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2)》

現在,新出版的《與100名老闆對話》提供了一個近窺中國人自己的成功企業家的經營哲學的機會。 我們沒有乾過這種事,這也是唯一的一次。 張忠:總的來說,海爾這個企業走得一直都很穩。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2) 內容簡介

老闆薈萃,笑談商戰風雲;成敗得失及箇中滋味,盡情展現,發人深省;採訪者陣容強大,目光犀利,聚焦熱點話題;全新對話體,直擊老闆經營理念之精華 自從市場經濟開始在中國植根以來,中國的經濟類讀者都很習慣於閱讀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的成功企業家的經營管理哲學的書籍。現在,新出版的《與100名老闆對話》提供了一個近窺中國人自己的成功企業家的經營哲學的機會。
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激動,這本書上的企業家都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都屬於我們中國,他們的經營哲學都是中國化的經營管理哲學,他們的經營戰略都是當今中國這一迅速發展而變化巨大的市場的成功戰略。作為新聞工作者,"與100名老闆對話"這種選題和選材滿足了中國讀者想了解當代中國成功企業家的願望,反映可作者的時代責任感和職業敏銳性。 由於本書的作者具有商業管理理論基礎和商海歷練經驗,因此,這本書讓人讀起來感到專業性、邏輯性都很強。作者在選材上注重不同行業的覆蓋,不同企業特點的包括,因此,這本書讀來如同一幅絢麗燦爛的成功企業的畫卷。這種選材不僅是中國成功企業家的歷程實錄,而且也是各種中國成功經營哲學與戰略的分析和歸納。筆墨重落何處,功夫全在卷外。 更由於作者採用了樸實嚴謹的現實主義手法,因此,讀起來身臨其境,尤如讀者自己在和這些成功企業家進行交流和交融,使原本枯燥無味的管理哲學和理念,戰略和策略,栩栩如生地展開、親切、自然。 在市場經濟越來越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今天,了解這些成功企業家,等於在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未來。 登高則望遠,讀這本書,相信可以起到這方面的作用。

相關圖書:《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1)》|《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3)》|《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4)》|《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5) 》 |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2) 本書前言

自從我們開始走進市場經濟的大潮之中,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往往非常關注“老闆”和“老闆們”的事業、生活甚至喜怒哀樂。在“老闆”的生涯中似乎充滿了成功的秘訣、起飛的捷徑,或者還有許多可以模仿和可能借鑑的技巧和方法。但是,“老闆們”卻沒有這個時間和“閒暇”,更多的“老闆”覺得人們的關注是一種負擔、一種誤解。一位在大家看來確實相當成功的“老闆”曾經頗為感慨地對我說:除了累還是累。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如果真有什麼“成功”可談,無非是目前還沒有跌倒已:商戰無情,不敗就是成功。
《與100名老闆對話》與其說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值得研讀的課本,是對已經或者正在“商海”中沉浮的“弄潮兒”而言的課本。確實,看和談是一回事,而做卻是另外一回事。“事非經過不知難”。不“親口嘗嘗梨子的滋味”,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什麼是“梨子”。同樣,不下海,不喝幾口水,也永遠不可能知道什麼是市場、什麼是商品、什麼是“老闆”。我們采編了這些文章,出版這幾本書,其目的是“寶劍贈壯士”,希望能夠給在商品大潮中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改革者、創業者們一點點借鑑、一點點啟發。對於真正的事業而言,技巧和訣竅絕不意味著成功。在今天的中國,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做人。先做人,再成事――“磨刀不誤砍柴工”。
民主革命時期,中華民族不乏敢為人先、前仆後繼的志士仁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新中國又有許多英雄模範頂天立地艱苦奮鬥。積累到今天,中華民族終於開始向世界頂峰“衝刺”了,“百年振興”的夢想在我們這一代的奮鬥中即將變成現實。這些“老闆們”是新時期的英雄,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尖刀班”、“突擊隊”。如果能夠在他們的做人上學到一點點中華民族的精神,看到一點點做人的根本,那么你的事業將“如風行水上,自然成紋”,成功當然遲早會屬於你。

