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英烈傳》

《續英烈傳》

《續英烈傳》由明代紀振倫所寫的小說。敘述明朝靖難一事。以褒揚建文帝為主旨,與《承運傳》相反。

簡介

·紀振倫

《續英烈傳》續英烈傳

版本:明代小說。舊刋大字本。五卷三十四回。

作者:題“空谷老人編次”,首“秦淮墨客“序。二者皆為紀振倫之號。

內容:敘述明朝靖難一事。以褒揚建文帝為主旨,與《承運傳》相反。

《續英烈傳》敘述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其孫建文帝登基,引起諸叔王不滿,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導致建文帝出走,燕王篡位。諸王勸早除燕王,以絕後患,建文帝不許,降詔雖言燕王叛逆,但為皇叔,下令只可生擒,不可暗傷。小說以建文帝出家為僧,至正統時又被迎入大內結束。

內容

詩曰:

治世從來說至仁,至仁治世世稱淳。
誰知一味仁之至,轉不如他殺伐神。
又曰:

稱帝稱王自有真,何須禮樂與彝倫。
可憐正統唐虞主,翻作無家遁逸人。

嘗聞一代帝王之興,必受一代帝王之天命,而後膺一代帝王之歷數,決無僥倖而妄得者。但天命深微,或揖讓而興,或征誅後定,或世德相承,或崛起在位。以世俗論之,或驚以為奇,或詫以為怪。不知天心之所屬,實氣運之所至耳。必開天之聖主,名世之賢臣,方能測其秘密,而豫為之計,若諸葛孔明未出茅廬,早定三分天下是也。遠而在上者,凡二十一傳,已有正史表章,野史傳誦,姑置勿論。單說這明太祖,姓朱,雙名元璋,號稱國瑞。祖上原是江東句容朱家巷人,後父母遷居鳳陽,始生太祖。這朱太祖生來即有許多奇兆,果然長大了,自生出無窮的帝王雄略,又適值元順帝倦於治國,民不聊生,天下塗炭,四方騷動,這朱太祖遂納結英雄豪傑,崛起金陵,破陳友諒於江右,滅張士誠於姑蘇,北伐中原,混一四海,遂承天命,即了大位。開基功烈,已有《英烈正傳》傳載,茲不復贅。惟即位之後,興禮樂,立綱常,要開萬世之基。後來生了二十四子,遂立長子標為皇太子,次子為秦王,三子為晉王,四子為燕王,其下諸子,俱各封王。這長子標既立為皇太子,正好承繼大統,為天下之主,不期受命不永,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四月,竟一病而薨。太祖心甚悼之,賜溢號為懿文太子,遂立懿文太子的長子允炆為皇太孫。這皇太孫天性純孝,居懿文太子之父喪,年纔十有餘歲,晝夜哭泣,木漿具不入口,形毀骨立。太祖看見,甚是憐他愛他,因對他說道:“居喪盡哀,哭泣成禮,因是汝為人子的一點孝心,然此小孝也。但我今既已立汝為皇太孫,上承大統,則汝之一身,乃宗廟社稷臣民之身,自有事我之大孝。況禮稱:‘毀不滅性’,若不競競保守,以我為念,祇管哭泣損身,便是盡得小孝,失卻大孝也。”皇太孫聞言大驚,突然顏色俱變,哭拜於地道:“臣孫孩提無知,非承聖訓,豈識大意。今當節哀,以慰聖懷。”太祖見了大喜,因用手攙起道:“如此方好。”又將手在他頭上撫摩數遍,細細審視,因見他頭圓如日,真乃帝王之像,甚是歡喜,忽摸到腦後,見微微扁了一片,便有些不快,因嘆息道:“好一個頭顱,可惜是半邊月兒。”自此之後,便時常躊躇。又見第四子燕王棣,生得龍姿天表,英武異常,舉動行事皆有帝王器度,最是鍾愛,常常說:“此兒類我。”
一日,春明花發,太祖駕幸城南遊賞,諸王及群臣皆隨侍左右。宴飲了半日,或獻詩,或獻頌,君臣們甚是歡樂。忽說起皇太孫近日學問大進,太祖乘著一時酒興,遂命侍臣,立詔皇太孫侍宴。近臣奉旨而去,太祖坐於雨花山上。不多時,遠遠望見許多近臣,簇擁著皇太孫騎了一匹御馬,飛一般上崗而來。此時東風甚急,馬又走得快,吹得那馬尾,揚揚拂拂,與柳絲飄蕩相似。太祖便觸景生情,要藉此考他。須臾,皇太孫到了面前,朝見過,太祖就賜坐座旁,命飲了三杯,便說道:“諸翰臣皆稱你近來學問可觀,朕今不暇細考,且出一對與你對,看你對得來么?”皇太孫忙俯伏於地,奏道:“皇祖聖命,臣孫允炆敢不仰遵。”太祖大喜,因命侍臣取過紙筆,御書一句道:

風吹馬尾千條線
寫畢,因命賜與皇太孫。太孫領旨,不用思索,亦取筆一揮而就,書畢獻上。太祖見其落筆敏捷,已自歡喜,乃展開一看,見其對語道:
雨灑羊毛一片氈

太祖初看,未經細想,但見其對語精確,甚是歡喜,遂命傳與諸王眾臣觀看,俱各稱譽,以為又精工,又敏捷,雖老師宿儒,不能如此,真天授之資也。太祖大喜,命各賜酒,大家又飲了數杯。太祖也欲自思一對,一時思想不出,因問諸臣道:“此對汝諸臣細思,尚有佳者否?”諸臣未及答,祇見諸王中早閃出一王,俯伏奏道:“臣子不才,願獻一對,以祈聖鑒。”太祖定睛一看,不是別人,乃第四子燕王棣也。因詔起道:“吾兒有對,自然可觀,可速書來看。”燕王奉旨,遂寫了一句獻上。太祖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