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發展理論》

《生涯發展理論》

《生涯發展理論》是由塞繆爾·H.奧西普、路易絲·F.菲茨傑拉德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於2010年1月出版的心理學書籍,強調生涯諮詢的操作,闡釋各種生涯發展理論在其中的運用。

基本信息

簡介

作 者:(美國)塞繆爾·H.奧西普(美國)路易絲·F.菲茨傑拉德譯者:顧雪英姜飛月等叢書主編:郭本禹

內容截圖內容截圖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1
叢 書:心理學專業經典教材譯叢
定 價:36.00元

編輯推薦

《生涯發展理論(第四版)》從美國培生教育公司引進,由美國塞繆爾·奧西普和路易絲·合著而成。奧西普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他長期從事職業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是該領域傑出的教師、研究者、著書人和領軍人物。譯者是南京師範大學職業心理學教授顧雪英和東南大學職業心理學研究者姜飛月。該選題被列入我社“心理學專業經典教材譯叢”。全書由總序、譯者序、導言、十四章、參考文獻、人名索引和主題索引構成。《生涯發展理論(第四版)》是職業生涯發展方面的經典之作,書中系統詳細地介紹和評述了職業心理學和生涯心理學的歷史、生涯發展的主要理論及其相關研究和套用,並展望了生涯發展理論的未來發展方向,為生涯諮詢、生涯發展心理學和職業心理學的學生和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內容信息。全書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通俗。

查看目錄

導言
科學與諮詢1
科學的目標1
理論的界定2
心理學與理論3
運用理論解決人類問題3
理論在職業心理學中的作用4
模糊的理論與清晰的理論4
理論未能成功套用於實踐所導致的結果5
理論對諮詢的影響6
生涯發展理論7
特質因素理論7
社會與生涯選擇7
發展理論或自我概念理論7
職業選擇與人格8
行為取向8
後續討論8
本章小結9
第一章職業心理學與生涯心理學的歷史
歷史基礎10
差異心理學的套用和測評運動的影響10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2
羅伊的生涯選擇人格理論12
生涯選擇的精神分析取向15
精神分析理論與生涯選擇15
博爾丁、納赫曼和西格爾的職業發展框架17
評價17
研究18
人格發展與職業選擇18
認同感19
理論的諮詢意義20
金茲伯格、金斯伯格、阿克塞爾拉德和赫爾馬的理論21
理論21
後續發展23
蒂德曼的發展理論24
理論24
評價25
職業心理學的新近發展25
本章小結26
第二章職業分類系統
羅伊的職業分類系統27
霍蘭德的系統29
《職業名稱辭典》31
明尼蘇達職業分類系統第三版(MoCSⅢ)34
本章小結35
第三章理論概念和定義問題
生涯的概念36
與職業選擇有關的概念和問題37
選擇的定義37
職業選擇的性質38
職業選擇的要素39
社會文化因素對選擇的影響44
生涯選擇中的問題47
職業調適的概念和定義48
職場進入49
職業調適的性質:階段和任務49
職業調適的標準:成就感和滿意度50
職業調適模型:內容和過程51
本章小結51
第四章職業行為的霍蘭德生涯類型理論
理論52
職業環境52
人格傾向52
發展層級的作用和歷史53
層級水平54
層級水平與人格傾向的互動作用54
相容性55
生涯選擇的其他影響因素55
研究56
個體傾向的一般相關56
類型間的關係58
父母對個體傾向的影響58
個體傾向與職業和教育選擇60
層級水平63
評價63
其他相關研究64
地位73
理論的諮詢意義73
本章小結74
第五章職業行為的發展理論
舒伯的自我概念發展理論76
理論76
職業與生涯77
理論來源77
修訂後的理論78
職業成熟度79
發展階段80
探索行為81
語言和生涯82
職業成熟度方面的研究83
職業結晶化89
中學階段的職業發展90
通過職業來實現自我概念90
自尊與生涯偏好96
評價98
地位99
理論的諮詢意義99
評價102
成人生涯發展103
中年期生涯發展:一個新階段104
中年期的生涯改變105
成人的生涯滿意度107
職業價值觀隨年齡而改變109
評價和總結110
戈特弗里德森的職業界限與妥協的發展理論111
生涯的發展環境背景取向114
本章小結116
第六章生涯發展的社會學習理論
理論117
研究證據119
自我效能120
生涯發展的認知取向122
套用124
本章小結126
第七章工作調適理論
第八章人格、需要、價值觀、心理健康與生涯
第九章生涯發展的社會系統理論
第十章女性生活發展
第十一章少數群體生涯發展
第十二章理論套用
第十三章理論比較
第十四章展望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分類與標籤

套用心理學>管理心理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