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4)》

現在,新出版的《與100名老闆對話》提供了一個近窺中國人自己的成功企業家的經營哲學的機會。 《與100名老闆對話》與其說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值得研讀的課本,是對已經或者正在“商海”中沉浮的“弄潮兒”而言的課本。 ――訪美晨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本堅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4) 特色及評論

《與100名老闆對話》與其說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值得研讀的課本,是對已經或者正在“商海”中沉浮的“弄潮兒”而言的課本。確實,看和談是一回事,而做卻是另外一回事。“事非經過不知難”。不“親口嘗嘗梨子的滋味”,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什麼是“梨子”。同樣,不下海,不喝幾口水,也永遠不可能知道什麼是市場、什麼是商品、什麼是“老闆”。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4) 內容簡介

老闆薈萃,笑談商戰風雲;成敗得失及箇中滋味,盡情展現,發人深省;採訪者陣容強大,目光犀利,聚焦熱點話題;全新對話體,直擊老闆經營理念之精華 自從市場經濟開始在中國植根以來,中國的經濟類讀者都很習慣於閱讀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的成功企業家的經營管理哲學的書籍。現在,新出版的《與100名老闆對話》提供了一個近窺中國人自己的成功企業家的經營哲學的機會。
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激動,這本書上的企業家都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都屬於我們中國,他們的經營哲學都是中國化的經營管理哲學,他們的經營戰略都是當今中國這一迅速發展而變化巨大的市場的成功戰略。作為新聞工作者,"與100名老闆對話"這種選題和選材滿足了中國讀者想了解當代中國成功企業家的願望,反映可作者的時代責任感和職業敏銳性。 由於本書的作者具有商業管理理論基礎和商海歷練經驗,因此,這本書讓人讀起來感到專業性、邏輯性都很強。作者在選材上注重不同行業的覆蓋,不同企業特點的包括,因此,這本書讀來如同一幅絢麗燦爛的成功企業的畫卷。這種選材不僅是中國成功企業家的歷程實錄,而且也是各種中國成功經營哲學與戰略的分析和歸納。筆墨重落何處,功夫全在卷外。 更由於作者採用了樸實嚴謹的現實主義手法,因此,讀起來身臨其境,尤如讀者自己在和這些成功企業家進行交流和交融,使原本枯燥無味的管理哲學和理念,戰略和策略,栩栩如生地展開、親切、自然。 在市場經濟越來越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今天,了解這些成功企業家,等於在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未來。 登高則望遠,讀這本書,相信可以起到這方面的作用。

相關圖書:《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1)》|《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2)》|《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3)》|《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5) 》 |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4) 本書前言

自從我們開始走進市場經濟的大潮之中,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往往非常關注“老闆”和“老闆們”的事業、生活甚至喜怒哀樂。在“老闆”的生涯中似乎充滿了成功的秘訣、起飛的捷徑,或者還有許多可以模仿和可能借鑑的技巧和方法。但是,“老闆們”卻沒有這個時間和“閒暇”,更多的“老闆”覺得人們的關注是一種負擔、一種誤解。一位在大家看來確實相當成功的“老闆”曾經頗為感慨地對我說:除了累還是累。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如果真有什麼“成功”可談,無非是目前還沒有跌倒已:商戰無情,不敗就是成功。
《與100名老闆對話》與其說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值得研讀的課本,是對已經或者正在“商海”中沉浮的“弄潮兒”而言的課本。確實,看和談是一回事,而做卻是另外一回事。“事非經過不知難”。不“親口嘗嘗梨子的滋味”,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什麼是“梨子”。同樣,不下海,不喝幾口水,也永遠不可能知道什麼是市場、什麼是商品、什麼是“老闆”。我們采編了這些文章,出版這幾本書,其目的是“寶劍贈壯士”,希望能夠給在商品大潮中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改革者、創業者們一點點借鑑、一點點啟發。對於真正的事業而言,技巧和訣竅絕不意味著成功。在今天的中國,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做人。先做人,再成事――“磨刀不誤砍柴工”。
民主革命時期,中華民族不乏敢為人先、前仆後繼的志士仁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新中國又有許多英雄模範頂天立地艱苦奮鬥。積累到今天,中華民族終於開始向世界頂峰“衝刺”了,“百年振興”的夢想在我們這一代的奮鬥中即將變成現實。這些“老闆們”是新時期的英雄,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尖刀班”、“突擊隊”。如果能夠在他們的做人上學到一點點中華民族的精神,看到一點點做人的根本,那么你的事業將“如風行水上,自然成紋”,成功當然遲早會屬於你。

