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記》[小說]

《白鯨記》[小說]

《白鯨記》(Moby Dick),一譯作《無比敵》,是赫爾曼·梅爾維爾發表於1851年的小說。全書以捕鯨業為題材,主要講述了捕鯨船船長阿哈(Ahab)與全體船員追捕南太平洋一條白鯨莫比敵的歷險故事。《白鯨記》被譽為“捕鯨的百科全書”。

簡介

《白鯨記》封面《白鯨記》封面

《白鯨記》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作者為赫爾曼·梅爾維爾。全書有442頁,共分成84章,因為篇幅過度冗長,曾一度認為不適合青少年讀者閱讀,在英國多次被退稿,1851年出版,讀者反應十分冷淡,第一年只賣出5本,作者梅爾維爾則一生默默無聞;一直到《白鯨記》出版了七十年(1920年)後,梅爾維爾在美國文學的地位才獲得重新評價,福克納說過:“看完《白鯨記》,第一個想法是希望這本書是我寫的。”

全書的焦點集中於南太平洋一條名叫莫比敵的白鯨,以及捕鯨船皮廓德(Pequod)號的船長阿哈(Ahab)如何對它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阿哈在一次航行中被莫比敵咬掉一條腿,立志報仇,指揮皮廓德號環航全球追蹤,終於發現了它。經過三天放下小艇緊追。雖然刺中了這條白鯨,但它十分頑強狡猾,咬碎了小艇,也撞沉了大船。它拖著捕鯨船游開時,繩子套住阿哈,把他絞死了。全船人盡皆滅頂。只有一個水手借著由棺材改制的救生浮子而逃得性命。整個故事以這個水手伊希梅爾(Ishmael)自述的方式展開。

故事概要

《白鯨記》故事結構簡單,是一部以海上捕鯨業為題材的小說,一位名叫亞哈(Ahab)的“裴龐德號(或譯為裴廓德號或披谷德號)”(Pequod)捕鯨船船長帶領全體船員,追捕一條叫做“莫比·迪克”(MobyDick)的大白鯨的歷險過程。

亞哈是一名意志堅定的船長,聰明、自大,他在海上四十年,有十分豐富的航海和捕鯨經驗,對各個大洋的海況和鯨魚的分布都非常熟悉。在一次捕鯨過程中,亞哈被一隻名叫莫比·迪克的抹香鯨咬斷了一條腿,從此決心一定要捕殺莫比·迪克。他說:“不要對我不尊敬,就算是太陽得罪我,我也會出手痛擊。”

“裴龐德號”出航時聘僱了來自紐約的以實瑪利(Ishmael)和科科伏柯島(南太平洋島上食人族)的王子魁魁格(Queequeg),以實瑪利厭煩了陸上枯燥乏味的生活,於是決定到海上冒險,在旅店中,認識了標槍手魁魁格,兩人一見如故,成為很好的朋友。對宗教、種族,以實瑪利有自己的認識,他說:“寧願與一個清醒的食人族土著同床,也不要與一個酗酒的基督徒交往。”,一起登上捕鯨船,整個故事幾乎是用以實瑪利為第一人稱來描述,本書第一章第一句是:“叫我以實瑪利(CallmeIshmael)。”,成為文學史上最為著名的開場白之一。

亞哈伯與莫比·狄克的決鬥裴龐德號從美國東岸楠塔基特(或譯“南塔開特”)(Nantucket)出發,從南大西洋經非洲南端,進入印度洋、太平洋,途中捕殺了幾頭鯨魚,該船先後與“信天翁號”、“處女號”、“玫瑰蕊號”、“拉吉號”等好幾艘船相遇,拉吉號的船長布默勸說亞哈不要對莫比·迪克進行報復,拉吉號船剛剛和莫比·迪克交過手,被莫比·迪克撞沉了捕鯨小艇,船長加迪納的兒子不知去向。儘管“裴龐德號”在海上大有收穫,但亞哈船長滿腦子裡都是報仇,船長因被大白鯨咬斷左腿,一意要追殺大白鯨,他向水手們承諾,誰最先發現那隻白鯨,就獎勵一枚金幣。他們和白鯨三度遭遇,一次船上的儲存鯨油的桶破裂,魁魁格拚命補救,結果得了重病,木匠做了一個黑色棺材,魁魁格卻奇蹟似的生還。經過三場血戰,最後船長奮身刺殺白鯨,被魚叉上的繩子纏住,不幸落海身亡,捕鯨船被撞翻,而“莫比·狄克”也不知去向;只有船員以實瑪利生還,他在海里爬上了魁魁格生前的預備棺材,被“拉吉號”救起。他後來以回憶方式敘述這段驚心動魄的歷險。

這部小說充滿隱喻象徵與探求未知的勇氣,曾被好萊塢電影不斷地改編拍攝。故事中有二分之一的篇幅是描寫捕鯨業的習俗,與鯨魚有關的文學、藝術,鯨魚的生理構造,例如鯨魚最大的弱點是無法止血,鯨魚的噴水有灼熱之虞等,以及水手如何屠宰鯨類獲取鯨油龍涎香藍鯨在《白鯨記》中被稱為硫磺底(Sulphur-bottom),因為硅藻附著在藍鯨的皮膚上,使得它們的下側呈現橘棕色或淡黃色。《白鯨記》可以算是一部捕鯨的百科全書。

影響

日本漫畫ONEPIECE中白鬍子海賊團所搭的船的船名為白鯨號(莫比迪克號)。

世界著名咖啡製造商星巴克(Starbucks)的名字就出自《白鯨記》中大副斯達巴克(Starbucks)的名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