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11》

《紅色11》

《紅色11》是李敖的代表作品之一,出版於2005年。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紅色11》講述的是上世紀70年代國民黨專制時期台北某看守所的一間囚房裡幾個特殊囚犯之間的閒談故

《紅色11》《紅色11》
事。國民黨專制時期一般案件審理,從抗訴到復判最終裁定,大約需要3個月時間,因此全書就選取四天作為四幕的標題: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正好吻合陰曆中代表四季輪迴的四天。在貫穿全劇的主要人物只有一個:一個叫龍頭的38歲的大作家,一個以思想鬥爭而獲罪的政治犯,一個獄卒囚犯敬服不已的“頭”。在戲中,這位龍頭與進進出出的同室囚友歷數發生在台灣一樁樁駭人聽聞的冤獄案,口若懸河引經據典,書生意氣痛斥時弊,活脫脫就是李敖自己的化身。

作 者:李敖 著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05-1-1
字 數:170000
版 次:1
頁 數:244
印刷時間:2005/01/01
紙 張:膠版紙
ISBN:9787505720282

編輯推薦

“這本書,寫了80天時間。每天兩三千字,是站著寫成的。心裡想著報仇,一個也不饒。我這個不是‘傷痕文

《紅色11》《紅色11》
學’。有人對‘傷痕文學’有句很傳神的話:哭哭啼啼,沒有出息。我這個充滿陽剛之氣,絕不哀怨,而是明明白白表示,打倒什麼,消滅什麼。”

目錄簡介

第一幕夏至
第二幕秋分
第三幕冬至
第四幕春分
後記

作者簡介

李敖:(1935—)台灣當代學者,著名作家評論家歷史學家。祖籍吉林省扶餘縣,1935年生於哈爾濱,後遷居

《紅色11》《紅色11》

北京、上海等地。1949年舉家赴台,定居台中。1954年考入台灣大學法律系,未滿一年自動退學,旋再考入歷史系。1957年在《自由中國》發表《從讀說起》,引起胡適注意,後任蒙元史專家姚從吾助手,並考入台大歷史研究所。1961年11月於《文星》雜誌發表《老年人和棒子》,揭開六十年代台灣“中西文化論戰”的序幕。此後出任《文星》總主筆。陸續發表《播種者胡適》、《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
1965年《文星》被迫停刊,遂靠經營舊電器維持生計。1970年因彭明敏出逃案而被軟禁,翌年被捕,判以10年徒刑,1976年減刑獲釋,擔任土木包工。1979年復出文壇,出版《獨白下的傳統》、《李敖文存》等。同年與台灣影星胡茵夢結婚,3個月後離婚。
1981年因蕭孟能控告其侵占案再度下獄。1982年出獄後陸續創辦《時代》系列雜誌,出版《千秋評論》、《萬歲評論》、《朝代評論》叢書,宣稱絕對反國民黨,絕不妥協。曾在1982—1983年間參與發起“批康(寧祥)”風潮,但並未參與黨外政治運動。
1991年創辦求是報,1993—1996年任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特聘教師;1995—2000年擔任真相新聞網“李敖笑傲江湖”主持人;1997年舉辦義助慰安婦百件珍藏義賣會;1999—2000年,台灣第10任“總統”選舉期間被推選為新黨“總統”候選人;2000年擔任環球電視“挑戰李敖”主持人和台視“李敖脫口秀”主持人;2001年至今任中天新聞台“李敖大哥大”主持人;2000年,憑藉長篇歷史小說《北京法源寺》曾被提名角逐諾貝爾文學獎;2004年當選台北“立委”。
李敖是台灣知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黨外政論家”。因數度入獄而必然造成一種“給國民黨難堪的心度”。依此,1983年5月,台灣一批持有政見的知識分子投書《民主人》,支持李敖出任“黨外黨魁”,並競選第七任“總統”,稱他有足夠的影響及威望。他仗義執言,打抱不平的正義精神,深受各界人們的敬佩,甚至把他捧為崇拜的偶像。
李敖生平以嬉笑怒罵為己任,而且確有深厚學問護身,自譽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翹楚。著作甚多,主要以散文和評論文章為主,有《傳統下的獨白》、《胡適評傳》、《閩變研究與文星訟案》、《上下古今談》、《李敖文存》等;近年出版的有《李敖的情話》、《蔣介石研究文集》和《李敖回憶錄》、《李敖大全集》等100多本著作,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經他抨擊罵過的形形色色的人超過3000餘人,在古今中外“罵史”上無人能望其項背。李敖前後共有九十六本書被禁,創下歷史記錄。
李敖主張以一國兩制方式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反對“公投制憲”,反對軍購

