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心理學體系》

《當代心理學體系》

《當代心理學體系》是由N.W.Smith編著,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5年10月出版的心理學書籍,系統全面的展示了不斷發展、動態的心理學體系,其中也蘊含了教授的真知灼見。

基本信息

簡介

英文名:CurrentSystemsinPsychology:History,Theroy.Research,andApplications

郭本禹郭本禹

作者:N.W.Smith著郭本禹等譯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0
叢書:當代心理學經典教材譯叢
開本:16
頁數:377

圖書簡介

全書分為十四章,全面展示多種心理學體系:機體中心論體系、環境中心論體系、社會中心論體系、非中心論或情境的互動作用論體系。
談到此書的孕育,本書作者紐約州立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N.W.Smith在前言中萬分感慨,“許多名為諸如‘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的教科書,對1950年後的體系涉及有限……這些教科書涉及了精神分析中的經典人物,但從來沒有涉及到當代的人物,其涉及的範圍僅限於20世紀中期以前的內容……但我們卻找不到一本廣泛涉獵許多當代心理學體系的教科書。”

目錄

“譯叢”總序
譯者序
前言

第一編體系的導論

第一章導論
什麼是體系
十種體系加六種體系
本書的組織框架
第一章至第二章:開頭部分
第三章至第十三章:體系的四種範疇
第十四章:回顧
章節的組織框架
假設系統
參考文獻
第二章歷史背景與科學的邏輯
歷史背景
從狩獵者一採集者到古希臘人到自然
主義心理學
心身二元論是在何時何地起源的
狩獵者一採集者與牧人
早期非西方的文明
說印歐語的人O
古希臘心理學:沒有泛靈論的自然主義
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希臘人
蘇格拉底(469—399)
柏拉圖(427—347)
亞里士多德(384—322)
結論
希臘化時期的希臘人與心物二元論
處世哲學
希臘化時期的科學
希臘一羅馬的衝突
希臘化時期的言辭糾纏以及心物二元論的開端
希臘一羅馬宗派
希臘一羅馬的唯靈論:超自然的心靈
基督教對希臘化時期的唯靈論的繼承
結論
與印度思想的比較
羅馬帝國的衰落與科學的重生
羅馬的科學、技術和百科全書
普羅提諾(204—270)
奧古斯丁(354—430)
黑暗時期與安定恢復時期
英語中的心靈與靈魂的辭彙的演變
阿拉伯的傳播
科學的重建
調和靈魂或心靈與自然的努力
心靈的生物學化
實驗心理學與經典學派:與二元論的鬥爭
心理物理學
意志主義:第一個經典體系
記憶
符茨堡學派
構造主義
機能主義
行為主義
超越行為主義
格式塔心理學
總結與結論
科學的邏輯
結構與事件
區別
時間一空間坐標系中的結構
結構的種類
結構的標準
心理的結構
表達的方式
心身二元論
副現象論
機械的類比:瓦特的蒸汽引擎調速器
振動的類比:木門
意向性
以事件取代心理結構:情境互動作用論
還原論
社會還原論與環境還原論
結論
私人性與主觀性
可知性
幾個類比
參考文獻

第二編機體中心論體系

第三章認知心理學:心理主義、計算機類比和雙重世界
引言
早期發展和某些主題
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
一些主要的早期貢獻者
概念、問題和研究
關於表征的三種理論取向
計算和心理表征
聯結主義網路
動力表征
記憶
儲存和加工方法
另一種取向
語義網路
產生式系統
心理語言學
人工智慧
認知神經科學
最近的發展趨勢
隱性假設
心理治療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行為分析
人本主義心理學
互動行為心理學
操作主觀性
現象學一存在主義心理學
精神分析
評論
背景與非自然的實驗任務
發展因素與社會因素
計算機式的大腦
作為引發器的認知
啟發法
表征主義
心理與行為
不統一
操作定義與假設一演繹方法
科學的推論
理論與方法
批評與反批評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章人本主義心理學:意義、內部現實和自我因果關係
引言
發展和主題
早期歷史和原理
超個人心理學、反主流文化和“新時代”
未來
半顯性假設
研究
控制的研究
質的研究
未公開的觀點
套用
教育
工業和組織
心理治療
實現潛能的各種療法
來訪者中心療法
啟發療法
策略療法
體驗療法
內部力量
成長的各種療法
是合法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療法嗎
理性一情緒療法
格式塔療法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行為分析
認知心理學
現象學一存在主義心理學
操作主觀性或Q方法論
精神分析
評論
社會與環境條件
溝通隱私
教育
自我實現理論
心身二元論
因果關係的位置問題
無條件強化與條件強化
消極行為和其他批評
優點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精神分析:遠離弗洛伊德的主要觀點
引言
理論發展
建立傳統和背離正統的第一代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卡爾·榮格
背離正統的第二代
凱琳·霍妮
埃里克·弗洛姆
哈里·s·沙利文
埃里克·埃里克森
海因茲-哈特曼
進一步的背離:對象關係理論
梅蘭妮·克萊因
梅蘭妮·克萊因——安娜·弗洛伊德之爭
維爾弗萊德·拜恩
唐納德·溫尼科特
海因茲-科赫特:自身理論
激進的修正:取代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和元心理學
羅伊·謝弗:動作語言
唐納德·斯彭斯
墨頓-吉爾
約瑟夫·魏斯與哈羅德·桑普森:潛意識的計畫
處於危機之中的理論l
半顯性假設
研究
個案研究
定性
定量
Q方法
實驗
套用
心理治療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行為分析
辯證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
互動行為心理學
操作主觀性
社會建構主義
評論
來自外部與內部的評論
來自外部對弗洛伊德的評論
理論
治療
謝弗的動作精神分析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編環境中心論體系

