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史話》

《科舉史話》

《科舉史話》本書就中國的科舉制度在歷史上的經過進行了考證論述,本書是研究中國科舉制度的一本很好參考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科舉史話》科舉史話

我們的前人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燦爛文化。春秋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六朝的豐碑巨製、韓柳歐蘇的大塊文章、明清之際的人生畫卷,無不表現了對社會國家的情懷,對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風流人物的搏鬥,相互輝映,激盪交融,造成了光華燦爛的中國,博大久遠的中華世族傳統。這套文庫力求以歷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燦爛的中華文化放到整個人類文明的背景中審視,向您菜示五千年文化的各個方面。

圖書目錄

一、科舉制度的創立
實行科舉前怎樣選拔人才
開科取士的雛形
唐代的常科考試
制科和武舉
二、科舉制度的發展
變化多端的宋代科舉
三級考試制度的確立
鎖院、糊名和謄錄
冷落的制科和武科
元代科舉的中落
三、科舉制度的極盛
明初科舉與薦舉的更迭
學校一——科舉的必由之路
明代的鄉試會試和殿試
明代的武科
四、清代的童試
童試的內容
入學之後
五、清代的最高學府
辟雍的規模和建制
監生與貢生
坐監與撥歷
六、清代的鄉試
鄉試的考場
鄉試的內容
嚴密的科場條規
內外簾官的職責
正榜和副榜
七、清代的會試
會試前的磨勘複試
從公車赴試到杏榜題名
八、清代的殿試
對策
讀卷
金殿傳臚及其他
九、入仕的敲門磚
八股文
試帖詩
十、清代的制科
十一、清代的武科
十二、清代的科場案
十三、科舉制度的消亡
附錄
一、清代鄉、會試試題示例
二清代科舉考試主要文體示例
(一)《四書》文
(二)《五經》文
(三)試帖詩
(四)論
(五)表
(六)詔、誥
(七)判語
(八)策

圖書前言

這套書本來是以“文史知識叢書”的名義出版的。現在改成“文史知識文庫”。“叢書”改成“文庫”,目的是使這套書容量大一些。把這套書編得更充實、更豐富,不僅容納《文史知識》已經刊發過的較好的內容,還要容納《文史知識》未能刊發的好內容。我們的計畫是深入淺出地、重點而又系統地介紹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豐碩成果。

我們的時代日新月異。科學技術革命迅速而又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社會生活。中國人民重振雄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醞釀著新的崛起,新的振興。

在這一巨大變革中,在計算機、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超導體、遺傳工程等紛至沓來的時候,我們仍然會深深感覺到無所不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澱是如此的豐厚.以至於我們伴隨著一項現代化工程的偉大勝利。幾乎都要想起我們的前人,想起為我們編寫了中華民族燦爛篇章的人們。我們的前人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燦爛文化。

精彩書摘

這次制科,從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初八日下詔,到乾隆二年(1737)七月十五日萬松齡等補試人員授職,歷時四年多,內外所舉共二百六十七人。從應舉的人數講,比康熙時還多。但是,康熙時錄取了五十人,約占應試人數的三分之一。這次一共錄取了二十人,和應試的人數相比,不過十分之一。在落第的人中,有淹通經史的桑調元、顧棟高、程廷祚、沈彤、牛運震、沈炳震,擅長文章詩賦的厲鶚、沈德潛、胡天游、劉大槐、袁枚等,沈德潛的落選,是因為“失寫題中字”①,而厲鶚的落選則是因為把論寫在詩的前面了。所以,這次博學鴻詞和康熙時相比就不免遜色。因為舉行的時間是在丙辰年,一稱丙辰詞科。

不景氣的經濟特科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戰敗之後,帝國主義掀起了一個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在變法維新思潮的影響下,大學士翁同穌亦深感“當此時變,不能不破格求才”③。光緒二十三年(1897),貴州學政嚴修奏請仿照從前博學鴻詞科之例開經濟特科,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會同禮部議定章程六條。光緒二十四年(1898)正月初六日,諭令三品以上京堂及督撫學政,如有平素所深知者,出具切實考語,陸續咨送,俟咨送人數匯齊至百人以上,即可奏請定期舉行特科。這年八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一切新政都被廢除,經濟特科也被說成“易滋流弊”而停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