李敖年表

1935四月二十五(陰曆三月廿三日)生在哈爾濱。
同年生的屬豬“名流”有“貓王”普利斯萊、伍迪艾倫和拍裸照的畢雷諾斯等。我生之日,正是九一八事變後三年七個月,中國東北已在日本鬼子控制之下,日本鬼子導演的“滿洲國”也成立了三年多。所以照歷史的說法,我一出世就是“遺民”,就像孔夫子一出生就是“遺民”一樣。
1936一歲。在哈爾濱
1937二歲。
為不做亡國奴,全家遷到北平。全家計開爺爺、奶奶、姥姥(外婆)、爸爸、媽媽、五叔、三姨、四姑、老姑、老姨、大姊、二姊、三姊、四姊、我,外加大爺和大娘(爸爸的兄嫂)一系四位,共達十九口之多。爸爸仰事俯畜、平輩支援,負擔之重,也就可想而知。可是到北平後就七七事變,國民黨又棄人民而逃,我們又做了亡國奴。爸爸為大家庭所累,再也沒能力南遷了。他只好派五叔做“代表”,到後方去。爸爸人雖不能南下抗日,但他的地下抗日,卻沒有停止。當九一八事變之後,馬占山將軍的東北義勇軍,是中國第一個以行動抗日的團體。在這個團體以行動抗日的時候,其他團體還在“伺日”之中,爸爸當時就是馬占山的秘密盟員,這一身分,他一直保

