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電視欄目]

《緣分》[電視欄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緣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在2006年新推出的一檔情感訪談欄目。以海峽兩岸百姓為表現主體,講述兩岸普通人在工作、生活、愛情、親情、兩岸交往中的情感故事及百味人生,展現情感世界,挖掘情感內涵,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示生活和人性中的真善美。

《緣分》是中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在2006年新推出的一檔情感訪談欄目。以海峽兩岸百姓為表現主體,講述兩岸普通人在工作、生活、愛情、親情、兩岸交往中的情感故事及百味人生,展現情感世界,挖掘情感內涵,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示生活和人性中的真善美。

欄目介紹

《緣分》以兩岸的親情、愛情、友情等各種情感故事為主,展現不同的時代背景所造成的不同的情感狀態,無論是分離、重逢、猜忌、相知、愛戀……等情感緣分都是節目力求還原的真情內涵。

節目形式以演播室訪談和外景人物訪談為主,輔以背景資料短片。通過不同的緣分故事的講述,著重突出的就是一個樸素的情感基點:同根同源,兩岸相親,血脈相連。欄目吸引了兩岸具有豐富生活經歷和良好教育背景的成年觀眾的更多關注。

播出時間

亞洲版:
首播 周日 13:00
重播 周日 18:20 周一 01:30

歐洲版:
首播 周六 10:25
重播 周六 18:00 周日 01:30

美洲版:
首播 周日 13:50
重播 周日 20:00
主持人: 劉雲丹

節目欣賞

5月6日,中央電視台cctv4,下午1:00-1:30《緣分》欄目,推出一檔關於Winnie一家的情感訪談欄目。展示從台灣來到北京,一個普通人在工作、生活、愛情、親情、兩岸交往中的情感故事及百味人生。

都是香皂惹得禍

張毅平來自台灣,現在是一家IT公司的董事長,兩年前來到北京發展,他的妻子高欣霓,是位心靈手巧的全職主婦。夫婦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十四歲正在台灣讀國中,小女兒五歲跟他們一起來到北京,古怪精靈的小女兒常常通過網路與台灣的姐姐通話。

女兒高芳苹與姐姐通話同期:“姐姐,我好想你啊,麥兜.不要這樣子那么凶,你好好說,你是美女,妹妹你有沒有去上學,沒有.姐姐你要不要到北京來住,好啊,她說好啊,那你要到北京全部要跟我們一起回台灣噢,都可以啊”.

在日常生活中,妻子高欣霓的全部精力都用來照顧家庭,惟一的愛好就是做手工皂

高欣霓同期:

你看它長得很像一塊蛋糕,

放在水裡會搓出泡泡

它是一塊香皂

可不是一塊蛋糕,

這個也是我做給自己的“蛋糕”,

手工皂,

那這些其實你看它是一塊蜂蜜牛奶香皂,

這是小朋友很喜歡的

小青蛙香皂,

小獅子香皂,

還有小狗香皂,

都是小朋友很喜歡的一個款式.

那這個是玫瑰香皂,

裡面加入了珍珠粉,

這些都是香皂.”

為了哄小女兒開心,高欣霓還經常把香皂做成蛋糕的形狀,每次切香皂都像過生日一樣。一開始是做著玩,後來高欣霓突然萌發了一個想法,為什麼不開家手工皂工作室呢?一來可以賺錢,二來可以打發自己的閒暇時間。於是她興奮地告訴了張毅平她的想法。妻子突然提出要下海經商,這可嚇壞了張毅平,夫妻倆就此開始了爭吵。

  張毅平:好像給人家一種誤解,為什麼台灣同事來這邊,那有些台灣太太就可以很悠閒,喝喝下午茶,泡泡SPA,為什麼她就,感覺好像我們缺錢,她要去創業這種感覺。實際上不是。

其實張毅平擔心的不僅是面子的問題,他始終覺得,女人最好還是在家相夫教子,如果妻子外出做事,誰來照顧家庭和孩子呢。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不讓妻子去做,又怕影響了夫妻感情。左思右想之後,張毅平起草了一份《20萬的夫妻約定》,約定有三條:第一、張毅平一次性出資20萬支付高欣霓經營手工皂;第二、高欣霓經營手工皂時間為一年;第三:如果20萬賠光,高欣霓永遠放棄經商的念頭。對於這三條約定,妻子高欣霓欣然接受。很快,高欣霓就開始謀劃自己的小店,但沒有想到,建個小店,手續竟然那么繁瑣。

張毅平:她成立一個工作室,基本成立一個工作室跟成立一個公司, 步驟一樣的。這樣子

高欣霓:好辛苦啊。完了就拿了一些雜七雜八的證照什麼的,或是成立工作室需要什麼東西,我說怎么會這樣子。

主持人:大概花了多長時間才把這個所有的手續辦成?

高欣霓:好幾個月。

主持人:那時候就要租房子了吧?開這個小店,租哪兒了?房租多少錢?

高欣霓:我們那個房子大概一百多平米,我們工作室,一個月房租也要六千多塊人民幣。

主持人:六千塊人民幣,然後還有一些成本呢?都要算到裡頭,那每個月的花銷應該大概多少錢?可能不會少吧

張毅平:要萬八塊人民幣

雖然高欣霓製作的手工皂不含任何化學物質,但價格非常昂貴,要比市面上銷售的普通肥皂價格高出五倍。而且也沒有顧客認識眼前這些花花綠綠的手工藝品就是肥皂,所以即便高欣霓創意了很多花色和造型,但一塊也賣不出去!

主持人:那大概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多長時間?

