YOU ARE BEAUTIFUL
SUNDAY
LIKE A GOD
DON'T MARRY ME
演員
紐約公演於1958年12月1日,在聖詹姆士劇場 (St. James Theatre): 美麗 Miyoshi Umeki
方山米 Larry Blyden
王大 Ed Kenney
倫敦公演於1960年3月24日,在宮殿劇場 (Palace Theatre): 美麗 Yau Shan Tung
方山米Tim Herbert
王大 Kevin Scott
1961年電影版: 美麗 Miyoshi Umeki
方山米 Jack Soo
王大 James Shigeta
琳達 關南施 (Nancy Kwan)
註:在紐約和電影裡扮演美麗的是曾經在1958年以 Sayonara(再見)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日本演員 Miyoshi Umeki。而扮演王大的James Shigeta 事實上是夏威夷人,他也是在迪斯尼的《木蘭》英文版中為李將軍(李翔的父親)配音的人。
2002年紐約新版,公演於2002年10月17日,在維珍尼亞劇院(Virginia Theatre): 美麗 Lea Salonga
王大 Jose Llana
王奇洋 Randall Duk Kim
梁太太 Jodi Long
琳達 Sandra Alle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