《紅色11》《紅色11》
持,直到抗戰勝利、直到別的團體數典忘祖為止。因為抗日抗得和拋媚眼、慢動作的國民黨不和,所以被國民黨所誣。
1938三歲。
1939四歲。
1940五歲。隨爸爸去太原,並游太谷等地,間返北京。
1941六歲。得盲腸炎,住北京東華醫院。爸爸被捕,關進日本憲兵隊。
1942七歲。入北京新鮮胡同國小
1943八歲。暑假後國小二年級。
1944九歲。暑假後國小三年級。學校有日語課,始學日語。
1945十歲。暑假後國小四年級。因日本投降,停學日語。
1946十一歲。新鮮胡同國小改為一區九保國民學校。七月初小畢業。暑假後入高小五年級。
1947十二歲。
暑假後高小六年級,當選班上自治會主席。
1948十三歲。
有神秘的初戀,小女生是張敏英。暑假後國小畢業。以第一名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學。旋去天津小住,轉往上海。
1949十四歲。
一月二十五日,考入上海市立緝槼中學,二月十五日開學,重念初一上。三月三十一日以刀傷同學之腳,被記大過一次。四月十日離上海時初一上尚未念完。四月十二日到台灣,住台中雲龍里(模範西巷)七十二號。跳班考入台灣省立台中第一中學國中二年級。十一月參加台中市第四屆全市國語演說競賽,得國中組第二名(第一名是四姊,她代表省立台中女子中學)。
1950十五歲。暑假後國中三年級。與趙天儀等辦《初三上甲組報》,發行人陳正澄。
1951十六歲。暑假後高中一年級。參加台中市論文賽、本校論文賽,皆獲第一名。
1952十七歲。
暑假後高中二年級。六月二十五日在《學生》雜誌第四十六期發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他》。八月一日在《合作經濟》第二卷第十二期發表《合作制度與節制資本》,這是參加慶祝第三十屆國際合作節徵文而作,得了第一名,並拿到有生以來最大一筆數目的獎金,買梁啓超《飲冰室合集》四十冊。
1953十八歲。
暑假後高中三年級,念了一個多星期,即自願休學在家。因老師嚴僑被捕,乃餓早飯不吃,存錢義助嚴師母和三個小孩。
1954十九歲。考入台灣大學法律專修科(後來改為法律系司法組)。九月十四日入學。
1955二十歲。
四月二十七日,父親去世,面對兩、三千人的送葬場面,特立獨行,改革喪禮,“雖千萬人,吾往矣。”
1956二十一歲。暑假後歷史系二年級。
1957二十二歲。
暑假後歷史系三年級。三月一日在《自由中國》第十六卷第五期發表中學舊作《從讀說起》。
1958二十三歲。暑假後歷史系四年級。
1959二十四歲。七月畢業。九月九日去鳳山陸軍步兵學校,受第八期預備軍官訓練。
1960二十五歲。官拜少尉排長,下野戰部隊,足跡遍台灣南部。
1961二十六歲。
二月五日在澎湖退伍。六日上船,抵台中。十五日北上,十七日租下台北新生南路三段六十巷一號“四席小屋”。六月十五日搬到新店獅頭路十七號“碧潭山樓”。八月十八日考入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一年級。十一月一日在《文星》第四十九期發表《老年人和棒子》。
1962二十七歲。
遷回台北。於五月十九日住進安東街二三一號三樓。與尚勤同居。暑假後歷史研究所二年級。
1963二十八歲。
三月十九日自動在歷史研究所休學。九月一日出版第一本書——《傳統下的獨白》。
1964二十九歲。
五月一日遷入水源路十九號之八《水源大樓》三樓。與海蒂同居。尚勤在紐約生李文,是我的女兒,龍女也,現在美國。
1965三十歲。
四月二十五日,蕭孟能在他家大設宴,為我三十歲慶祝。八月十八日遷往信義路國泰信義公寓四樓。十二月一日在《文星》第九十八期發表“我們對國法黨限的嚴正表示”,批評國民黨。十二月二十六日,雜誌被封殺。四年的《文星》風雲告一段落。
1981四十六歲。
八月十日再度入獄。入獄前我寫道:“首先是輿論對我的封鎖,《中國時報》的高信疆,終於受到壓力,要她在國民黨全會期中,停刊我的文字一星期。於是,在“美麗島事件”前四天,我寫信向高信疆辭去專欄,一方面多謝他這半年來對我的道義支持”,一方面抗議某方“直接間接扼殺異己的言論,究竟要鬧到什麼地步才同歸於盡?”
輿論封鎖以後,接著是輿論的斗臭,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鼓動胡茵夢表演“大義滅親”,各路人馬為了嫉忌李敖、斗臭李敖,居然認同了胡茵夢這種連共產蘇聯、納粹德國都慫恿不出來的離奇模式,居然不警覺胡茵夢的“大義滅夫”行為是“違背善良風俗”的、“違反公秩良序”的,甚至與他們“復興中華文化”的目標絕不相容的,這種“打倒李敖統一戰線”,不是太邪門了嗎?
