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

《知青》

大型電視連續劇《知青》將重大歷史背景與生動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巧妙相融,以積極而不失浪漫、清新而富有詩意的手法,第一次全景式地再現了“知青”這個特殊群體充滿理想又堅韌不拔的青蔥歲月,描繪了那個特殊年代千百萬知識青年的生存狀態,表達了對“殘酷青春”的敬意。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劇照劇照

1969年北大荒林區的一個雨夜,小火車又載來了一批來自全國各大城市的知識青年。剛一下車,隊伍里的“停派”和“復派”就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扭打在了一起。白樺林火車站的站長楊秉奎,望著一張張稚嫩而青春洋溢的臉,預感到這批人的到來,將會給北大荒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個夜晚,楊秉奎還在車廂里發現了一路偷著跟過來的民族資本家的女兒--周萍。因為出身,周萍無法成為兵團戰士,楊秉奎感動於她的執著,在第二天七連分配的時候,代她向連長張建業求情,經過一番波折,周萍終於留在了女一班。

七連的知青生活就在北大荒展開了,衝動卻正義的趙天亮、柔弱卻勤奮的周萍、懦弱卻善良的孫敬文、嬌慣卻積極的徐進步、魯莽卻爽直的齊勇、還有熱心積極的孫曼玲、教條主義的吳敏……朝夕相處中,因為性格的迥異和不成熟,這些年輕人在生活習慣上、思想認知上發生了很多摩擦,其中最嚴重的,當屬齊勇和孫敬文之間的矛盾。

在來七連之前,因為一次意外,孫敬文的哥哥孫敬武把齊勇的弟弟齊偉推下了樓,因為這個事故,孫敬文有了個坐牢的哥哥,齊勇失去了親愛的弟弟,而兩家也成了死對頭。於是,在七連最開始的日子裡,孫敬文數次提出要調離七連,齊勇也數次被人發現在“欺負”孫敬文,此事讓連里的幾個幹部都頭疼不已。

知青們在七連遇到的第一個大難關就是麥收。從來不曾乾過農活的孩子們,拿起鐮刀就手忙腳亂,偏偏天公不作美,恰遇上五年難遇的大暴雨,麥收必須爭分奪秒。就在此時,一班班長趙天亮收到他哥哥趙曙光在陝北遭逢礦難的電報。心急如焚的趙天亮,不顧排長張靖嚴的阻攔,當夜便擅離連隊,趕往趙曙光所在的陝北“坡底村”。

“礦難事件”純屬虛驚一場,趙天亮放下心來,卻發現坡底村的生活艱難異常,這裡又窮又小而且嚴重缺水。此時的趙曙光,已經下定決心紮根陝北農村,誓把貧窮連根拔起,為了籌錢給坡底村打一口機井,他暗中奔走,在支書的協助下組織村民編織草蓆拿去縣城賣,從縣農業物資站買回破舊的拖拉機修理一新……對於這一切,趙天亮並不知情,但是在趙曙光讓他帶給七連張敢峰的信里,讀到了哥哥對這個時代的解讀。趙天亮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第一次嘗試,從一個他不曾到達的高度,來審視此時的中國,來重新理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的意義。

趙天亮的這次擅自離隊,受到了連里的處分,他的班長一職被撤消,更連累張靖嚴也當不成排長。趙天亮痛定思痛,深刻意識到了集體行動的重要性。

男女知青接觸機會並不多,但每一次短暫的相處,周萍都會給予趙天亮關愛和鼓勵,愛情的種子在雙方心中悄悄生根。三個月過去了,周萍的勤懇和善良,讓她收穫了七連從上到下的喜愛。但她的去留卻變成了七連的難題,按規定,周萍應該去附近的山東屯報到。已經對七連產生感情且一心想加入兵團為家裡爭光的她,雖然萬分不捨,但最後還是不得不含淚離開。

心直口快的山東屯的女支書梁喜喜,不僅對周萍照顧有加,還打算培養她成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但有幾個女知青受極左思想的影響,還是給了周萍諸多刁難,而在她離開七連的當天,因為吳敏的疏忽,令女知青宿舍毀於一場大火,周萍更是被當成縱火的罪魁禍首,含冤莫白。層層壓力之下,周萍咬牙頂著,在最艱難的時候,趙天亮總是大老遠跑來看她,給她鼓勵。

