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花開》[法國電影]

《花落花開》[法國電影]
《花落花開》[法國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花落花開》著墨於一位在戰爭中綻放的法國素樸藝術畫家薩賀芬路易﹝S?raphine Louis﹞,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拾起畫筆揮灑她的絢爛生命。本片由馬田寶華斯特﹝Martin Provost﹞執導,由《我愛巴黎》法國西澤影后丘蘭達摩露﹝Yolande Moreau﹞演繹天才女畫家薩賀芬路易﹝S?raphine Louis﹞,以及《竊聽者》德國演技派烏烈杜克﹝Ulrich Tukur﹞飾演發掘她繪畫天份的德國藝術收藏家威廉胡德﹝Wilhelm Uhde﹞,電影於第34屆「法國凱薩大獎」中大放異彩,榮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及最佳原著劇本的七項大獎。

基本信息

簡介

《花落花開》是一部由馬丹•普羅沃導演,尤蘭達•莫羅、烏爾里奇•圖克爾主演的法國傳記劇情片。該片講述了一戰期間,一位清潔女僕成為法國畫家薩賀芬的傳奇故事。第34屆法國愷撒獎上,法國文藝傳記片《花落花開》橫掃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在內的七項大獎,爆冷之餘,也將一名在歷史中鮮為人知的樸素派女畫家的生平鋪陳在世人眼前。

劇情介紹

海報上,曠野天低,女畫家提著柳條筐,穿著樸素的衣裳,吹過原野的風撫摸著面頰。這樣意境的畫面顯得乾淨樸素,簡潔隨意。這就是《塞拉菲娜》(《Séraphine》)的風格,娓娓道來,卻樸實、真誠。

橫掃七項愷撒獎的《塞拉菲娜》已經成了法國文藝界當下最熱的話題,導演馬丁·普沃斯特用平淡的敘事手法,約朗德·莫羅用精湛的演技,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法國女畫家薩賀芬·路易(SéraphinedeSenlis)的傳奇一生。花落花開,電影讓一個被湮沒在大眾視野里近百年的樸素藝術家又重新顯露身影。

1864年,法國樸素派的女畫家薩賀芬出生在瓦茲河畔的奧維爾,父親是名鐘錶匠,母親是牧羊女,她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牧場和學校里度過。1882年後,她便長住在桑利斯,成為專門幫人做清潔的鐘點工,同時身兼數份幫傭,只為了多攢錢買畫具顏料。影片裡,鐘點工的薩賀芬裹著灰藍的衣裳,體態臃腫,樣貌也無奇,穿著加了襯裙肥大邋遢的裙裝,步履更顯蹣跚,白天她忙碌在工作之中,晚上則在家裡用豬血、草葉汁自製出天然顏料,虔誠的她堅信有守護天使在保佑她,她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邊唱歌邊繪畫,身旁有燭光和聖母相伴。

這樣的狀態持續到1912年。德國藝評收藏家威廉·伍德搬到桑利斯,薩賀芬正好負責打掃他的房子。在杜佛夫人的一次晚宴上,伍德偶爾在角落裡看到一幅蘋果靜物畫,意外發現這般精湛的畫作竟然是出自清潔工薩賀芬之手。從此,薩賀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致力於“樸素藝術”的伍德買下了薩賀芬的全部畫作,並決定為她舉辦一次畫展。但生不逢時,這樣的好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止了。伍德不得不逃離法國,走之前他囑咐薩賀芬:“你要一直畫下去。”在戰亂中,伍德遺失了薩賀芬所有的收藏。

戰爭使得薩賀芬失去了工作,靠著積蓄和別人的救濟度日,一貧如洗的她卻仍然躲在自己的世界裡瘋狂地繪畫,用創作渡過混亂的戰局。直到1927年,伍德返回法國,在香堤伊的桑利斯之友藝術社的畫展上,他再一次看到薩賀芬的畫作,他決定要支持她成為畫家。影片裡,當伍德找到了薩賀芬的住所,大門緊閉,門把手上掛著“薩賀芬小姐在忙,請勿打擾”的字條。伍德輕扣門扉,薩賀芬出來只說了一句:“你回來了。”語調平淡,卻隱含深情,她眼神清澈,回報伍德一個天真的笑。伍德決定提供薩賀芬所有的畫具,並在財力上大力支持她,讓薩賀芬可以專注地畫畫。