在輿論的一片殺伐之聲里,國民黨《中央日報》帶頭以專論攻擊我,省政府《新生報》乾脆漫畫罵我是狗。統計各報的新聞處理,是以三十比一的比例進行的。不但使我只有三十分之一的“公平”,並且一律拒絕按照他們的“出版法”、他們的“中國新聞記者信條”給我更正。
當《疾風》雜誌系統,鼓譟在中泰賓館之外的時候,眼看而來的,就是對異己法律上面的鬥倒;當《疾風》雜誌系統,乃至《黃河》雜誌系統,鼓譟在高等法院內外的時候,眼看而來的,同樣是對異己“政治問題,法律解決”。於是,在選舉前夕,在李敖《千秋評論》雜誌執照拿到後一個多月,高等法院就快馬加鞭的判我有罪。
在入獄前十六天,認識汝清,同居十六天。汝清是我不認識的某個留學生的新婚夫人,這是我生平第二次和有夫之婦私通(第一次是我二十八歲時候,和一個我不認識的流氓的太太),我真正做到了羅素“婚姻與道德”名著的境界。在這一兩年里,在我床上,雖然不乏歌星解帶、空姐橫陳,但對我卻是“目中有色,心中無色”。汝清卻是一個例外(在我一生中,張敏英是最令我作夢的女人、君若是最慧敏多才的女人、尚勤是最有幽默感的女人、海蒂是最美麗的女人、小蕾是最可愛最令我懷念的女人、Martha是最好的女人、胡茵夢是最風華絕代的女人、汝清是最惹我憐愛的女人。在正規之外,我一生中只有過五次和妓女在一起,並調查妓女生活,我是主張靈肉一致的人,我不喜歡沒有愛情的性行為,我覺得我在這一方面,比一般人高得太多了)。
1982四十七歲。
入獄後即開始每月出版一冊《李敖千秋評論叢書》,一直不斷。二月十日出獄,發表有關司法黑暗、監獄黑暗文字,並陸續為許多冤獄抱不平,引起行政院院會、中外輿論、電視、立法院以被迫害者的重視。在國民黨立委溫士源疾呼阻止李敖英雄形象流傳後一周,新竹少年監獄即發生空前大暴動。
出獄後大量為黨外雜誌寫文章,公論所在,蔚為重鎮。“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四月二十五日,黨外人士為我在紫藤廬祝壽,雖然許榮淑等監邀,我不肯露面。六月出版《三情之書——李敖的情詩、李敖的情書、李敖的情話》。八月二十八日起,實行“隱而不退”。
1983四十八歲。
繼續每月出版《李敖千秋評論叢書》。二月一日出版《李敖全集》第七冊、第八冊。八月至十一月另出版《李敖千秋評論號外》三冊,全年密集寫作,生平僅見。
1984四十九歲。
繼續出版《李敖千秋評論叢書》(其中第一期、第十一期、第十六期、第二十二期、第二十六期、第二十七期、第二十八期、第三十二期、第三十四期、第三十六期、第三十八期、第三十九期均遭查禁)。一月起,又加出《萬歲評論叢書》(其中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八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均遭查禁)。 1985五十歲。
最高法院平反四年前冤獄。繼續出版《李敖千秋評論叢書》(其中第四十期被查禁)和《萬歲評論叢書》(其中第十三期、第十四期、第十五期、第十六期、第十七期均遭查禁),在國民黨瘋狂查禁政策下,事實上,連殘餘的沒禁的,也難以正常上市。
1989五十四歲。十月,出版《蔣介石研究六集》。
1990五十五歲。
1991五十六歲。
二月二十七日,創辦一張四個版的《求是報》,至八月二十日,一共出了一百八十七天。六月,出版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十一月一日,創辦《李敖求是評論》月刊,共出版六期。
1992五十七歲。
1993五十八歲。
1994五十九歲。
1995六十歲。
十月三十日起,在《真相新聞網》播出“李敖笑傲江湖”節目,每周一至周五播出,每天三十分鐘(22:00-22:30)。十二月三十日,出版《李敖大全集》二十冊。
1996六十一歲。
1997六十二歲。五月一日出版《李敖回憶錄》。八月,“李敖網頁”登上全球資訊網。
在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掌政的年代,他因發表抨擊當政者言論而在1970年入獄五年八個月。獄中,因為住房價格暴漲,賺得平生第一個百萬。有人說他靠打官司賺了不少錢,但他說,靠打官司賺錢太笨了,真正的有錢人是靠錢來賺錢,現在他就以這一方式來賺錢。談起李敖,無論是他的敵人還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奇人!