由於缺少蔬菜,團里很多知青患了“雀盲眼”,七連也不例外。趙天亮、孫敬文、齊勇在野外往電線桿上安裝瓷葫蘆,暴風雪襲來,孫敬文和齊勇先後患上雀盲眼,情況危急,趙天亮隻身一人冒著風雪去尋求幫助。幸好周萍發現了趙天亮求救的火把,帶人將他們救回山東屯,女知青們用一盆盆雪將趙天亮三人“搓”活過來。患難見真情,齊勇和孫敬文經過這次死裡逃生,從死對頭變成了兄弟;而趙天亮也終於在他們的幫助下,勇敢地向周萍表白了。

知青們的探親假被批了下來,齊勇去孫敬文家做客,不僅不敢報上真名,更加不敢公開自己和孫敬文姐姐孫曼玲的戀情,二人都希望未來有一天齊、孫兩家能夠冰釋前嫌。趙天亮帶著周萍回家見父母,趙父趙母都非常喜歡周萍,但周萍的出身卻令他們非常擔憂,趙天亮為此和曾是抗美援朝英雄的趙父吵了起來,黯然神傷的周萍留下一封信,悄悄離開了趙家。

劇照劇照

趙曙光與趙父老首長的女兒馮曉蘭的愛情同樣令趙父惱火,他一心要做《趙氏孤兒》中的程嬰,將馮曉蘭接到自己家中是出於正義,命長子與馮曉蘭共同去插隊也是出於正義,可如果老首長的女兒在落難中成了自己兒媳,他覺得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在趙父的堅持下,趙天亮陪他來到了坡底村。

雖然趙父的眼睛已經看不見了,但在這裡,他還是感受到了坡底村村民對趙曙光的擁護和喜愛。此時的趙曙光,已經接替去世的老支書,成為坡底村的新支書,他對集體的新見解和認知,對思想保守的趙父來說也是一次極大的衝擊。在陝北的短短數天裡,嘴硬心軟的趙父慢慢認同了趙曙光的做事手法,也接受了趙曙光和馮曉蘭已經結婚的事實。在趙曙光孜孜不倦地努力中,刻板的趙父突然發現,趙曙光所代表的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改造著中國,推動著中國在一步步地往前進,而這種力量,是他們這老一輩的人如今已經無法達成的。

時光荏苒,七連的知青們繼續在北大荒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逐漸變得成熟,曾經衝動的趙天亮,開始明白個人英雄主義並不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曾經大男子主義的齊勇,在孫曼玲的提示下開始學會如何尊重他人;曾經軟弱而自卑的周萍,開始變得開朗而自信;曾經迷茫得不知所措的沈力,也開始用一切空閒時間來提高畫畫的功力……和每天為了雞毛蒜皮的事而爭吵不已的最初相比,現在的七連,已經變成了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這些年裡,七連的知青們做過很多事,到黑龍江邊去巡邏,到新疆引進一批細毛羊……在惡劣的環境下,在一次又一次的突髮狀況里,他們的身心得到了磨礪,他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

趙天亮再一次見到趙曙光,是因為“反擊右傾翻案風”,趙曙光被撤職了,正在接受批判。然而趙曙光並未因此而沮喪,讓趙天亮不要為他擔心,他們都相信,一切妨礙社會進步的事情都會結束,也都會過去的。

“文革”結束,一對對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黑風口森林大火,眾知青投入到搶救行動中,在返城之前,為自己的知青生涯盡上最後一份綿薄之力。

歲月如歌,時代推進,“上山下鄉”已經成為歷史,當年的“知青”也早已不再年輕。這個承上啟下的龐大群體,不僅在“改革開放”的年代發揮過無可爭議的促進作用,亦必在今後繼續發揮保障社會穩定和諧的作用。他們對親情的守護、對友誼的珍惜、對愛情的忠誠、對艱苦的無畏、對逆境的堅忍、對未來所持的樂觀主義精神……將被鐫刻成社會主義建設者的一座豐碑。