張毅平:半年。

主持人:那半年沒有打退堂鼓嗎。

張毅平:沒有.

高欣霓:房租繳了,頭洗一半了,你總是要把它洗完了

張毅平:錢也沒有花完,20萬還沒有花完。

主持人:那半年賠了多少錢?

高欣霓:不敢算,他每次問我你有沒有做帳

由於沒有銷路,一百多平米的店面冷冷清清,整整半年高欣霓沒有賣出一塊肥皂,丈夫投入的二十萬塊錢也要賠光了,高欣霓也絕望了。就在這個時候,一向反對她做生意的丈夫心疼妻子的付出,下決心幫妻子一把。

張毅平:要做就把它做好。那有些我們也一直在,前面過程中,我說你這個做法不對,你這個什麼不對,等於在溝通,也給她一些建議.

主持人:都遇到了哪些你覺得不對的事?

高欣霓:我的想法太天真了。我會覺得說,我把事情打平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當我把這個觀念敘述給他的時候,他會說小姐,你知道嗎?你要打平有多困難嗎?我們來算算看,你一塊香皂賣多少錢?你的成本多少?你的工錢多少?你覺得你的工錢應該多少?

張毅平:她比較沒有成本觀念。

張毅平說手工皂之所以賣不出去是因為顧客不認識手工皂,更不知道它不含任何化學物質,不會引起皮膚過敏。所以張毅平跟妻子商量,可以通過網路試試銷路。為了讓大陸的消費者認識這些花花綠綠的手工皂,高欣霓把各種形狀的手工香皂拍成照片,傳到網上,再配上解釋和說明來兜售自己的產品。漸漸地,開始有人關注手工皂,關注的人一多,生意自然也就來了。一開始消費者通過網路一塊塊購買,後來就一批批定購,在丈夫的幫助下,高欣霓還在網上建了自己的部落格,起名 “飄在北京城的泡泡”。隨著網上購物的人越來越多,高欣霓的手工皂賣得越來越好。

主持人:生意一下子就好了,出現了轉機,這個時候,我估計可能照顧家裡的時間可能就更少了。

張毅平:對,沒錯。

主持人:你高興嗎?

張毅平:不高興。

高欣霓:他每次一開門都是保姆和小女兒在家。

主持人:你這個時候會覺得不習慣嗎?

張毅平:會,家裡的照顧就少了,那個時候就覺得,不是這個樣子才對噢。

高欣霓:上當了。

張毅平:就好像變得事業為重,家裡這方面就比較缺乏照顧

主持人:她通常都幾點回家?

張毅平:通常忙的時候,大概半夜,晚上九點多十點才回來。

看著妻子越來越忙碌,家裡的事沒有人打理,張毅平決定把訂好的約法三章拿出來說一說,他想一回家就吃到妻子做的飯菜,想孩子有人在身邊照看。就在張毅平想找高欣霓好好談一談的時候,突然他接到助理的電話,說妻子暈倒了。

張毅平:那時候只是暈想吐,那也不曉得是什麼事情,那剛好那天晚上我有很重要的會要外出,我說怎么辦?這邊也擔心,那邊也擔心,自己的事情那也是個很重要的會,我說那你現在怎么辦?她說還行。我要出門之前,跟我女兒說,你八點半的時候叫媽媽起來吃飯。要打電話給爸爸說,那我就出門了。女兒就八點半打電話給我,媽媽沒有起來吃飯,她說她還想休息,我說好,那你九點的時候再打電話給我。九點她打電話,爸爸,爸爸你趕快回來,媽媽好像要死掉,就這樣。

張毅平:你嚇壞了吧?

張毅平:嚇壞了。

膽顫心驚的張毅平趕緊把妻子送到了醫院,各種檢查整整進行了三天,這三天,張毅平緊張得一天也沒睡,回想來北京的日子,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結果沒等享受,妻子就得了這種怪病,如果一旦治不好,那么全家人的生活將是什麼樣的呢?這三天對於夫妻倆是如此漫長。

高欣霓:如果今天我長了腦瘤,長了腦癌什麼東西的。我腦袋裡長了什麼東西,你一定要第一個告訴我,有什麼問題大家就一起來解決。

張毅平:拿到片子還沒有去問醫生,只是看報告,右側腦血管有斑點,有這么幾句我們認為是平常不太好的話。報告上是這樣寫的

高欣霓:我們認為腦子裡就是有東西了。

張毅平:認為是有東西了,白點,不是一個,兩三個。右腦血管裡面有幾個白點.嚇壞了.

病床前的每一天,高欣霓和丈夫都相互打氣,可高欣霓右腦血管里的白點卻一直存在。在靜養了一段時間後,高欣霓去醫院複查,而醫生的結論讓夫妻二人大吃一驚。

主持人:結果是什麼原因?

張毅平:疲勞引起的。太累了,就是太累了.

過度勞累的病因震動了張毅平,張毅平沒有想到高欣霓為了這家手工皂的小店付出了那么多心血,想到自己一開始置之不理非常愧疚,如果能早點體會妻子的辛苦也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張毅平突然覺得自己不是個稱職的丈夫。為了不讓妻子再那么勞累,張毅平給高欣霓配了助理,幫高欣霓打點小店的生意。漸漸地高欣霓恢復了健康,手工皂在網上的生意也紅紅火火,夫妻倆也更能相互體諒,相互關愛。

主持人:覺得這快兩年的北京生活,帶給你們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高欣霓:彼此之間的感情,就是彼此對家庭的感覺,

張毅平:彼此互相信任和彼此互相諒解。我覺得,我這兩年在北京,給我的感覺在這方面會更緊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