從未接受正規繪畫訓練的薩賀芬,靈感就是她最熟悉的自然風光,植物昆蟲,水果花朵,這些都是她最常表現的題材。她最鮮明的風格,是把植物結合羽毛等組成重複的裝飾性圖案,偶爾瘋狂地點綴睫毛和著火的叢林,強烈的反差遠看就像一團著了火的樹林。她說,“我的靈感來自天上,是上天引導我去畫。”

在伍德的賞識和資助下,薩賀芬漸漸受人矚目。她開始揮霍,揮霍著她的繪畫天分和伍德的錢,從顏料、畫筆到廚具、服飾,再到房東的大房子,昂貴的婚紗禮服,她渴望能在巴黎開畫展,渴望能夠脫離人生的貧困坎坷,渴望收穫一段渺茫的愛情。

1930年,在薩賀芬首次參與樸素派畫展的3年後,經濟危機席捲了世界,也擱淺了伍德的事業。伍德的財務狀況岌岌可危,無力再購買她的畫作,更不用說舉辦畫展。人生的大逆轉也帶給了薩賀芬難以解脫的痛苦,她陷入了精神錯亂、被害妄想症的幻覺世界,被安置在一間精神病院裡。即使她的作品展出、賣出,伍德都無法與她見面告訴她實情。影片裡,薩賀芬在被帶進精神院前,披著雪白的婚紗,將銀器挨家挨戶送給鄰居,她自言自語,眼神空洞,神情恍惚。在精神病院裡,薩賀芬遺忘了所有,天使的聲音,巴黎的畫展,伍德先生,她的繪畫,還有她自己。1938年,伍德被德國剝奪公民身份,財產被法國沒收,但他還是幫助薩賀芬搬到獨立的療養房裡休養。影片的最後,薩賀芬穿著黑色的衣服,邁著蹣跚的步伐走向長滿青草的山坡上,在蔥鬱的大樹旁坐下,草長鶯飛,微風輕輕吹拂,她獨享著她的安靜。

1942年12月18日,薩賀芬孤單過世,伍德1947年在法國西南部也寂寥逝去,但他在去世前成功地履行了當初的諾言:在1945年,他終於在巴黎法蘭西畫廊為薩賀芬舉辦了個人畫展。

影片中所呈現的薩賀芬畫作都是裝飾在世界知名館廊的經典之作,例如巴黎的馬約爾美術館(MaillolMuseum,Paris)、尼斯的國際素樸藝術館(MuseumofNaiveArt,Nice)。

巴黎我愛你》友蘭達·夢露與《竊聽風暴》烏爾里奇·圖克爾主演。

作品風格

【花落花開】以樸素的視覺風格訴說了一則愁美的故事。編導以恬淡的田園氛圍交纏無情的戰火背景,藉由薩賀芬獨到過人的手筆與天賦,吸引我們進到她溫柔、寂寞的畫中世界,領略她短瞬人間、卻恆久存在的燦亮火花。而友蘭達的精湛演技恰到好處地再現薩賀芬那難以理解的行徑,她表現出來的不受拘束,就像她畫作那般繽紛多彩,而片中呈現的薩賀芬畫作,都是裝飾在世界知名館廊的經典之作,例如巴黎的馬約爾美術館(MaillolMuseum,Paris)、尼斯的國際素樸藝術館(MuseumofNaiveArt,Nice)。

本片由馬丁波渥斯執導,由法國凱薩影后友蘭達夢露詮釋。電影上映時,還同步展出薩賀芬的畫展,吸引了許多法國民眾和藝文界人士的共襄盛舉,一同欣賞薩賀芬帶來的視覺饗宴。

影片人物

《花落花開》女主角《花落花開》女主角

薩赫芬是一個精神孤獨的人,她沒有知識。是一位虔誠的教徒,堅信天使守護著她。她深刻的感情、高貴的虔誠的感情和她卑微的身份是第一個矛盾。她的外在多么粗糙醜陋,她的內在就多么純真美麗。只是她意味不到她的這層痛苦。

她遇見了他。而他向她展示了另外一種生活,優雅的藝術生活,這種生活不是自然的、本能的、神秘的。而是理性的、智慧的,客觀的。但是她永遠走不進這樣的生活,無論是現實的世界還是他的內心世界。

愛上一個孤獨的驕傲的男人是一個悲劇,愛上孤獨的驕傲的有同性戀傾向的男人是更加的悲劇,而且他不但是一個藝術家也是一位商人。

當我處於抑鬱期或是精神壓力大的時候,我常常想,我太理性了根本無法瘋掉。現在才明白不是我太理性,而是對自己對理想不夠執著。薩赫芬陷入自己的世界,如中國俗語說的,不成魔不能活!

