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

《窮人》

《窮人》,中篇小說,俄國作家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文:ФёдорМиха́йловичДостое́вский,英文: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1821~1881)第一部作品。

基本信息

簡介

《窮人》《窮人》

《窮人》是作於1845年,到第二年發表的;是第一部,也是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即刻成為大家的作品;格里戈洛維奇涅克拉梭夫為之狂喜,培林斯基曾給他公正的褒辭。自然,這也可以說,是顯示著“謙遜之力”的。然而,世界竟是這么廣大,而又這么狹窄;窮人是這么相愛,而又不得相愛;暮年是這么孤寂,而又不安於孤寂。他晚年的手記說:“富是使個人加強的,是器械底和精神底滿足。因此也將個人從全體分開。”富終於使少女從窮人分離了,可憐的老人便發了不成聲的絕叫。愛是何等地純潔,而又何其有攪擾咒詛之心呵!

內容簡介

作於1845年。採用書信體裁,描寫年老貧窮的小官吏傑渥式庚同情受地主迫害的孤女瓦爾瓦拉,為了幫助她,自己搬到貧民窟,省吃儉用。後來,傑渥式庚越來越貧困,瓦爾瓦拉走投無路,只好嫁給地主為妾.小說真實地反映了窮人的痛苦生活,揭示了窮人的性格以及他們所受的種種委屈。同時,小說繼承並發展了普希金《驛站長》和果戈里《外套》寫“小人物”的傳統,對他們在物質、精神上備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慘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喚醒他們抗議這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學習大全

一、《窮人》教學設計
【基礎知識積累】學會12個生字。正確讀寫“舒適、擱板、勉強、抱怨、傾聽、掀起、魁梧、撕破、倒霉、嚴肅、憂慮、濕淋淋、心驚肉跳、自言自語、自作自受、縫縫補補”等詞語。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
【方法與能力】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通過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情感與思想】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拓展與延伸】續寫《窮人》。
二、《窮人》知識點
1、作家作品:這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個(短篇)小說,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復活》等。
3、重點問題: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問題:這一段採用了什麼寫法?解釋詞語忐忑不安的意思,並分析桑娜當時的心理?
答:(1)本段寫法:(心理描寫),省略號的連續運用,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時斷時續,逼真地寫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兒後,面對自己的五個孩子,她緊張、擔憂,她不知道丈夫會說什麼,a覺得自己這樣做給丈夫增加了負擔,覺得對不起他;她擔心丈夫突然回來,b不知道怎么告訴丈夫自己把孤兒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寧可讓丈夫揍一頓,也要收養孤兒。
4、中心思想:讚揚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6、人物評價:桑娜是一個(勤勞能幹,愛護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婦女。漁夫是一個(樸實善良,毅力頑強,熱愛生活,愛妻子)的丈夫。
7、文章情節: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三、《窮人》複習材料
主要內容是(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
中心思想是讚揚了桑娜和漁夫(淳樸、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品質。
1、作家作品: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主要作品有:《童年》、《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
2、要點提示
(1)“作”是多音字,在“自作自受”中讀“zuò”
(2)課文中省略號的作用:
課文多處運用了省略號,主要作用有:
①表明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②表示省略遞增的次數。如,“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③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如,“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裡做些什麼呢?”
④表示說話結巴,欲言又止。如,“我嘛……縫縫補補……”
(3)本文的環境描寫既有天氣描寫,也有桑娜與西蒙兩家情景描寫,引導學生體會環境描寫對刻畫桑娜與漁夫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這些環境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桑娜與漁夫的美好品質。
(4)理解重點語段
①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
“這是鬧著玩的嗎?”這句話是(反問)句,“這”在課文中指的是(桑娜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家。)省略號的連續運用,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的時斷時續,真實地寫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可以感受到桑娜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的心靈。
②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後腦勺說,“嗯,你看怎么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喔,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皺起眉”“臉變得嚴肅、憂慮”說明漁夫感到問題很難辦。
“搔搔後腦勺”說明他正在認真考慮,形象地說明漁夫覺得問題嚴重。
“嗯,你看怎么辦?”這是漁夫在徵求妻子的意見。
“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這是漁夫做出的初步決定。
“喔,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艱苦的生活)的意思。說明漁夫為了撫養鄰居的孩子,準備過更艱苦的日子,準備付出更多的辛勞。
“快去!別等他們醒來。”漁夫怕孩子醒來受驚,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這段話細緻地描寫了漁夫做出決定前後思考的過程,說明他與妻子桑娜一樣,有著一顆甘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③但桑娜坐著一動不動。
“你怎么啦?不願意嗎?你怎么啦,桑娜?”
“你”指的是(桑娜的丈夫),“他們”指的是(西蒙的孩子)。桑娜此時心情一定是(如釋重負、激動、興奮和快慰)。
(5)為什麼用“窮人”作為課題?
①文章中寫的都是窮人;窮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窮人的心是相通的;窮人的心都是“樂於助人”的。
②當時的社會是那樣黑暗,人民的生活是那樣痛苦,但是漁夫和桑娜卻以他們的善良、以他們的堅強和社會抗爭,和貧苦抗爭,我們相信,迎接他們的將是溫馨幸福的生活。
(6)寫作特點:課文在寫作上特色鮮明,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心理、對話的描寫,刻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環境描寫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勞、善良的品質。
關於桑娜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桑娜的內心世界,刻畫了一個充滿愛心、樂於助人的窮苦勞動婦女的形象。
漁夫與桑娜的對話,個性鮮明,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人物的真情實感。漁夫的話顯示出他爽直、樂於助人的品質。而桑娜則小心應對,說話斷斷續續,表明了她緊張、不安的內心,反映出她熱愛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質。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

長篇小說《窮人》(1844年-1846年) ; 《雙重人格》 (1846年) ; 《女房東》 (1847年) ;《涅朵奇卡·涅茨瓦諾娃》 (1849年) ; 《舅舅的夢》 (1859年) ;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1860年)
《死屋手記》 (1861年-1862年) ; 《地下室手記》 (1864年) ; 《罪與罰》 (1866年)
《賭徒》(1866年) ; 《白痴》 (1868年) ; 《群魔》 (1872年) ; 《作家日記》 (1873年-1881年)
《少年》 (1875年) ; 《卡拉馬佐夫兄弟》 (1880年)
短篇小說《白夜》 (1848年) ; 《溫順的女性》 (1876年) ; 《脆弱的心》 (1848年)
《一個荒唐者的夢》 (1877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