1999年8月18日,台灣的第三大黨新黨宣布徵召他為台灣第10任“總統”候選人,引起震撼。
李氏文筆自成一家,自譽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翹楚。發表著作上百餘種,以評論性文章最膾炙人口。《胡適評傳》、《蔣介石研究集》與《傳統下的獨白》為其代表作。西方傳媒更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2000年曾作為台灣新黨候選人參選總統選舉。

2004年10月宣布參選台北市南區“立委”。

2004年3月8日開始主持鳳凰衛視脫口秀節目《李敖有話說》

作者相關著作

*《胡適評傳》
*《蔣介石研究》
*《蔣介石評傳》(與汪榮祖合著)
*《北京法源寺》(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上山‧上山‧愛
*《李敖回憶錄》
*《李敖快意恩仇錄
*《禍台五十年》
*《傳統下的獨白》
*《獨白下的傳統》
*《中國命研究
*《中國性研究
*《中國近代史新研》
*《蔣經國研究
*《民進黨研究
*《歷史與人像
*《孫逸仙與中國西化醫學》
*《教育與臉譜》
*《上下古今談》
*《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
*《文化論戰丹火錄
*《忘了我是誰》
*《千秋評論叢書
o第1期“千秋‧冤獄‧黨”(1981年9月)
o第2期“敵人‧坐牢‧鬼”(1981年10月)
o第3期(奇情‧上吊‧血)(1981年11月)
o第4期“自由‧黨外‧蠶”(1981年12月)
o第5期“霸王‧駱馬‧人”(1982年1月)
o第6期“神仙‧老虎‧狗”(1982年2月)
o第7期“勇氣‧腳鐐‧針”(1982年3月)
o第8期“俠骨‧情詩‧箭”(1982年4月)
o第9期“預官‧雛妓‧走”(1982年5月)
o第10期“文星‧圍剿‧賣”(1982年6月)
o第11期“放火‧放水‧逃”(1982年7月)
o第12期“牛刀‧警察‧抓”(1982年8月)
o第13期“戰鬥‧禁書‧K”(1982年9月)
o第14期“暗殺‧大腿‧抱”(1982年10月)
o第15期“舊案‧新黨‧兔”(1982年11月)
o第16期“政治‧女人‧蛇”(1982年12月)
o第17期“毛坑‧石頭‧反”(1983年1月)
o第18期“大頭‧小人‧影”(1983年2月)
o第19期“脫軌‧美感‧屁”(1983年3月)
o第20期“將軍‧戰犯‧腰”(1983年4月)
o第21期“粗心‧細姨‧毛”(1983年5月)
o第22期“老兒‧小兒‧?保?983年6月)
o第23期“禁禁‧禁禁‧禁”(1983年7月)
o第24期“槍斃‧棒喝‧他”(1983年8月)
o第25期“銅像‧嘴臉‧戲”(1983年9月)
o第26期“鈔票‧肚皮‧尿”(1983年10月)
o第27期“大使‧老鼠‧怕”(1983年10月)
o第28期“活爸‧死爸‧黑”(1983年11月)
o第29期“黑貓‧白貓‧喵”(1983年12月)
o第30期“烏龜‧王八‧綠”(1984年1月)
o第31期“美腿‧醜腿‧脫”(1984年2月)
o第32期“泰山‧泰水‧命”(1984年3月)
o第33期“狗屎‧狗屁‧詩”(1984年4月)
o第34期“不老‧不死‧屍”(1984年5月)
o第35期“手下‧下手‧快”(1984年6月)
o第36期“叛國‧亡國‧洗”(1984年7月)
o第37期“有奶‧沒奶‧娘”(1984年8月)
o第38期“雞嘴‧鴨嘴‧變”(1984年9月)
o第39期“流芳‧遺臭‧驢”(1984年10月)
o第40期“漲價‧漲價‧買”(1984年11月)
o第41期“鴨子‧鴨子‧宰”(1984年12月)
o第42期“真牌‧假牌‧贏”(1985年1月)
