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器》

《細胞器》

本詞條針對高一生物《細胞器》內容章節,採用“問題解決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思路明確,按照“複習提問--導入新課--分組實驗--布置作業”的流程完成教學過程的設計。

【說明】:此教學設計任務由南京曉莊學院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老師yqiong參與教師-維基星光計畫進行wiki教學而發布。此詞條為範例詞條,由邱丹選定主題並負責、參與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所有同學協作共同完成!

基本信息

科目:生物對象:高中一年級
課時:2教學環境:帶多媒體的教室 實驗室

學習者特徵分析

同學們對本章內容還不了解。所以學習本章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細胞器這一節,是學習以後的一些課程的基礎,需要同學認真記憶,需要一定的記憶能力,多多複習。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2.簡述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3.製作臨時裝片,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4.了解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
5.理解細胞中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部分與整體的統一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幾種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2)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教學難點

(1)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2)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線粒體。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顯微鏡、滴管、鑷子、消毒牙籤、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健那綠染液、黑藻葉。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複習提問
導入新課
分組實驗: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複習提問: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有什麼功能?
播放課件:“忙碌的車間”
指導學生開展教材P44“問題探討”中的討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細胞內有哪些“車間”?它們之間是如何分工的?
小結:細胞雖然微小,但細胞內部就像一個繁忙的工廠,在細胞質中有許多忙碌不停的“車間”,這些車間都有一定的結構如線粒體、葉綠體等,它們統稱為細胞器。構成細胞的各種結構就像工廠車間一樣既分工明確,又協調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
指導學生製作黑藻葉片細胞及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並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分析討論:1.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什麼?2.描述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
小結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
學生思考根據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
學生觀看、閱讀,開展教材P44“問題探討”中的討論,作出回答。
學生傾聽,並參與交流。
製作黑藻葉片細胞及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並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分組討論交流,分析討論:1.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什麼?2.描述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
學生傾聽,並參與交流
細胞器之間的分工隨著細胞和顯微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現了細胞中更多的微細結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組成成分和功能。而要研究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組成成分和功能,就首先要把各種細胞器分離出來,請問:如何將細胞器從中分離出來進行研究呢?為什麼採用這種方法呢?
展示課件: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指導學生仔細觀察、閱讀資料,說出各種細胞器在細胞中的分布位置、形態結構,並分析推測他們的功能。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布 形態結構特點 功能
線粒體
葉綠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液泡
溶酶體
核糖體
中心體
歸納小結
組織學生分組競賽快速搶答:分別依次說出某種細胞器的形態、結構、功能。看誰能最快猜出是哪種細胞器。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內容
生答:(差速離心法)因為其他方法會傷害細胞不能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準確作用。
學生仔細觀察模式圖、閱讀資料,討論。完成表格,上台交流
積極思考,快速搶答
交流、傾聽
布置作業完成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老師活動學生活動

複習提問
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複習提問:“觀察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思考回答,細胞的主要結構有哪些?葉綠體、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有什麼功能?”
提出問題:“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都與蛋白質合成有關,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嗎?科學家是怎樣研究這個問題的呢?”介紹帕拉德對“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的構想、採用的科學方法和實證研究過程。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資料分析,進行角色扮演(請幾位同學分別扮演高爾基體、內質網、核糖體、線粒體和細胞膜,來表演一下分泌蛋白是怎樣被他們團結合作分泌出去的,以擬人的手法使學生親身感受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過程。)

學生回憶、思考,作出回答。
分析討論“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完成資料分析並進行角色扮演。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提出問題:在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過程中,有哪些膜結構參與?引導觀察分泌蛋白運輸到細胞外的過程示意圖。
討論分析:內質網膜與細胞膜、核膜有什麼關係?引導學生總結得出生物膜系統的組成和作用。
小結:細胞器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強調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正是通過細胞中各種結構(包括細胞器)在結構上的聯繫、在功能上的協調配合而形成統一整體的。
明確內質網、囊泡、高爾基體、細胞膜參與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觀察內質網膜與細胞膜、核膜相互聯繫的圖解,理解細胞內膜結構間的關係。明確細胞器膜、細胞膜、核膜等膜結構構成了生物膜系統,以及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舉例說出在細胞內細胞器的分工合作。
布置作業完成練習

動植物細胞圖片比較

植物細胞圖片植物細胞結構
動物細胞圖片動物細胞結構

教學評價

1.學生自評

知識評價:
理解有各個細胞器的概念
基本上掌握了細胞器的結構
了解掌握各個細胞器的功能

課堂表現:
認真、積極、自信、善於與人合作、思維的條理性、思維的創造性

2.教師評價:

(1)課堂表現:

評價我的學生A(優秀)B(良好)C(合格)選答
學生對各個細胞器概念的理解: 表達清晰能基本描述不能描述
學生練習的完成情況:全部能完成大部分能完成少部分完成
學生對討論交流的態度:非常投入較積極應付式
學生們小組實驗合作情況:分工明確,合作有效有合作,但分工不盡合理分工合作不合理
(2)知識內容掌握程度評價:

a.熟練掌握細胞內細胞器的種類

b.能夠掌握細胞器的功能

(3)練習測試

1.洋蔥根尖生長點細胞中的DNA存在於()
A.高爾基體、線粒體、細胞核
B.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
C.線粒體和細胞核
D.葉綠體和細胞核
解析: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在一些重要的細胞器如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存在。注意:根尖生長點細胞中沒有葉綠體。
答案:C思路導引
←理解在真核細胞中,DNA分布於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2.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調光和觀察時操作者的兩眼應()
A.左眼注視目鏡,右眼閉著
B.右眼注視目鏡,左眼閉著
C.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著
D.右眼注視目鏡,左眼睜著
解析:使用顯微鏡做實驗觀察時,實驗者除了觀察放大的物像以外,往往還要記錄有關情況或繪製觀察的圖像。寫字、繪圖一般是右手。所以,實驗者為便於觀察和同時繪圖,套用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著。
答案:C←理解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正確方法。
3.在高倍鏡下看到的葉綠體是()
A.綠色、棒狀
B.紅色、棒狀
C.紅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
D.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
解析: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內含葉綠素,在高倍鏡下看到的葉綠體是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
答案:D←理解葉綠體的顏色和形狀。
4.白菜和白兔體細胞都有的結構是()
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線粒體;④葉綠體;⑤中心體;⑥核糖體;⑦內質網;⑧染色質
A.①②⑥⑦⑧B.②③⑥⑦⑧
C.②④⑥⑦⑧D.②③④⑥⑧
解析:白菜代表高等植物,白兔代表高等動物,高等動、植物都有的結構是②③⑥⑦⑧。
答案:B←理解動、植物所含細胞器或結構的差異。
5.某科學家用活細胞做了許多張連續切片,在電鏡下觀察這些切片後,他畫了一張綜合圖。有理由認為這一細胞不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
B.能進行呼吸作用的細胞
C.真核細胞
D.植物細胞
解析:此細胞中不含葉綠體,所以是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
答案:B←識別各種細胞器並理解其功能。
6.核糖體主要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
A.DNA和蛋白質B.蛋白質、RNA和酶
C.脂類和蛋白質D.DNA和磷脂
解析:核糖體是細胞內很重要的細胞器,它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質,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它是在遺傳信息的控制下進行合成的。核糖體中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是mRNA(信使RNA——一種核糖核酸)。
答案:B←理解核糖體是在遺傳信息的控制下合成蛋白質的。
7.含有遺傳物質且能自我複製的細胞器是()
A.核糖體和內質網B.內質網和質體
C.高爾基體和線粒體D.線粒體和葉綠體
解析:生物的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它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一些重要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含有DNA,在DNA控制下能合成有關蛋白質。
答案:D←線粒體和葉綠體內含DNA。
8.最能表明細胞間功能差異的是()
A.細胞核的大小B.細胞體積的大小
C.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D.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細胞能表現出各種生理功能,這些功能都是由一定的細胞器相互協調共同完成的。因此,細胞之間功能的差異,也就是它們所含的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的差異。
答案:C←理解細胞器是細胞內行使功能的小單位。
9.綠色植物中與能量轉換直接有關的一組細胞器是()
A.核糖體和高爾基體B.中心體和內質網
C.高爾基體和葉綠體D.葉綠體和線粒體
解析: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能夠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線粒體是細胞呼吸的場所,能將有機物中的穩定化學能轉化為活躍化學能;而核糖體、中心體等與能量轉換無關。
答案:D←理解各種細胞器的功能。
10.經研究發現,動物的唾液腺細胞內高爾基體含量較多,其原因是()
A.腺細胞的生命活動需要較多的能量
B.腺細胞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質
C.高爾基體可加工和轉運蛋白質
D.高爾基體與細胞膜的主動運輸有關
解析:在動物細胞中,高爾基體與細胞的分泌有關,另外高爾基體還能夠加工、轉運蛋白質。細胞中提供能量的是線粒體,合成蛋白質的是核糖體。
答案:C←唾液腺細胞能分泌唾液澱粉酶(是一種蛋白質)。
11.從某腺體的細胞中,提取出附著有核糖體的內質網,放入含有放射性標記的胺基酸的培養液中。培養液中含有核糖體和內質網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質和條件。根據連續取樣,並分離核糖體和內質網。測定標記的胺基酸出現在核糖體和內質網中的情況,結果如圖所示。
請回答:
(1)放射性胺基酸首先在核糖體上大量累積,最可能的解釋是。
(2)放射性胺基酸繼在核糖體上積累之後,在內質網中也出現,且數量不斷增多,最可能的解釋是。
(3)實驗中,培養液相當於細胞中的。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核糖體和內質網功能的理解水平,並考查學生能否依據題乾所提供的資料,以及實驗數據的坐標曲線進行分析綜合,歸納出相應結論。
細胞質基質中游離的胺基酸要在核糖體上經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所以放射性胺基酸首先在這裡累積,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繼而內質網上又出現並不斷增多的放射性胺基酸,得出蛋白質(或多肽)進入了內質網的結論。第(3)問是實驗中的培養液相當於細胞中的什麼,因為細胞器是在細胞質的基質中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是細胞質基質為它提供物質和能源等條件,所以培養液在這裡相當於細胞質基質。
答案:(1)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2)蛋白質進入內質網中(3)細胞質基質←理解各種細胞器在功能上的互相聯繫。

教學策略

本節內容以老師授課為主
在教學過程中會有小組討論環節,討論老師提出的具有探索性的問題,並由小組推薦一人進行總結回答
在教學快結束時,會抽學生到黑板畫出細胞器和細胞膜的結構圖 。
線粒體線粒體

教學結束後 留作業鞏固練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