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畫像》[梵谷自畫像]

《自畫像》[梵谷自畫像]

梵谷一生畫過無數的《自畫像》,他說“我想強調的是,同一個人有多樣的自畫像。與其追求照相般的相似性,不如深入地發掘相似處。”

梵谷自畫像

自畫像自畫像

梵谷自畫像,正如梵谷自己所說,“我想強調的是,同一個人有多樣的自畫像。與其追求照相般的相似性,不如深入地發掘相似處。”是梵谷生活與創作、人生與藝術旅程的真實記錄。
梵谷,是19世紀人類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至今享譽世界。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他熱愛生活,但在生活中屢遭挫折,艱辛倍嘗。他獻身藝術,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畫家倫勃朗等人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畫家在色彩方面的經驗,並受到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版畫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許多洋溢著生活激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表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同情和希望......
從1880年獻身繪畫藝術到1890年自殺身亡,梵谷短暫的10年藝術生涯里,以其強烈的創作欲望和超人的勤奮刻苦,創作了近2000餘幅作品,其中就有40餘幅自畫像。梵谷以年均4幅自畫像的頻率,真實記載其繪畫技法的變遷和思想情感的波動。我們沿著自畫像系列作品的脈絡,就可以把握梵谷藝術生涯的軌跡。

鑑賞

《自畫像》《自畫像》

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精緻的技巧,沒有細膩的清晰,一切是那么的樸素、實在與粗礪。這就是我對梵谷自畫像的第一印象。最開始的時候,我驚異於這樣的畫怎么會出自大師之手,大師怎么會畫出這種技術含量都不夠的畫。在我的認知範圍里,這樣的畫連初學者里優秀的程度都達不到。但是隨著課程的深入,我對梵谷以及油畫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加上老師的分析與講解,我明白了梵谷的畫是與眾不同的,他不講究一般畫者在意的那些條條框框,他拋開了技巧的束縛,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表面上沒有技巧,而畫的藝術表現力卻遠遠地超越了大眾。他之所以形成這種獨特的畫風,與他的人生經歷和精神狀態是分不開的。透過他的畫,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梵谷。
梵谷一生為人敏感而易怒,聰敏過人,在生前他在許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個人生活不幸而且艱辛,可他卻隨時都有獻身給別人的愛、友誼和對藝術的熱情。在比利時作傳教士期間,他目睹窮人的艱難生活,決定以最大的熱情幫助那些煤礦工人,他義務收容那些受重傷而垂死的礦工,希望以撫慰之詞和自我犧牲精神幫助弱者博斗,不過,他只幹了6個月就被解僱,原因是他對工作過分熱情。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谷把生命的最重要時期貢獻給了藝術。他早期畫作愛用荷蘭傳畫的褐色調,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熱情使他拋棄荷蘭畫派的暗淡和沉寂,並迅速遠離印象派———印象派對外部世界瞬間真實性的追求和他充滿主體意識的精神狀態相去甚遠。他不是以線條而是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
自畫像里,一切都是那樣的任其自然,不假雕飾,故而看上去都粗礪不堪。唯獨一雙眼睛,充滿了精神的力量,仿佛在控訴著整個人世。那眼光如若萬千人流中驚鴻一瞥,給人一種警醒地震撼,在模糊談化的背景襯托下猶顯出不容於世的孤傲。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實就是指從眼睛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從梵谷的眼睛裡,我們能看到他的靈魂:他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他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畫中除了眼睛之外的所有部分,則如街市間灰黯的人流,平庸無奇。這正好映射出現實中的梵谷落寞失意、抑鬱不得志,在世俗的價值坐標里的庸常無為。在這樣的畫中,梵谷身處於兩個極端:現實世界中極度的頹廢失落與精神世界裡極度的高貴孤傲。這兩者疊加起來正好就是一個真實的梵谷,他的畫完全徹底地表達了他自己,其他那些一味講求技巧、畫法的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那些所謂的技巧,在梵谷面前全都因為毫無意義而不值一提。
梵谷的畫在他有生之年,是不被世俗所認同的,總共才賣出去一幅。雖然他去世之後身價大增,從默默無聞一躍成為世界大師,但是梵谷的畫並不需要俗世認同,因為他追求的就是與這個世界絕裂,他表達的就是在世間矛盾中的掙扎。所以不論那些後世的畫者如何吹捧梵谷,他們也成不了梵谷,因為他們本質上與梵谷是不同的。他們熱衷於名利,時刻渴望著與俗世融為一體,故而他們是無法懂得梵谷的。哪怕模仿得再像,也終究是不得其神韻。梵谷已經走了,不會再有第二個梵谷。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讀懂梵谷,我們不能辜負了自畫像中那警世的眼神。不要忘了世上還有那么多受苦受難的人,不要瞧不起你身邊不起眼的人,要知道他們很可能就是潛伏的天才,被埋沒的金子。是金子遲早要發光的,不要等到它的光茫散布於世,你才後悔莫及。有時候不是人家的畫不好,而是我們不懂得欣賞。梵谷與他的畫告訴了我們這一點。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是作為後世的我們,總有義務不讓歷史的悲劇一再重演。再看一眼梵谷的畫,我們要懂讀的太多太多。

作者

梵谷《自畫像》梵谷《自畫像》

梵谷是荷蘭人,但長年生活在法國,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的畫家。1887年,通過弟弟提奧的介紹,梵谷在巴黎見到畢沙羅,修拉、和高更。開始接受印象派的畫風。更加強調用色彩突出主題的繪畫風格。在他的畫中,總是一片色彩和筆觸的狂歡,這種畫面所造成的氣氛效果表現出一種罕見的旺盛的生命力。這副《自畫像》就是如此。梵谷一生畫過無數的《自畫像》,這幅《自畫像》屬較前期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