o第43期“五十‧五十‧易”(上冊)(1985年2月)
o第43期“五十‧五十‧易”(下冊)(1985年3月)
o第44期“同志‧同志‧殺”(1985年4月)
o第45期“江東‧江東‧飛”(1985年5月)
o第46期“和尚‧和尚‧施”(1985年6月)
o第47期“青眼‧白眼‧看”(1985年7月)
o第48期“印印‧印印‧?保?985年8月)
o第49期“歷史‧歷史‧吹”(1985年9月)
o第50期“出出‧出出‧出”(1985年10月)
o第51期“自大‧自大‧狂”(1985年11月)
o第52期“國庫‧黃金‧搬”(1985年12月)
o第53期“張三‧李四‧告”?986年1月)
o第54期“大的‧小的‧要”(1986年2月)
o第55期“活人‧死人‧騙”(1986年3月)
o第56期“新黨‧新黨‧拉”(1986年4月)
o第57期“火把‧火把‧燒”(1986年5月)
o第58期“時間‧時間‧表”(1986年6月)
o第59、60期“五年‧五年‧難”(1986年7月)
o第61期“舊仇‧新恨‧說”(1986年8月)
o第62期“急救‧救急‧打”(1986年9月)
o第63期“通緝‧通緝‧症”(1986年10月)
o第64期“棺材‧棺材‧書”(1986年11月)
o第65期“半坐‧半立‧笑”(1986年12月)
o第66期“自反‧自反‧縮”(1987年1月)
o第67期“千秋‧萬歲‧合”(1987年2月)
o第68期“流氓‧流氓‧拜”(1987年3月)
o第69期“公道‧公道‧爭”(1987年4月)
o第70期“抗訴‧抗訴‧上”(1987年5月)
o第71期“外交‧性交‧交”(1987年6月)
o第72期“用心‧用腦‧騎”(1987年7月)
o第73期“動口‧動手‧捉”(1987年8月)
o第74期“抗議‧抗議‧站”(1987年9月)
o第75期“屁眼‧屁眼‧放”(1987年10月)
o第76期“經國‧經國‧錯”(1987年11月)
o第77期“涼水‧涼水‧澆”(1987年12月)
o第78期“學良‧立人‧翻”(1988年1月)
o第79期“沈冤‧沈冤‧探”(1988年2月)
o第80期“皇帝‧皇帝‧末”(1988年3月)
o第81期“六月‧六月‧雪”(1988年4月)
o第82期“明星‧明星‧悔”(1988年5月)
o第83期“私生‧私生‧課”(1988年6月)
o第84期“孤寒‧孤寒‧你”(1988年7月)
o第85期“心鎖‧心鎖‧開”(1988年8月)
o第86期“老蔣‧小蔣‧瘋”(1988年9月)
o第87期“起點‧終點‧跑”(1988年10月)
o第88期“救星‧救星‧裸”(1988年11月)
o第89期“烈士‧烈士‧絞”(1988年12月)
o第90期“濫殺‧濫殺‧雙”(1989年1月)
o第91期“良幣‧劣幣‧逐”(1989年2月)
o第92期“老大‧老二‧欲”(1989年3月)
o第93期“七爺‧八爺‧九”(1989年4月)
o第94期“老賊‧老賊‧?保?989年5月)
o第95期“登輝‧登輝‧跪”(1989年6月)
o第96期“馬上‧馬屁‧馬”(1989年7月)
o第97期“大過‧小過‧饒”(1989年8月)
o第98期“祖墳‧祖墳‧挖”(1989年9月)
o第99期“暴君‧暴民‧完”(1989年10月)
o第100期“一百‧一百‧期”(上冊)(1989年11月)
o第100期“一百‧一百‧期”(下冊)(1989年12月)
o第101期“迷路‧迷路‧迷”(1990年1月)
o第102期“擁戴‧擁戴‧醜”(1990年2月)
o第103期“台獨‧湘獨‧厭”(1990年3月)
o第104期“怪事‧怪事‧蠱”(1990年4月)
o第105期“大化‧小化‧化”(1990年5月)
o第106期“褲子‧褲子‧沒”(1990年6月)
o第107期“偕小‧偕大‧羞”(1990年7月)