 中經報聯董事長
1998.5.15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2) 本書目錄

一、張瑞敏:反思20年
――改革開放二十年,再訪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
二、柳傳志: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
――訪聯想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柳傳志
三、倪潤峰:對付不要命的 不是沒招
――訪四川長虹集團董事長倪潤峰
四、孫啟銀:運籌股份制,決勝大投資
――與萬傑集團總經理孫啟銀一席談
五、尹鐵掙:找尋主流
――訪北京綠屋百貨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尹鐵鋒
六、段永平、黃亞先:南國商俊 京城論劍
――與四家企業老闆暢談
企業廣告與經營策略
七、陳榮珍、杜長棣:借別人的錢發展
――安徽省輕工業廳副廳長杜長棣與
榮事達集團董事長陳榮珍談企業融資
八、杜昌燾:我只是一個“管家”
――與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總經理杜昌燾
探討企業管理改革
九、黃立平:超越陷阱
――與紅桃K集團執行總裁黃立平一席談
十、韓召善:從鄉鎮企業到中國門業之王
――訪遼寧盼盼集團董事長韓召善
十一、胡成中:堅實的創新之路
――中國經營大師
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訪談錄
十二、葉宗嵐:把國寶推向世界
――訪滬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葉宗嵐
十三、劉維志:東阿渴望創新
――訪東阿阿膠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董事長劉維志
十四、朱運德:穿過坎坷
――訪北京吉普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朱運德
十五、姜萬勐:萬燕傷心往事
――與萬燕公司董事長姜萬勐一席談
十六、莊浩仁:投資長遠
――訪莊頭北建材控股有限公司
總經理莊浩仁
十七、李元征:健康的人際關係也是生產力
――訪北京雪蓮羊絨有限公司
董事長李元征
十八、周連奎:風險在人 錢不重要
――與山東金鑼集團董事長周連奎一席談
十九、張輝:陽光下交易的追求者
―― 訪道博股份董事、武漢綠之源生物工程
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輝
二十、程小濤:引鳳梧桐
――訪盛華集團董事長程小濤
二十一、閻少其:物業搭台 科技唱戲
――訪北京長城航空程控技術所所長閻少其
二十二、顏建國: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上
――訪湖南菲達集團總裁顏建國
二十三、文一波:環保企業的生存環境也需治理
――北京桑德環保產業集團總裁
文一波訪談錄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2) 文章節選

都是國外的,這事是被批評了的。但我是要拚市場的,並不是簡單地服從上級。後來實踐證明,當時很多廠在這一點上沒有認識清楚。
  3 海爾差點兒毀於一旦
張忠:經常會聽到文人說這樣的話:“歲月就像一條河,當我們回憶它時,總會有一些河中的小島或者沙洲讓人難以忘懷。”聯想海爾這十幾年的發展,或者聯想您本人的這20年,有哪些事留給您十分深刻的印象,對您本人和企業又產生了哪些重大的影響?
張瑞敏:印象比較深的,一個就是1989年全國冰櫃降價,那時真是晚上睡不著覺,為什麼? 1989年全國冰櫃都降價,而那時我們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提價。當時我們只有這么一個冰櫃廠,單打一。如果提價之後人家不要,你又沒有別的東西,這個風險誰能承擔?但是,在提價之後,我們集團的幾個同事到各個商場去看,看到還是有很多人來排隊買我們的冰櫃,就非常高興。這件事對以後的很多事影響都非常深遠,它給我一個提示:“只要你是真正對市場、對用戶真心,他就會永遠忠於你”。
另一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海爾工業園的建設。人家給我們的評論常常是“什麼事都是先想好了再乾。”唯獨這件事不是這樣,當時怎么想也想不出明確的答案,或者說想不出非常明確的解決辦法。但是根據那時的分析,感覺當時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不能夠錯過。1992年4月份南方的那個談話一發表,我們就分析這是個很好的時機。6月份我們就把地圈下來了,沒想到圈下來之後沒過一個月,國家就規定不準貸款買地。整個這項投資是15個億。15個億的資金從哪來?我們貸款貸到2.4億的時候,青島市銀行就不準貸款了,那時又是睡不著覺。你說這個地方都挖開了,銀行那邊就停止貸款。那這邊呢,工廠又不能停工。所以一方面要做銀行的工作,另一方面只得寄希望于海爾能夠公司上市融資。
後來我們這個工程出去的資金,包括我們自己的,還有銀行貸款,1996年底全部歸還了。現在想起來呢,如果海爾當時未能實現上市,也許海爾從此就垮了。這算是挺冒險的一件事。我們沒有乾過這種事,這也是唯一的一次。
張忠:總的來說,海爾這個企業走得一直都很穩。剛起步時,您的冰櫃產量是一萬台,1986年時也只有三五萬台,1987年時才有七萬台左右。只是現在海爾的擴張才顯露出迅猛的勢頭。從外界來看,海爾往往是開發一個產品就能成功一個產品,事實是否是這樣呢?。
張瑞敏:沒有,不可能都這樣。具體到每一個產品,比如微波爐,我們一開始看到中國微波爐的市場應該是很大的,但是產品真正到市場上去之後,2000多元的價格還不知道怎樣開闢市場,格蘭仕一下降到400元、500元……你說是不是我們這種產品開發的策略不對?我想不是的。也就是市場變化太快沒有意識到。當時怎么想也不會想出微波爐會降到400元、500元一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