幕後創作

梁曉聲:《知青》是人性人格的成長成熟

作為電視劇《知青》的編劇,著名作家梁曉聲對本劇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談及本劇的前期創作,他表示曾經兩度受邀、半推半就,最終同意為《知青》執筆。最開始的劇本全景呈現了當年知青下鄉的全貌,不過由於受到劇集篇幅的限制,很多戲份都被刪減了。然而即便如此,《知青》通過大量生動細緻的故事情節,回顧了知青們那段獨特地心路歷程。“《知青》是一次人性的成長和成熟,亦是一次人格的成長和成熟”,梁曉聲如是說。談到自己的下一步作品時,梁曉聲稱如果依然是知青題材會將關注的焦點放於知青母親身上,更現場邀請主持人敬一丹出任女主角。

張新建:《知青》的一切都吸引著我

對於《知青》的拍攝,導演張新建總是報以一種平和的態度。“《知青》的一切都吸引著我”,對於張導演來說,關於知青的一切都讓他著迷,然而他並未因此心潮澎湃,反而用一種平和的心態細緻的創作,深度挖掘時代背後的故事。談及《知青》的創作,張新建表示自劇本籌備到最終剪輯完成共耗時四年,單影片的製作剪輯就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劇中有超過6000分鐘的特技鏡頭,《知青》的拍攝過程十分艱苦,《知青》的成功是所有劇組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張新建如是說。

演員:拍攝《知青》 痛並快樂著

作為反映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作品,《知青》中大量啟用了許多年輕演員,可以說劇集拍攝的全過程亦是這些演員成長曆練的一個過程。憶及劇集拍攝中的困難,演員們表示在東北“大煙炮”中的拍攝經歷最為難忘:“氣溫低到將溫度計都凍炸了,搖臂被大風吹斷,上廁所都需要抓緊時間,很多演員的手都凍上了”。對於這些80後、90後的“知青”,編劇梁曉聲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我很好奇,們完全沒有那個時代的經歷,卻能將劇本中人物的性格表現出來,對於他們我給滿分!”

首演知青,“我曾被他們深深感動”

此次,王凱在劇中扮演魯莽卻有些爽直的知識青年齊勇。王凱坦言:”為了能夠真實的演繹出特殊背景下知青的狀態和情感,我曾經特別認真的去看了很多部關於知青的紀錄片。紀錄片中知青們的純粹和大無畏令我動容,他們是時代的奉獻者,那份勇氣就更顯的彌足珍貴,我也常因此看到淚流滿面。所以我再揣摩“齊勇”這個角色的時候,角色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人物演繹起來也更加的鮮活,仿佛我也曾經歷過那個年代。

拍攝規模罕見 一路苦樂相隨

電視劇《知青》前期拍攝達七個月,劇組輾轉八省市,分別在黑龍江遼寧山東內蒙古北京陝西浙江上海等地取景,行程近一萬七千多公里,如此規模的拍攝在中國電視劇拍攝史上是極為罕見的。踏遍千山萬水,劇組主創們經歷著四季風霜雨雪的洗禮。

《知青》拍攝時恰逢黑河的天氣比往年更冷,而且黑河的冬季下午三四點天就漸漸黑去。為了趕進度,劇組成員每天天不亮就出發,中午為了節省時間甚至都只以麵包、火腿充飢。由於劇情設定,主創們需在零下四十度的天氣里完成諸多重場戲的拍攝。風雪交加的戶外連溫度計都已經爆掉,幾位男演員被凍得不自覺地流下眼淚。主演唐曾更是發著高燒帶病上陣,不過在微博里他卻依然樂觀地說:“讓暴風雪來得更猛烈些吧”。苦中作樂,堅定樂觀,正是這種精神讓《知青》團隊的凝聚力日漸強大,雖然拍攝面臨諸多困難,但大家依然積極面對,劇組成員之間的感情也愈發深厚。 不

懼風險 只為呈現最震撼場景

《知青》劇中涵蓋了多種災難性場景,如暴風雪、山火、土石流等。拍攝這樣的場面也絕非易事。就拿土石流這場戲來說,拍攝當天正好下起了大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坡,地質構造特殊,突如其來的大雨很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為了達到完美地拍攝效果,演員和主創們在雨里冒險完成了劇中的戲份。成片中,這一部分的畫面真實感極強,加上特效的處理後,場面更加震撼、令人生畏。可是誰又能想到這些帶給人巨大視覺衝擊力的畫面背後劇組各位主創所付出的艱辛。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知青》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狀態下完成拍攝的。談到這些,總導演張新建說:“沒有點吃苦精神是不行的。我們用知青的事跡激勵大家,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隊伍都挺堅強。”

