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同行》

《與青春同行》

《與青春同行》主要敘述了李老師二十幾年的成長曆程。他把自己的教育實踐分為三個階段:教育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現實主義的追求和教育理想主義的信念,並由此展開不同階段的反思。與青春同行,與教育同行,李老師從沒有停止過自己進行的腳步,他認為“一個真正的反思型教師至少應該具備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與青春同行》《與青春同行

作者:李鎮西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01

ISBN:7-04-018553-9

中圖分類: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頁數:270

開本信息:32

紙書定價:CNY32.00

個人簡介

《與青春同行》《與青春同行》

李鎮西,教育哲學博士畢業。先後在四川樂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學、成都石室中學擔任班主任兼語文教師。現執教於成都市鹽道街中學外語學校。出版有《愛心與教育》、《走進心靈》、《青春期悄悄話》、《教育是心靈的藝術》、《花開的聲音》、《風中蘆葦在思索》、《民主與教育》、《心靈寫詩》等。其中,《愛心與教育》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冰心圖書大獎和中國教育學會優秀教育成果一等獎, 《走進心靈》獲中國圖書大獎。曾獲“四川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成都市教育專家”等稱號,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專家特殊津貼。2000年被提名為“全國十傑教師”。

內容簡介

《與青春同行》《與青春同行》

本書以成長為主線,以反思為主題,力圖比較客觀地展示作者走過的歷程。作者把他的教育實踐大體分為三個階段:“教育浪漫主義”、“教育現實主義”和“教育理想主義”。並由此展開不同階段的反思。他的反思也經歷一個過程,從對自己教育行為的分析,到對教育行為背後所蘊藏的教育觀念的追問;從對身邊各種教育現象的解剖,到對中國教育理論的審視……無論是微觀的還是巨觀的,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整個教育,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提升。作者正是在一次次反思中,逐步走向自己所期待的相對理想的教育。

目錄

《與青春同行》《與青春同行》
序言:在反思中成長——寫在前面
第一章教育浪漫主義的情懷
 一、未來班:第一首透明的教育詩
從教訓到責任:激情年代點燃理想的激情
讓教育過程充滿兒童情趣
引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
做有童心和愛心的教育者
 二、從“語文教學”到“語文教育”
在於漪們的引領下開始語文教改
“語文教育”的思考
從“小語文”走向“大語文”
“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
 三、教育:把童年還給童年
讓孩子閱讀大自然這本書
把語文課堂搬到大自然
沒有活動就沒有集體
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一個美好的開端
 四、在錯誤中成長
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
愛,有時會變成一種傷害
比“機智”更重要的是“尊重”
公開課:追求真教育
純真而浪漫的初征:放飛教育夢想
——第一階段反思
第二章教育現實主義的追求
 一、困惑與超越
把解剖刀對準自己的教育
教育:迎接商品經濟的挑戰
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改進”來“加強”
德育觀念的碰撞
 二、站在理論的制高點
穿行於人文精神的長廊
教育,不僅僅指向科學,它同時屬於人文學科
追求為了“人”的教育目的
對“素質教育”的思考
 三、團隊精神教育與班級民主管理
團隊精神教育漫話
用“法治”取代“人治”
“法治”管理的意義
一場有意義的爭論
 四、追隨大師,追隨名師
站在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的肩上
聆聽於漪老師的教誨
學習魏書生不做魏書生
同齡人的激勵與我同行
理性而艱難的探索:回應時代呼喚
——第二階段總結、
第三章教育理想主義的信念
 一、從“愛心”到“民主”
有了愛,不等於就有了教育
在平等中培養平等
從做學生的“靈魂工程師”到“向學生學習”
轉化“後進生”——最好的教育科研
 二、語文——請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
語文創造能力的培養首先是解放學生的心靈
思想創新呼喚教育個性
讓課堂成為思維的王國
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舒展的心靈——我教《冬天》
 三、“讓思想衝破牢籠”
獨立思考,勇於質疑
教育科研:警惕“偽科學”!
一個優秀的校長,一刻也不應忘記自己曾經是個教師
“專制教育”批判
 四、網路空間的教育真情
“中青線上”“教育線上”
穿行於思想爭鳴的刀光劍影
心靈的拷問——我的滇南之行
重建教育理想
實踐與思考的升華:走向民主教育
——第三階段總結
後記繼續心靈寫詩——我的近況

書摘

《與青春同行》作者《與青春同行》作者

可以說,我的語文教學改革與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是同時起步的,也就是說。1982年我開始從事語文教學的時候,我便同時開始了語文教改探索。這樣說,似乎有些“拔高”了自己,好像我有什麼“先見之明”。其實不是,我的語文教學之所以能夠與教育教改同步,是因為我幸運地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因為我開始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20世紀80年代初,正好是於漪們的語文教改風起雲湧的時候,也就是說,我的語文教育事業一開始就被於漪們所掀起的教改大潮所激盪著所影響著。

這裡所說的“於漪們”,指的是包括於漪錢夢龍顧黃初、張孝純、魏書生、歐陽代娜陳鍾梁、洪鎮濤、洪宗禮蔡澄清、寧鴻彬、吳心田劉朏朏、張富、陳日亮等改革開放以來在語文教改方面勇於探索卓有成效的先行者。不管今天以怎樣的“新理念”“新觀點”來反思過去的語文教育,也不管語文教育改革的潮流還會如何激盪向前,當我們回首20世紀最後20年中國語文教育發展歷程時,於漪們的意義是迴避不了也抹殺不掉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