她對自己的過分執著,終於在自我的靈魂花園裡受到上帝永恆的眷顧。

她是上帝丟下的有殘缺的天使,必定不能夠在人間好好的生存。

因為人世間是黑白相間的世界。當人們懷著單純光明的信揚走進精神的洞穴,最終會發現,信仰的火焰背後的黑暗。

即使站在天堂仍舊能看到地獄的倒影。

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時代的社會的混亂、殘忍,透過藝術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自私愚蠢。這一切在天使的眼中都是悲哀的。

薩赫芬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悲劇,她是一個被上帝丟棄的有殘缺的天使

影片賞析

電影中,薩賀芬的出場顯得卑微,甚至有些猥瑣,這個女人並沒有什麼藝術家家世背景,她是一個清潔工,靠打掃衛生,作些短工賺錢。開場,只見她趁著沒人在他人果園裡面偷吃些果子,在廚房工作時趁著洗內臟時偷些血到器皿中,更詭異的是跑到教堂先是顯出虔誠狀,接著馬上就把聖像前的酒偷些帶走,何況從外形上她身材臃腫,長相平平,實在很難讓人把她與藝術家聯繫起來,看上去就是一個愛貪小便宜,生活艱難的小市民。當我以為她偷些東西只是為了解解饞,開開葷時,在她躲過房東的催房租的吼叫之後,她進入自己的房間,也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她用偷來的東西配置了自己獨特的顏料,唱著歌兒,她愉悅的畫畫,那一刻,她仿佛忘記了現實的艱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在薩賀芬的時代,階層界限還很分明,當時也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部落格,所以,哪怕薩賀芬有繪畫的愛好,那也很可能只是她的一個愛好而已,一個自我愉悅的手段,很難有向大眾展示的機會。所以,對於她這個階層的人,要想揚名,需要一種紐帶,需要一個推手,也就是我們常常津津樂道的“伯樂”。這個人最終出現了,一個居住在法國的德國收藏家伍德先生無意發現了薩賀芬一張被他人看作是“畫的不像”的畫,從此,薩賀芬的人生和伍德先生交織在一起,一段悲喜交加的故事從此開始。片中,伍德先生顯得熱心藝術,同時為人謙和而善良,當薩賀芬只是將繪畫當作興趣時,伍德先生鼓勵她多練習,促使她不斷進步。而薩賀芬對伍德先生的感情是複雜的,她感激這個改變她人生的男人,對這個男人心懷好感,當誤認為伍德先生的親人是他情人時,甚至有些吃醋。同時,一方面是薩賀芬身上依然帶著抹不去的一絲自卑,一方面也是伍德先生在她心中的地位過高,她又認為自己是卑微的,是無法與伍德先生相配的。兩人交織著微妙的關係,伍德先生是她的夥伴、師長、經紀人,薩賀芬對伍德先生寄託了太多東西,神與伍德先生幾乎就是她的人生希望。

然而,故事的悲劇性正是在這裡,薩賀芬眼中的伍德先生是高貴的,是無所不能的,現實卻是伍德先生也無法抗拒大時代的洪流。當薩賀芬與伍德先生初識,並開始自己技藝的第一次飛躍時,一戰爆發,身為德國人的伍德顯然無法再在法國立足,他只能留下薩賀芬,繼續在戰火紛飛中艱難的繪畫。戰後的一段時光無疑是薩賀芬和伍德間最美好的日子,回到法國的伍德,將當時已經貧苦無比的薩賀芬逐步帶入藝術圈子,薩賀芬的生活也漸漸富足,然而,當她不顧身體,玩命兒繪畫,準備自己盛大的巴黎畫展時,時代的洪流再次給她開了沉重的玩笑,經濟危機襲來,驚惶失措的人們顯然無心藝術。薩賀芬之瘋顯得突然,又有些徵兆,她一直帶著特別的信仰,相信有個神在引導她。在我看來,她心中的神也是自我的投影,生活艱難,感到自卑的她,需要一個對象與她對話,給她鼓勵,這種超自然的力量讓她在繪畫領域獲得了自信和激情,所以,她一直告訴神,告訴自己,她的人生將要改變了,一場具有轉折意義的畫展即將開始,她瘋狂的繪畫,投入一切,得到的卻是畫展無法如期舉行的災難性訊息,她的期待落空了,她選擇了瘋狂,孤獨的在精神病院度過餘生。同樣痛苦的是她的知音伍德先生,他無力抗拒經濟危機下的時代力量,對於薩賀芬的瘋,他帶著內疚和同情,於是,他之後一直在告訴世人,有這樣一個畫家,她叫薩賀芬,她長期出於艱難的生活中,但是她依然熱愛生活,用畫筆向人們描述一個花落花開的美麗世界。最傷感的是,由於怕刺激薩賀芬,在她成名後,伍德甚至不能告訴她這樣的訊息。

