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禪者》

《答禪者》是唐朝詩人的作品之一。

作者

齊己

詩詞正文

五老峰前相遇時,兩無言語只揚眉。南宗北祖皆如此,
天上人間更問誰。山衲靜披雲片片,鐵刀涼削鬢絲絲。
閒吟莫學湯從事,拋卻袈裟負本師。

注釋

①五老峰:江西廬山南面蜂名。楊齊賢註:“《潯陽記》:山北有五峰,於廬山為最峻極,其形如河中虞鄉縣前五老之形,故名。”

②揚眉:用藥山惟儼參馬祖之機緣的典故。祖(馬祖)曰:“我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不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師(惟儼)於言下契悟。

③南宗北祖皆如此:用仰山與霍山景通的公案:“師(景通)初參仰山,仰山閉目坐。師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華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

④湯從事:湯休,南朝宋僧,即惠休。本姓湯。善屬文,辭采綺艷。武帝(劉駿)命之還俗,位至揚州從事使。

⑤本師:祖師,佛教中以釋迦如來為根本的教師。後也指剃度、授戒的師父。

作品譯文

五老峰前相遇的時候,兩人無言語只是揚眉。

南宗與北祖都是如此,天上人間更能參問誰。

山峰如披衲白雲片片,鐵刀鋒刃削鬢髮絲絲。

詩歌閒吟莫學湯從事,拋卻袈裟辜負了本師。

作品鑑賞

禪宗亦名為“佛心宗”,以明心見性為宗旨。齊己所處的時代,禪門不僅已分南北,且南宗中又興起了不同家風。然重心悟、離言說是共同趣向。齊己是禪僧,於名山五老峰前又遇上了禪者。禪者有問——那可能以瞬目作問,禪者有答——那可能是以揚眉作答。南宗慧能、北祖神秀既然都是禪宗,其宗旨都不落言語文字,如此,又能問取誰呢。心悟即是佛。看那群山,沉默不語,一片靜然,那便是佛的化身,山腰白雲片片,仿佛為山峰披上了衲衣。作為禪僧,無須有問,無須有答,亦無須有為,只將那鐵刀取來,削去鬢邊煩惱絲,得一個六根清淨。至於吟詩,亦不可太過,若文辭太優美而沉迷於此,恐怕會丟了禪者的根本。這就是一位禪者與另一位禪者的心靈對話。

作者簡介

齊己(約863年一約937年),唐末詩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陽(今湖南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復棲衡岳東林寺。後欲入蜀,經江陵,高從誨留為僧正,居龍興寺,自號“衡岳沙門”。湖湘間其詩名頗著,與鄭谷為詩友。有《白蓮集》10卷,《全唐詩》存其詩1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