飾演人物介紹

程皓楓領銜演繹崢嶸歲月

程皓楓飾趙曙光程皓楓飾趙曙光

程皓楓自03年投身影視圈以來,他在多部影視劇中的精彩表現備受肯定,更是深得張紀中、蕭鋒、張黎、蔣家駿等知名導演的青睞,憑藉出色的演技,程皓楓又被《闖關東》的導演張新建選中擔任鴻篇巨製《知青》的主演,出演趙曙光一角。程皓楓拿到該劇本後便被趙曙光身上的精神所鼓舞,被那個年代人們的艱辛困苦深深震撼,也被小山村人們親情純樸深厚所打動,毅然接下這部將拍攝七個月,輾轉各地拍攝的艱苦大戲,在忠於自己內心的同時,也像經歷過知青年代的父輩們表示深深的崇高敬意。

“文藝鄉村小知青”蘇茂洋

蘇茂洋扮演的孫敬蘇茂洋扮演的孫敬

這次參演《知青》,蘇茂洋扮演的孫敬文一角性格乖張任性,單純善良。為了讓這個人物既有當時的生活和革命氣息,也更容易被如今的年輕人接受,蘇茂洋在表演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完全融入了一個“文藝范”與“鄉村風”混搭的知識青年中去,或許甚至會成為當前懷舊時尚的先行者。

首演“大男人”,“我希望大家記住齊勇”

王凱飾齊勇王凱飾齊勇

因之前在《醜女無敵》中因成功塑造”娘娘腔“陳家明而為觀眾所熟知的王凱,曾因對”陳家明“從外貌、氣質到說話方式等方面精準到位的把握而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而《知青》也是王凱繼《醜女無敵》之後接的第一個角色。此次王凱扮演的”齊勇“是一個有些大男子主義的”純爺們“。不僅外表硬朗,性格也是稜角分明,個性十足。”齊勇是個很鮮活的人物,他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些“軸”,卻總是理性思考、考慮周全,常常給自己的連隊出謀劃策;他對一切功名都不感興趣,是個愛馬之人,只想開心的與馬生活,;平日頗有主見的他,面對愛情卻被動害羞,慢慢在愛的感化下,學會了珍惜與尊重。“能夠演繹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王凱笑言:”齊勇“演起來特帶勁兒,當然,我對這個角色的期望值也是蠻大的。《醜女無敵》之後的”陳佳明“效應,總是讓我有些苦惱。其實我本人也是挺爺們兒的,我希望大家可以記住齊勇。”

知青 李倩 特殊年代 血色青春

劇照劇照

電視劇《知青》是首部全面反映“知青”這一獨特歷史群體、還原年代生活的電視劇作品。李倩飾演的北京知青“李君婷”是個思想簡單、活潑直率的女孩,這一次,李倩用本色出演把“李君婷”這個人物演繹的精彩到位,日益純熟的演技展現無遺。為了更深層次的挖掘角色,李倩在進組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課,了解那個年代當地的風土人情,她還去請教了身邊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長輩,聽他們講述自己的青春故事和價值觀。拍攝期間環境非常艱苦,片場李倩經歷了很多體力的考驗,大冷天拍攝雨戲,背稻草的戲,每一次她都努力完成。李倩坦言:“拍攝這部戲自己學到了很多,更謝謝工作人員給予的幫助。”

蘇茂洋劇中成長

蘇茂洋蘇茂洋

曾參演《地道英雄》、《天地民心》等劇的80後演員蘇茂洋在該劇中出演“小地包”孫敬文一角,他表示:“《知青》這部戲也許就像當年知青們的生活一樣苦,但是這裡的風景,卻給了我們無盡的安慰。”特別是蘇茂洋全程參與的東北部分,以黑龍江黑河農場為拍攝基地,全景展現了知青們在農村所有的生活。而這正是知青史上最著名的“北大荒”,而完全還原的累到跪著割豆子,咬口乾糧見冰碴的北大荒,給了蘇茂洋不管是戲路還是人生上的成長。

