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交響曲》

《生命交響曲》

《生命交響曲》作為新中國成立初的紅色電影代表作,是由徐蘇靈導演,劉仁濤編劇,顧得剛,王鈞,喬奇,張瑩,魏鶴齡等主演的電影,主要講述了以維德,靜儀等人為代表的年輕知識分子在亡國滅種的危機中經歷各種變故從拯救個人到拯救國家的轉變,同時維德和靜儀的愛情故事也一直被人們所讚譽。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1927年,上海日華紗廠工人舉行大罷工,工人吳根發被打傷,青年工人邵一峰找到在醫學院讀書的好友周維德,維德女友劉靜儀是醫院護士,在眾人合力救治下,吳根發脫離了危險。維德畢業後與靜儀結了婚,滬戰失利,維德參加了紅十字會醫療隊隨軍西撤,在一次日寇的轟炸中失去了一條腿。皖南事變爆發,維德深深感到,在政治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再高的醫術也解決不了問題。靜儀從重慶趕來,在她的安慰下,維德重新建立起了抗戰必勝的信念……

主演簡介

(圖)喬奇老年照喬奇老年照

喬奇

喬奇,1921年生於上海,三歲喪父,原名徐家駒,筆名徐慈。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原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團長、著名表演藝術家,曾擔任上海市政協第三、四、五、六屆委員。因病於2007年6月29日晚23點15分去世,享年86歲。

1939年參加中法劇社、上海劇藝社任演員工作。在話劇《原野》、《阿Q正傳》等劇中參加演出。1941年演出了《桃花湖》、《地老天荒》、《紅淚影》等電影。1942年起參加上海藝術劇團,擔任《鐘樓怪人》、《秋海棠》等話劇的主角。1945年曾演出《雷雨》、《蔡松坡》等話劇以及電影《天羅地網》、《國魂》、《海茫茫》等。1949年後,拍攝電影《生命交響曲》、《影迷傳》、《有一家人家》等,以及話劇演出《法西斯細菌》、《俄羅斯問題》等。1951年10月參加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出了《日出》、《無事生非》、《中鋒在黎明前死去》等話劇。1976年“文革”後演出了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鑑湖女俠》等話劇以及電影《珊瑚島上的死光》、《子夜》、《苦惱人的笑》等。1985年赴日本及香港演出《家》,扮演了高老太爺這個角色。曾獲上海市教委藝教委市優秀藝術工作者獎。自己最滿意的影片:《苦惱人的笑》

張瑩

(圖)張瑩在《董存瑞》中的海報張瑩在《董存瑞》中的海報

張瑩,原名張松岩,1924年7月出生在遼寧省開源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經人推薦,他加入了開源市的“黃龍”劇團,業餘時間到劇團演戲。開始了戲劇表演的最初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他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打下了基礎。1945年,他加入了遼西軍區政治部文工團,正式開始了演員生涯,創造了《白毛女》中大春等舞台人物形象,得到指戰員的好評,成為團里的骨幹分子。於1949年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被調至長春電影製片廠,開始進入影壇。

建國初,張瑩曾在《光芒萬丈》中飾工人、《趙一曼》中飾地下黨員、《白毛女》中飾大鎖、《革命姻緣》中飾父親。 1953年,他參加了影片《六號門》的拍攝。在影片《六號門》中,張瑩開始顯示出自己樸實、剛毅、內在感情豐富的表演特色,被認為是很有希望的“硬派小生”。 他又在《沙家店糧站》中飾殘廢軍人、《董存瑞》中飾趙連長、《平原游擊隊》中飾司令員。《董存瑞》榮獲“文化部1949年—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張瑩獲演員一等獎。

魏鶴齡

(圖)魏鶴齡近照魏鶴齡近照

魏鶴齡生於天津。中學肄業。曾在天津做過碼頭搬運工和小販。1928年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並演出《慳吝人》等劇。後參加晦鳴劇社去北平演出。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時在上海市郊加入紅十字救護隊,因負傷留在上海。同年參加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主演《名優之死》,參與演出《蘇州夜話》、《亂鍾》、《戰友》等話劇。後又在上海戲劇協社、春秋劇社、獅吼劇社和中國舞台協會任演員。1934年入藝華影業公司,在影片《人之初》中扮演男主角,獲好評。1937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攝製的影片《馬路天使》中,以含蓄深沉的表演,成功地刻畫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報販形象。從影同時亦參加舞台劇演出,曾參加上海業餘劇人協會,演出《欲魔》、《娜拉》等劇。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四隊。後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主演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火的洗禮》等。1941年後在重慶參加中國萬歲劇團、中華劇藝社、中電劇團,演出話劇《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風雲》、《民族萬歲》、《上海屋檐下》、《群魔亂舞》等。1946年至北平,任中電三廠演員,在《追》等六部影片中扮演角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