o第108期“英九‧英九‧恥”(1990年8月)
o第109期“盼盼‧盼盼‧盼”(1990年9月)
o第110期“臭屎‧臭屎‧堆”(1990年10月)
o第111期“胡適‧胡適‧擦”(1990年11月)
o第112期“自己‧自己‧掏”(1990年12月)
o第113期“求是‧求是‧報”(1991年1月)
o第114、115期“關公‧關公‧頭”(上冊)(1991年2月)
o第114、115期“關公‧關公‧頭”(下冊)(1991年3月)
o第116期“斷頭‧斷頭‧台”(1991年4月)
o第117期“脫黨‧脫黨‧秀”(1991年5月)
o第118期“性愛‧性愛‧痛”(1991年6月)
o第119、120期“十年‧十年‧停”(上冊)(1991年7月)
o第119、120期“十年‧十年‧停”(下冊)(1991年8月)
*萬歲評論叢書
o第1期“萬歲‧萬歲‧萬萬歲”(1984年1月)
o第2期“你的‧我的‧他媽的”(1984年2月)
o第3期“放屁‧放屁‧真放屁”(1984年3月)
o第4期“錯了‧錯了‧割錯了”(1984年4月)
o第5期“鳥官‧鳥人‧鳥政府”(1984年5月)
o第6期“主流‧亂流‧不入流”(1984年6月)
o第7期“放大‧放大‧再放大”(1984年7月)
o第8期“白水‧白水‧白開水”(1984年8月)
o第9期“狗頭‧狗頭‧吠匪啊保?984年9月)
o第10期“風景‧風景‧殺風景”(1984年10月)
o第11期“中委‧中委‧中常委”(1984年11月)
o第12期“喇叭‧喇叭‧吹喇叭”(1984年12月)
o第13期“打炮‧打炮‧別打炮”(1985年1月)
o第14期“江南‧江南‧哀江南”(1985年2月)
o第15期“告狀‧告狀‧告洋狀”(1985年3月)
o第16期“魔王‧魔王‧牛魔王”(1985年4月)
o第17期“大便‧小便‧大小便”(1985年5月)
o第18期“革命‧革命‧反革命”(1985年6月)
o第19期“奴才‧奴才‧罵奴才”(1985年7月)
o第20期“殉國‧殉國‧誰殉國”(1985年8月)
o第21期“逃兵‧逃兵‧逃兵罪”(1985年9月)
o第22期“新裝‧新裝‧倚新裝”(1985年10月)
o第23期“口頭‧口頭‧口頭禪”(1985年11月)
o第24期“頭大‧頭大‧兩頭大”(1985年12月)
o第25期“辮子‧辮子‧剪辮子”(1986年1月)
o第26期“屁股‧屁股‧翹屁股”(1986年2月)
o第27期“小人‧小人‧打小人”(1986年3月)
o第28期“同性‧同性‧同性戀”(1986年4月)
o第29期“發作‧發作‧大發作”(1986年5月)
o第30期“三毛‧三毛‧雷三毛”(1986年6月)
o第31期“伏虎‧伏虎‧伏虎功”(1986年7月)
o第32期“自由‧自由‧自由神”(1986年8月)
o第33期“台灣‧台灣‧台灣人”(1986年9月)
o第34期“下部‧下部‧相下部”(1986年10月)
o第35期“祝壽‧祝壽‧祝倒壽”(1986年11月)
o第36期“顏色‧顏色‧還顏色”(1986年12月)
o第37期“娘娘‧娘娘‧玩娘娘”(1987年1月)
o第38期“埋單‧埋單‧要埋單”(1987年2月)
o第39期“肚皮‧肚皮‧一肚皮”(1987年3月)
o第40期“羊頭‧羊頭‧掛羊頭”(1987年4月)
以及其他數十冊著作,論及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大部分收錄於《李敖大全集》。

參考出處
http://www.china-pub.com/615734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7.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