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尊前集》註:雙調。元高拭詞註:南呂宮。朱希真詞,有“遙望楚雲深”句,名《楚雲深》。

基本信息

詞牌介紹

生查子:詞牌名。 亦稱《楚雲深》,雙調四十字,前後闋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生查子原文

生查子

《生查子》《生查子》

寂寞掩朱門,正是天將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繡工夫,牽心緒,配盡鴛鴦縷
待得沒人時,偎倚論私語。

暖日策花驄,嚲鞚楊陌
芳草惹煙青,落絮隨風白。
誰家繡轂動香塵,隱映神仙客。
狂殺玉鞭郎,咫尺音容隔。

金井墮高梧,玉殿籠斜月。
永巷寂無人,斂態愁堪絕。
玉爐寒,香燼滅,還似君恩歇。
翠輦不歸來,幽恨將誰說?

春病與春愁,何事年年有。
半為枕前人,半為花間酒。
醉金尊,攜玉手,共作鴛鴦偶。
倒載臥雲屏,雪面腰如柳。

為惜美人嬌,長有如花笑。
半醉倚紅妝,轉語傳青鳥。
眷方深,憐恰好,唯恐相逢少。
似這一般情,肯信春光老。

清曉牡丹芳,紅艷凝金蕊。
乍占錦江春,永認笙歌地。
感人心,為物瑞,爛熳煙花里。
戴上玉釵時,迥與凡花異。

密雨阻佳期,盡日凝然坐。
簾外正淋漓,不覺愁如鎖。
夢難裁,心欲破,淚逐檐聲墮。
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作者簡介

孫光憲,字孟文,陵州人。為荊南高從誨書記,歷檢校秘書,兼御史大夫。其詞以情景交融、婉約纏綿見長。代表作有《浣溪沙》 、《菩薩蠻 》、《虞美人》《酒泉子》《清平樂》《更漏子 》《上行杯》、《南歌子》、《應天長》等。其中《清平樂》寫一青春少女因為“連理分枝鸞失伴”而產生的春恨愁思,“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淒淒”,寫得極其哀婉,令人同情。有集五十餘卷。

生查子--歐陽修

生查子·元夕(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滿春衫袖。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累官至翰林學士,傳世有汲古閣本《六一詞》。為北宋前期詞壇大家。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治史和文學批評也卓有建樹。

【賞析】

這首元夜戀舊的《生查子·元夕》是歐陽修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詞的上片回憶從前幽會,充滿希望與幸福,可見兩情是何等歡洽。而周圍的環境,無論是花、燈,還是月、柳,都成了愛的見證,美的表白,未來幸福的圖景。情與景聯繫在一起,展現了美的意境。

但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成為記憶。詞的下片,筆鋒一轉,時光飛逝如電,轉眼到了“今年元夜時”,把主人公的情思從回憶中拉了回來。“月與燈依舊”極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環境。“依舊”兩字又把人們的思緒引向上片的描寫之中,月色依舊美好,燈市依舊燦爛如晝。環境依舊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體。詞人於人潮湧動中無處尋覓佳人芳蹤,心情沮喪,辛酸無奈之淚打濕了自己的衣襟。舊時天氣舊時衣,佳人不見淚黯滴,怎能不傷感遺憾?上句“不見去年人”已有無限傷感隱含其中,末句再把這種傷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悵惘,今昔對比的淒涼,由此美景也變為傷感之景,月與燈交織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為暗淡。淡漠冷清的傷感瀰漫於詞的下片。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裡只不過是淒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

世事難料,情難如願。牽動人心的最是那悽怨、纏綿而又刻骨銘心的相思。誰不曾渴慕,誰不曾誠意追索,可無奈造化捉弄,陰差陽錯,幸福的身影總是擦肩而過。舊時歡愉仍駐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個人,今生卻不再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但那隻似曾相識的燕子呢?那曾有的愛情真是無比難測嗎?如果真的這樣,那些兩情相悅、纏綿悱惻的美麗韶華難道是在歲月中流走的嗎?誰也不曾料到呵,錯過了一季竟錯過了一生。山盟雖在,佳人無音,這是怎樣的傷感遺憾,怎樣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間總有太多的傷感和遺憾。世事在變,滄海桑田。回眸尋望,昔人都已不見,此地空餘斷腸人。滾滾紅塵,茫茫人海,佳人無處尋覓,便縱有柔情萬種,更與何人說?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任君“淚濕春衫袖”,卻已“不見去年人”,此情此傷,又怎奈何天?歐陽修的詩詞甚多,而我獨愛《生查子·元夕》。反覆低吟淺唱“去年元夜時……”無限傷感,隱隱一懷愁緒化作一聲長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綿綿無絕期?

生查子--晏幾道

生查子--晏幾道
關山魂夢長,魚雁音書少。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傍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箇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作者簡介】

晏幾道(約1048-1118)是晏殊的幼子,字叔原。宋代父子能詞的不少,但父子俱為大家的卻只有大晏和小晏,而小晏尤勝乃父。他身為富貴公子,卻一生潦倒,原因就是因為太“痴”了。馮煦曾說過:“淮海(秦觀)、小山(晏幾道),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貧困。他的詞既繼承了花間的精雕細琢、用色濃艷的特點,又接受了南唐白描影響。多寫愛情、離別之作,帶有感傷情調。著有《小山詞》,存詞260首。