我喜歡電影的結尾,年邁的薩賀芬抬著椅子走過草地,坐在一棵鬱鬱蔥蔥的大樹下,享受寧靜的生活。看完本片,我不會對薩賀芬生出天才的感覺,卻更感覺她的可親和精神感召力,這是一個執著的女人,無論生活多么艱難,無能地位多么卑微,她依然堅持去發現生命中的美,用畫筆讓自己沉浸在美好的世界中,她瘋了,卻成就了藝術史上別樣的一段傳奇,告訴我們,感受生命中的美,跟你的財產與地位真的無關。

幕後製作

薩賀芬路易是一位綻放在戰爭背景的法國素樸派畫家,在《花落花開》中拾起畫筆揮灑她的絢爛生命。本片由馬丁·波渥斯執導,由法國凱薩影后友蘭達·夢露詮釋,電影在法國上映時還同步展出薩賀芬的畫展,吸引了許多民眾和藝文界人士共襄盛舉,一同欣賞薩賀芬帶來的視覺饗宴。

故事發生在世界大戰之前一個離巴黎不遠的小鎮桑利斯。薩賀芬是個獨來獨往的中年婦女,平日幫傭,下工就畫畫。她喜歡在短暫的休息時間親近大自然,因負擔不起畫材便從生活周邊收集土壤和動物的血,甚至搜括教堂燒融的燭脂來製作顏料。

友蘭達的精湛演技恰到好處地再現薩賀芬那難以理解的行徑,她的不受拘束就像她畫作那般繽紛多彩,而片中呈現的薩賀芬畫作都是裝飾在世界知名館廊的經典之作,例如巴黎的馬約爾美術館(MaillolMuseum,Paris)、尼斯的國際素樸藝術館(MuseumofNaiveArt,Nice)。

歐路奇圖科飾演的德國藝評收藏家威廉伍德在影片中與薩賀芬維持一種難以言喻的優雅關係。偶爾他是純粹的藝術愛好者,有時是學者、師長、朋友或經紀人。兩人的關係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打斷,但薩賀芬仍留在小鎮窩在戰火和驚恐之間持續

獲獎情況

歐洲電影獎(EuropeanFilmAward)2009

最佳女主角(提名)友蘭達·夢露

法國凱撒獎(César)2009

BestWriting-Original(Meilleurscénariooriginal)MarcAbdelnour

BestWriting-Original(Meilleurscénariooriginal)MartinProvost

BestProductionDesign(Meilleursdécors)ThierryFrançois

BestFilm(Meilleurfilmfrançais)MartinProvost

BestFilm(Meilleurfilmfrançais)MilenaPoylo

BestFilm(Meilleurfilmfrançais)GillesSacuto

BestCostumeDesign(Meilleurscostumes)MadelineFontaine

BestCinematography(Meilleurephotographie)LaurentBrunet

BestDirector(Meilleurréalisateur)(提名)MartinProvost

BestSound(Meilleurson)(提名)IngridRalet

BestSound(Meilleurson)(提名)EmmanuelCroset

凱撒獎2009

BestMusicWrittenforaFilm(Meilleuremusiqueécritepourunfilm)MichaelGalasso

BestActress(Meilleureactrice)友蘭達·夢露

BestSound(Meilleurson)(提名)PhilippeVandendriessche

NewportBeachFilmFestival(JuryAward)2009

最佳影片MartinProvost

最佳導演MartinProvost

最佳劇本MartinProvost

NewportBeachFilmFestival2009

最佳男演員烏爾里奇·圖克爾

最佳女演員友蘭達·夢露

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Awards,USA2010

最佳女演員友蘭達·夢露

LumiereAwards,France2009

BestActress(Meilleurecomédienne)友蘭達·夢露

LosAngelesFilmCriticsAssociationAwards2009

最佳女演員友蘭達·夢露

Ghent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GrandPrix)2008

最佳影片(提名)

ChlotrudisAwards2010

最佳女演員(提名)友蘭達·夢露

Cairo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2008

最佳女演員友蘭達·夢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