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亡兄端明文》

《祭亡兄端明文》是宋代詩人蘇轍的作品之一。

作者簡介

蘇轍(1039年-1112年)漢族,北宋時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 位成都市西南)人,晚年自號潁濱遺老。蘇軾之弟,人稱“小蘇”。蘇轍是散文家,為文以策論見長,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蘇軾的才華橫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蘇軾所說,達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著有《欒城集》。與其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間曾任翰林學士、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為著名散文家,哲宗元祐年間參加過治河爭論,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對者。

原文

主維建中靖國元年歲次辛巳,九月己未朔初五日癸亥,弟具官轍,謹遣男遠,以家饌酒果之奠,致祭於亡兄端明子瞻之靈。嗚呼!手足之愛,平生一人。幼學無師,受業先君。兄敏我愚,賴以有聞。寒暑相従,逮壯而分。涉世多艱,竟奚所為。如鴻風飛,流落四維。渡嶺涉海,前後七期。瘴氣所烝,颶風所吹。有來中原,人鮮克還。義氣外強,道心內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真人龍翔,雷雨浹天。自儋而廉,自廉而永。道路數千,亦未出嶺。終止毗陵,有田數頃。逝將歸休,築室鑿井。嗚呼!天之難忱,命不可期。秋暑涉江,宿瘴乘之。上燥下寒,氣不能支。啟手無言,時惟我思。念我伯仲,我處其季。零落盡矣,形影無繼。嗟乎不淑,不見而逝!號呼不聞,泣血至地。兄之文章,今世第一。忠言嘉謨,古之遺直。名冠多士,義動蠻貊。流竄雖久,此聲不沒。遺文粲然,四海所傳。《易》、《書》之秘,古所未聞。時無孔子,孰知其賢。以俟聖人,後則當然。喪來自東,病不克迎。卜葬嵩陽,既有治命。三子孝敬,罔留於行。陟岡望之,涕泗雨零。尚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