第六章行為分析:從操作條件作用到行
為治療和規則控制的行為
引言
基本原理
早期發展和一些主題
言語行為
概念性主題l
控制的問題
心理與大腦
理論與元理論
假設演繹與經驗歸納
機械論與情境論
隱性假設
套用
行為療法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認知心理學
生態行為心理學
互動行為心理學
現象學心理學
評論
套用
坎特的邀請演說
評論文集
強化效果
誤解
行為分析學家對主流心理學的批評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七章生態行為科學或生態心理學
物理環境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可預測
模式
引言
行為背景的基本原理
固定模式
同型體
環境
行為背景的界定
控制流程或機制
目標流程
程式流程
反偏差流程
否決流程
在實現目標過程中流程的相互作用
自我調節
其他因素
早期發展
序幕
個體行為流
行為情節和內容
意義
一些主題
混亂與規則的世界
單元的不可通約性
轉換者和操作者
行為的分布和分類
問題和理論與事件和非理論
生態行為科學的主題
半顯性假設
研究
“人員配備”理論:人員過剩與人員不足
行為背景
學校中的隱型背景
顯型背景
行為情節
行為製圖
量表編制
行為焦點
進一步研究與套用
流線型與自我報告
干預
套用
和一些其他取向的關係
行為分析
互動行為心理學
操作主觀性
評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編社會中心論體系

第八章後現代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科學和神話一樣有效,真理是完全相對的
引言
發展及主題
後現代主義
社會建構主義
基本假設
真理斷言
語言
主流心理學的結構
主流心理學的錯誤
其他形式的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和構建主義
女性主義和建構主義
進展O
半顯性假設
研究
心理治療
原理
誰來負責
誰了解
某些方法
家庭治療
建構主義治療
解釋學治療
後現代治療和學院心理學
套用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認知心理學
互動行為心理學
操作主觀性
現象學心理學
精神分析
評論
從運用邏輯到懷疑邏輯
從運用經驗論到懷疑經驗論
哪種事件值得考慮
參照點
相對論的問題
相對論與社會問題
相對論與在文化之間的共性
相對論與實在論
還原論與雙重世界
後現代主義與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
對教育的影響
建構主義的修正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編非中心論或情境的互動作用論體系

第九章辯證心理學:衝突和矛盾作為變
化的基礎
引言
早期發展和一些主題
中國的辯證法
辯證唯心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
俄國的非辯證法
中國的辯證心理學
美國的辯證心理學
半顯性假設
研究
心理治療
原理
萊恩漢的方法
矛盾法
講故事法
扮演吹毛求疵的角色
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
奧馬的方法
兩個治療師
交替對立
對立扭曲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行為分析
認知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
互動行為心理學
操作主觀性
現象學一存在主義心理學
精神分析
評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章互動行為心理學:以可觀察的互動作用的事件場取代心靈和大腦的假設
引言
基本原理和主題
互動行為場
刺激功能
反應功能
背景因素
接觸媒介
互動作用史與人格
場或行為片段
互動作用階段
注意與知覺
意志互動作用
意識互動作用,或有意互動作用和無意互動作用
該體系的一些意義
非還原論
生物學及其在心理學領域的超越
心身二元論
因果關係
該體系如何解釋心理學現象的幾個例子
行為主義的形式
顯性假設系統
研究
相互依存性的多種測量
情境因素
小孩
老鼠和學生
小學生
行為分析和背景事件
互動作用史
外顯的和內隱的互動作用
問題解決中的刺激功能
語言的互動作用
套用
商業管理,空間計畫
教育
在心理治療中的套用
臨床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的要求
坎特的變態心理學體系
個案研究的互動行為描述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行為分析
認知心理學
辯證心理學
操作主觀性
現象學心理學
社會建構主義
評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操作主觀性:主觀性之客觀性
引言
基本原理與主題
該體系的發展
科學取向
Q方法
問卷、評定量表與Q方法論
R與Q
比較
加利福尼亞方法
可溝通性
溝通與信息
共知與意識
作為自我參照的共知與信息交換
單一個案與概括問題
隱性假設
研究
套用
臨床心理學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認知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
互動行為心理學
現象學心理學
後現代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
評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現象學心理學:意義、意識以及與世界的關係
引言
早期發展及一些主題
法蘭西學派
梅洛一龐蒂
薩特
美國的現象學心理學
隱性假設ll
研究
心理治療
與其他一些取向的關係
行為分析
認知心理學
辯證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
互動行為心理學
操作主觀性
後現代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
評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編其他體系簡介

第十三章從社區到可能性
社區心理學
直接實在論
生態知覺生態實在論生態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
進化心理學l
可能的漸成論心理學
參考文獻

第七編回顧

第十四章回顧與分類
因果關係及體系
每種因果關係範疇的特徵
機體中心論
理論
研究
套用
環境中心論
理論
研究
套用
社會中心論
理論
研究
套用
非中心論
理論
研究
套用
概要
科學結構的準則
方法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八編 假設系統總匯

附錄每種體系的假設

分類與標籤

心理學分支>心理學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