【賞析】

這首詞抒寫相思懷遠之情。上片懷舊。以“關山”總領詞人懷歸思親之根由。詞人以顯貴公子遠涉關山,突感孤單寂寞,魂牽夢繫於家中親人,欲歸不得,遂怨關山太長;又不見親人書信得以慰藉,遂怨替人傳遞書信的魚雁太少。以痴語寫真情,令人莞爾。“兩鬢”二句寫詞人悶時對鏡,見兩鬢青青,正是青春華茂,遂覺遠離家鄉實為虛耗青春,便突發感慨:“哎,可憐喲!我這滿頭青絲,就要為相思變老嘍!”故作誇張,憨態可掬,情趣盎然,頗見性情。下片夢歸,純由想像生髮。詞人懷歸情切,於是忽然“夢歸碧紗窗”,與愛侶在碧紗窗之閨閣夢中相見,大感快慰,遂向親愛的人兒傾訴衷腸:“離別實在太難太苦,真不如相逢團聚好!”這是詞人親身感受的一句實話,也是向愛侶表達思慕的一句痴語:“可想死你了!”此又是詞人至性痴情的真率發露。此詞以簡約的文辭抒寫至痴真情,真實而親切,於平淡中見韻味。

生查子 (晏幾道)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訊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

賞析: 
此為思婦詞。詞中通過環境、景物描寫來烘托人物的感情,抒寫了女主人公的相思懷人之情。詞之上片寫少年出遊,下片寫閨思,以“牽繫”二字提契全篇,抒情重點末二句。
起首兩句描繪“金鞭美少年”的形象,這是女主人公思念的對象。他那揚鞭躍馬、威武俊美的英姿,大概就是他臨走時所留給女主人公的最後印象。三、四兩句寫少年走後,女主人公的感情和思緒始終牽繫遠出的丈夫身上:到了夜晚,繡被春寒,孤燈獨眠,寂寞難耐。“繡被春寒夜”,是通過環境的渲染,來突出人物的孤寂。過片兩句寫女主人公天天盼,月月盼,寒食節過去了,梨花開了又謝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終沒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隨之而來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寒食梨花謝”,是通過節令和景物來暗示出時間的流逝,表現她無限的悵惘。結拍兩句,寫女主人公鞦韆架下背面痴痴地站著,她默默地承受著相思之苦,無處訴說,也不想對人訴說。“背面”暗示出她難過,哭泣。“鞦韆下”本是青年婦女嬉戲之處,選擇這一場景可增強藝術效果。李商隱詩及歐陽修詞“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均是這種手法。所謂“無處說相思,”實則相思不必具體說出,只從結句具見相思之深切。無怪乎“呂東菜極喜誦此詞,以為有思致。”
此詞以一個看似平凡的少女蕩舟遇雨、嬌不勝寒的故事,喻寫了一幕愛情的悲劇,同時也寄託了一個不諳世故者生活坎坷、遭遇不幸的身世感慨。全詞意味深蘊,含蓄婉轉,手法新穎,別具一格。
開篇兩句起筆不凡,想像奇特。“涉江”,本《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遠道”之意。女主人公感到離江邊路太遠了,遂移家近溪頭,以便涉江采芙蓉,而且溪水流入江中,也將會流到所思之處吧!慰情聊勝於無,兩句堪稱“痴絕”之語。三、四句又起波瀾,她搖盪著木蘭船去采芙蓉,卻不知不覺誤入了雙鴛浦。“木蘭舟”,以香木製成的船隻,泛指佳美的小船。芙蓉,即指荷花。她蕩舟緣溪而去,可是卻來到觸動她孤獨情懷之地“雙鴛浦”——鴛鴦成雙作對的水邊。這裡妙一“誤”字,竟因“雙鴛”這樣美好的字眼引起她的不快,正所謂“傷心人別有懷抱”。
過片二句借寫泛舟時遇雨,語意雙關,表達了女子被棄時複雜的感情。“無端”,有料想不到之意。那象浮雲般輕薄的男子,竟然毫無理由地玩弄女子的感情,被侮辱被損害的女子卻只能暗暗地忍受著無窮的痛苦。那幾乎是絕望的哀傷、綿綿的遺恨,緊揪著人們的心。“雲”、“雨”之喻,本指男女間的歡合,而本詞中,卻顯得如此淒冷悲涼。這裡用譴責、痛悔、愛憐幾層含意,深刻地寫出被棄女子的心理。末兩句承“簾纖雨”,意謂她那單薄的衣裳怎抵擋寒風冷雨?只好向荷花訴說自己的幽恨。“翠袖”句本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詩寫一位絕代佳人幽居深谷,與草木相依,而“輕薄”的夫婿卻另有新歡,把她遺棄,佳人貞潔自持,甘過清貧的生活。本詞寫女子“不勝”風雨之寒,既點出她的軟弱無依的可悲處境,也暗示她的清操獨守。然而心靈上的創傷是無法消除的,無人傾訴,只能悄悄地共荷花相語。“荷花”,與首句“涉江”遙相呼應,有迴環往復之妙。

例詞參考

[南宋]姚寬
郎如陌上塵,妾似堤邊絮,相見兩悠揚,蹤跡無尋處。
酒面撲春風,淚眼零秋雨,過了別離時,還解相思苦。

生查子 陌上郎
西津海鶻舟,徑度滄江雨。雙櫓本無情,鴉軋如人語。 
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何物系君心,三歲扶床女。 

生查子 愁風月
風清月正圓,正是佳時節。不會長年來,處處愁風月。
心將熏麝焦,吟伴寒蟲切。欲邃就床眠,解帶翻成結。

參考網頁

[1]百度知道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431087.html
[2]情詩網 http://www.qingshi.net/asp/news_view.asp?newsid=480

[3]百度知道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593981.html?si=2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