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春寒入翠帷》

《生查子·春寒入翠帷》抒寫女子寒食、清明時節春夜懷人的情懷。詞中對“春寒夜”的景色描繪得較為細膩、生動,對“玉樓人”因感春而引發的行動也有較多刻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概況

【作品名稱】生查子·春寒入翠帷
【創作年代】宋
【作者姓名】周紫芝
【作品體裁】詞

原文

生查子
春寒入翠帷,月淡雲來去。院落半晴天,風撼梨花樹。
人醉掩金鋪,閒倚鞦韆柱。滿眼是相思,無說相思處。

作者

周紫芝
(1082-1155)宋代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後為樞密院編修官。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退隱廬山。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詩著名,無典故堆砌,自然順暢。也能詞,風格與詩近,清麗婉曲,無刻意雕琢痕跡。著有《太倉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詩話》一卷、《竹坡詞》三卷。存詞150首。

賞析

此詞抒寫女子寒食、清明時節春夜懷人的情懷。詞中對“春寒夜”的景色描繪得較為細膩、生動,對“玉樓人”因感春而引發的行動也有較多刻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上片寫室內氣氛和室外景象,而“風”則是把室內的情和室外的景連結一起的紐帶。是“風”把室外的寒氣吹進“翠帷”;是“風”吹著“雲來去”使月光乍明乍暗;是“風”驅雲掩月,使“院落半晴天”;是“風撼梨花樹”而使落英繽紛。從描寫的順序來看,是室外的“風”吹入“翠帷”,使室內的人產生春寒的感受,因憐惜院落中的一樹梨花,從而見到院落中的諸種景象。從抒情的重點來看:室內是被春寒所困的翠帷人,室外是被春風所撼的梨花樹。春寒入帷是室內氣氛的描寫,也是翠帷人心理活動的描寫。因春寒的襲入使翠帷人芳心自警,惹起了春愁。
下片首句承上片因“春寒入翠惟”而生的孤寂之感和因“風撼梨花樹”所起的時節哀愁,描寫“人醉”的情景。“醉掩金鋪”(金鋪為門環的底座,代指門),而又去“閒倚鞦韆柱”,一副坐臥行立皆無所可的情態,宛然可見。為什麼這樣,原來是因為“滿眼是相思,無說相思處”也。當此寒食清明之夜,天色既不開朗,梨花又復飄零,人則深閨獨醉,一任鞦韆閒掛,種種景象、行動,都表現出她的觸處皆愁。愁因相思而起,相思又無處訴說,其愁愈甚。結處點明主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