《知青》可謂是蘇茂洋從藝以來拍攝時間歷時最長的作品之一,而拍攝條件的艱苦和角色的難度之大,也是他從未遭遇過的。他飾演的“小地包”孫敬文一角,從一個剛下鄉時膽小怕事,好高騖遠的都市小刺兒頭,慢慢在地里田間,世事人情中磨練成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有愛心的正直青年。割稻草,鋤地,挑水,這些蘇茂洋從未做過的體力活,也讓他在拍攝中慢慢有了心境的變化。拍攝七個月以來,和同組演員融洽地合作,生活在詩畫一般的北大荒,蘇茂洋有時甚至忘了自己原本生活的地方。他坦言這個地方給了他生命最原始的觸動,他開始明白曾經有過下鄉經歷的父輩們的感悟之言。“北大荒的神奇,在於它能夠深刻地詮釋天地人的融合,能讓你有種生命重生的感覺。”

新人挑大樑 老戲骨甘做綠葉

李強飾演軍人李東陽李強飾演軍人李東陽
楊立新、王姬飾演主人公父母楊立新、王姬飾演主人公父母

楊立新王奎榮王姬劉威岳紅王雙寶李強……這些名字早已為觀眾所熟知,他們是大家喜歡了多年的演員,也是實力派的代名詞。而在《知青》這部電視劇里,這些老牌明星們卻心甘情願的當起了“綠葉”,為眾年輕演員保駕護航。在戲中,楊立新飾演一位雙目失明的戰鬥英雄,王姬飾演的是一位寬容善良的醫生,這兩人是對軍旅伉儷,也是劇中主人公趙曙光、趙天亮兩兄弟的父母。王奎榮和王雙寶這老哥倆一個扮演坡底村德高望重的老農,另一個扮演憨厚正直的村支書,他們都是坡底村知青們所敬愛的人。劉威塑造的是在北大荒紮根的知青們信賴的老站長楊秉奎。岳紅則將山東屯書記梁喜喜潑辣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在戲裡,劉威和岳紅這倆人還有段有趣的愛情故事,而撮合者正是李強扮演的軍人呂東陽。呂東陽是楊秉奎的老戰友,和梁喜喜還是親戚。李強所扮演的這個角色一副熱心腸,在他的介紹下,兩位一心撲在工作上而耽誤自己終身大事的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侶。

岳紅飾演山東屯書記梁喜喜,劉威飾演老站長楊秉奎岳紅飾演山東屯書記梁喜喜,劉威飾演老站長楊秉奎

從《知青》的整體劇情來看,老戲骨們出演的戲份相比年輕人而言並不算多,畢竟《知青》講述的是一代青年的青春往事。不過這些人物的出現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劇情也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他們或為知青解決了燃眉之急,或幫助知青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或充當了知青們的主心骨、心靈上的導師等等。紅花還需綠葉配,由此可見,戲份的多少並無法減弱角色所承載的重量。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戲份不多,但這群老戲骨們依然仔細揣摩角色賣力演繹,絲毫不懈怠。在片場,他們也毫無大牌架子,面對年輕演員在表演上的疑問,他們也絕不吝教,常常與年輕人探討劇本,拍攝氣氛十分融洽。

唐曾演繹熱血青年

唐曾唐曾

唐曾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有著紮實的表演功底。帥氣的外形和正派的氣質可塑性很高,指導《知青》的著名導演張新建,也是看中了唐曾的表演實力和極高的可塑性,才讓其擔綱男主角這一重要的角色。

由於是80後的演員,自己的生活時代和知青上山下鄉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有很大的差距,為了能更好的貼近角色,唐曾在拍攝之初不僅仔細的閱讀劇本,翻查當年的歷史資料,更是積極和自己的父輩溝通,因為在父輩中就有許多叔叔阿姨是當年的知青,雖然現在他們已風華不在,但回憶起當年“插隊”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生活,卻也是津津樂道。在這些老知青的敘述中,唐曾漸漸找到了當年那些剛毅、果敢的熱血青年的形象,並將他們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唐曾作為一名新人希望能通過《知青》這部戲,呈獻給觀眾那段特殊歷史時期中那群知識青年之間真誠美好的友情、愛情和與父母、鄉親的深情,同時期待該劇能掀起收視熱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