 中經報聯董事長
1998.5.15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4) 本書目錄

一、楊壯生:知己知彼 方可有的放矢
――訪賽特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楊壯生先生
二、王國端:製冷王國沒有發生權力震盪
――訪科龍股份公司董事長王國端
三、朱德坤: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訪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德坤
四、胡葆森:為有房人造房
――訪河南建業(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鬍葆森
五、於敦才:告別軍隊 走向市場
――訪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
總經理於敦才
六、劉漢章:邯鋼 你能領跑多少年?
――訪邯鄲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劉漢章
七、張朝陽:張朝陽困在網中央?
――訪搜狐公司張朝陽
八、丁磊:中國網際網路上孤獨的拓荒者
――訪網易丁
九、李穎:為了發展 必須賺錢!
――訪中國計算機報社社長李穎
十、丁望:執著創新
――訪《中國合作新報》總編輯丁望
十一、尹在魯:迴避是為了更好地出擊
――訪扳倒井集團總經理尹在魯
十二、孫利強:做不好企業 對不起歷史
――訪張裕集團總經理孫利強
十三、簡睿傑:英特爾技術領導一切
――訪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簡睿傑
十四、陳東升:百年品牌一位老闆的至愛
――訪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陳東升
十五、蘇顯澤:醉心職業經理人
――訪蘇泊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顯澤
十六、柯傳奎:“一屋紫氣融入八方錦繡,滿園綠浪湧出
九源生機”
――訪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柯傳奎
十七、林起泰:追求宏納百川 智貫東西
――訪福建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林起泰
十八、王之:長城不倒
――訪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董事長王之
十九、王石:新興企業打天下
――訪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理王石
二十、劉潔元:有時我也想當劉百萬
――訪江西德宇集團總經理劉浩元
二十一、姜明:追求百年
――訪天明廣告公司姜明
二十二、鄧述才:商事誠為先
――訪重慶市康爾壽保健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鄧述
二十三、蓋保羅:我們在中國還很小
――訪歐萊雅中國公司總裁蓋保羅
二十四、劉永行:效率致勝
――與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對話
二十五、黃本堅:向“知識富翁”看齊
――訪美晨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本堅

與100名老闆對話 精選本(4) 文章節選

3 超前意識

主持人:賽特這些年在經營上一貫具有超前意識,寫字樓和酒店都屬於動手早、建成早,正趕上市場上升時期,賺了錢,包括購物中心,也在激烈的商戰中處於有利的地位;在管理上也比較具有超前意識,如賽特購物中心開張時請的是日本人來管理,這在當時是很有爭議的。這些超前意識都是如何產生的?
楊壯生:超前意識一共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超前的思維,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前瞻性,不能只看眼前,要為未來多考慮。這個前瞻性一要靠自己動腦筋,要研究分析,不斷創新。二是來源於和國外接軌,西方已開發國家已經有的、用了多年的成功經驗拿到中國來就可能具有超前性。另一方面是要基於對目前中國市場的認識。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外情況進行分析以後做出決策。以賽特購物中心為例,從它的決策出台到後來請日本人來管理,到管理成為一個高檔的商場,就是既有前瞻性思路,又有對於中國市場的調查研究。
主持人:可以說是知己知彼嗎?
楊壯生:中國的零售業從建國以來一直到改革開放時期,始終是一個模式,沒有經過脫胎換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就越來越不滿足於舊有模式。
我們想,中國的零售業不能總是這樣持續下去,應當減少人流,提高商品檔次。當時賽特剛開張,有人曾提出你是為誰服務這樣的問題,給我們造成的壓力很大。其實我們私下說,就是為少數人服務,少數人也要有人服務。搞調查研究的時候,我們曾經詢問在京的外國使領館人員在哪裡買東西,回答是基本上不在北京買東西。我就想這么大一個北京能不能搞一個與外國一流水平差不多、讓外國人也在這裡購物的商場?
說到與日本八佰伴合作,引進日本管理的問題,當時政策限制很嚴,零售業不能合資,也不能讓外國人管理,我們當時這樣做確實是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合作的協定是偷偷在釣魚台簽訂的,對外講是請八佰伴作顧問,實際上是由日本人全面負責管理。包括使用八佰伴的商號,每年要花費 1200萬元人民幣。由於下定決心把賽特做成高檔商場,因此從商場的設計到管理、服務都要有一個非常嶄新的面貌,像在商場裡設自動扶梯,每平方米的照明度達到國際標準,所有的收銀處都不許用算盤,必須是電腦化管理,賽特都是京城第一家。
後來推出自由退換貨制度時,我們總以為國情不適合,賠不起,但最後下決心每年拿出100萬元作為損失費用。第一年實行後只用了二三十萬,但是贏得了更多的回頭客,造出賽特買東西可以隨便換的聲勢,帶來的正面效益絕不只是二三十萬。
主持人:賽特的超前性與你以前在國家科委作外事工作,對外國的情況了解掌握的較多有關吧。但改革開放發展到現在的水平,很多地方中國與外國已經差不多同步了,這樣吸收外國的經驗再搞創新難度就越來越大,當前條件下,賽特想進一步發展.應該怎么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