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前沿:外國戲劇卷》

《穿越前沿:外國戲劇卷》

戲劇藝術三十年叢書穿越前沿(外國戲劇理論卷)描述內容涉及戲劇與戲劇性、信息的多媒介多層次傳播角色表演與故事敘述、舞台設計與故事時空、時空的變形與結構等,是二十世紀後期西方戲劇理論的重要斬獲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的創立與成長是與每一位成員的辛勤努力分不開的。這幾部名劇,既有良好的舞台演出效果,又有傳統詩詞的蘊藉和文采之美,受到了歷代讀者的熱烈推崇並將這些特徵在一個總體性的框架內來統合,挖掘它的背後的文化背景和哲學基礎。上述理論框架是根據作者在考察媒體時所提出的傳播學說建立的《闡釋戲劇:戲劇總論卷》收錄闡釋戲劇原理、重評中國話劇史方面的代表性文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當文字性的劇本、完整的情節、邏輯的語言都漸漸隱退,當代的外國戲劇正走向何方?國外的戲劇家和理論家們在作著怎樣的探索?這本文集會給我們一個全面的回答。荒誕不經的情節
穿越前沿:外國戲劇卷穿越前沿:外國戲劇卷
尖銳地嘲諷著這個世界的荒謬,潛意識的爆發展示著社會對人的扭曲與壓抑,空間的再造消弭了觀演之間的距離,儀式性的場景呼喚著千百年的文化記憶,單純的身體表現展示著對工業文明的反抗,幾乎靜止的舞台令人擺脫被牽引的狀態而走入自由想像的空間……這些正是當代外國戲劇界實踐著和思考著的。讓我們一起來理解和品味這些解構中的深刻、遊戲中的嚴肅、實驗中的批判、鏡像中的現實。

作者簡介

孫惠柱,1969年下鄉,1977年考上大學,1981年上海戲劇學院碩士,1990年紐約大學博士。曾在北美四所大學教授世界戲劇及劇作、表演、人類表演學十年,任博士生導師和導演,1999年回國。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副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劇協戲劇院校亞太局主任,《戲劇藝術》主編,紐約《戲劇評論》特約編輯,英國《戲劇及表演研究》顧問編委。劇作有《中國夢》、《掛在牆上的老B》、《明日就要出山》、《神仙與好女人》、越劇《心比天高》、京劇《王者俄狄》等,曾在中、美、日、新加坡、挪威等國演出。近著有《第四堵牆——戲劇的結構與解構》、《誰的蝴蝶夫人:戲劇衝突與文明衝突》等;一百三十餘篇中英文論文發表於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

曹路生,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戲劇藝術》副主編。著有《國外後現代戲劇》,譯作有《環境戲劇》、《戲劇經驗》,劇作有《莊周戲妻》、《誰殺了國王》、《九三年》、《塵埃落定》、《玉卿嫂》、《春琴傳》、《弘一法師》等。  

虞又銘,文學博士,從事外國戲劇與中外比較文學研究。曾發表《T.S.艾略特與九葉詩人對“時間”的不同思考》、《文學告別存在——論德希達對海德格爾的推進》等學術論文。

盤點有關戲劇藝術書籍

戲劇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按照作品容量的大小,可以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按照作品題材不同,可以分為歷史劇、現代劇、兒童劇等;按照作品的樣式分類,又可以分為悲劇、喜劇、正劇三大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