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郵報》

《環球郵報》

《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報紙,也是加拿大唯一的全國性報紙。它一直致力於報導國際和國內事務,其社論和新聞報導經常被國外報刊引用或轉載。為此,加拿大政府總是向駐外使團選送《環球郵報》,其影響不僅遍及全國,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聲望。加拿大全國性的英文對開日報。在多倫多出版。1936年創辦, 由《環球報》和《帝國郵報》合併而成。1966年成為F.P.出版有限公司控制的主要報紙。1980年屬湯姆森報業有限公司。歷史上同進步保守黨有深厚淵源,政治觀點較傾向於該黨。讀者主要為政界、企業界人士和知識分子。在本國8個大城市以及華盛頓、北京、倫敦等地設記者站,派有常駐記者。日發行量31.7萬份(1986)。

基本信息

《環球郵報》簡介

《環球郵報》-theglobeandmail,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報紙,也是加拿大唯一的全國性報紙。它一直致力於報導國際和國內事務,其社論和新聞報導經常被國外報刊引用或轉載。為此,加拿大政府總是向駐外使團選送《環球郵報》,其影響不僅遍及全國,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聲望。加拿大全國性的英文對開日報。在多倫多出版。1936年創辦, 由《環球報》《帝國郵報》合併而成。1966年成為F.P.出版有限公司控制的主要報紙。1980年屬湯姆森報業有限公司。歷史上同進步保守黨有深厚淵源,政治觀點較傾向於該黨。讀者主要為政界、企業界人士和知識分子。在本國 8個大城市以及華盛頓北京倫敦等地設記者站,派有常駐記者。日發行量31.7萬份(1986)。
《環球郵報》《環球郵報》

《環球郵報》發展

《環球郵報》是在《環球報》、《郵報》和《帝國報》3家報紙自1844年起演變發展達90多年的基礎上合併而成的,1936年正式更名為《環球郵報》。《環球報》(TheGlobe)於1844年由蘇格蘭裔移民喬治·布朗創立,以周報形式發行。布朗將《環球報》當成是改革黨的喉舌。他後來卻意識到報業內潛在不少商機,所以決定改為吸納更多的自派讀者以擴大讀者群。19世紀50年代,在加拿大聯邦建立後,《環球報》已經成為獨立並具良好聲望的日報,並取「加拿大的全國性報章」為口號,沿用至今。另一方面,布朗的對頭,政客JohnAlexanderMacdonald於1872年創辦《多倫多郵報》,Macdonald為第一任加拿大總理,創辦《多倫多郵報》亦是成為使其成為保守黨的喉舌。《多倫多郵報》於1895年與《多倫多帝國報》合併成《帝國郵報》,再於1936年與《環球報》合併成《環球郵報》,可見《環球郵報》的歷史發展中集合了多樣化的特性。

《環球郵報》發行量

《環球郵報》(TheGlobeandMail)是加拿大全國範圍發行的英語報紙,以為多倫多為基地並在全國6個城市印刷。目前,該報發行量約35萬份,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多倫多明星報》。平日版約40版,周末版常在100版以上。主要讀者對象為加拿大政府官員、工商金融界人士、高級知識分子以及常駐加拿大的外交人員。

《環球郵報》特色

與世界上一些“嚴肅”的報紙相比,《環球郵報》的版面編排較為活躍新穎。它常採用變欄形式,刊載照片較多,有時還有插圖,圖片說明力爭言簡意賅。此外,在加拿大報紙中,《環球郵報》是經常採用彩色印刷的報紙,標題、照片、廣告、專頁以至整個副刊,常以彩色版面貌出版。

《環球郵報》以一貫重視國際新聞報導而著稱,除在頭版上登載國內外要聞外,還在內頁辟有三整版國際新聞。值得一提的是,該報早在50年代就向新中國派遣記者,先於任何西方國家。為此,在西方各國中,《環球郵報》對新中國情況的報導、介紹較多,頗具影響力。該報采寫的有關中國的文章,除供該報刊登外,也常被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觀察家報》等媒介轉載。

《環球郵報》現狀

《環球郵報》的控制權於2001年售予電信公司貝爾加拿大,貝爾在此一年前收購了加拿大最大的私營電視網路CTV電視網。《環球郵報》和CTV後來被合併為一家隸屬貝爾加拿大的新公司,取名貝爾環球傳媒(現稱為CTV環球傳媒)。

駐瑞士大使董津義接受《環球郵報》採訪駐瑞士大使董津義接受《環球郵報》採訪

和很多地方一樣,加拿大的報紙除了商業利益的收入外,還有濃厚的政治色彩,《環球郵報》也不例外,從其發展歷史中可以發現《環球郵報》在每一次聯邦大選不是支持加拿大自由黨便是支持加拿大進步保守黨,但亦曾兩度於省選支持新民主黨,所以報紙為政黨喉舌的風氣在加拿大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即便如此,《環球郵報》在加拿大人的心中是一份高水平的報紙,其主要讀者對象為加拿大政府官員、工商金融界人士、高級知識分子以及常駐加拿大的外交人員等加拿大精英族群。

相關信息

加拿大環球郵報再度推出中國特刊

加拿大全國性英文報紙《環球郵報》29日再度推出“中國特刊”,以《中國在騰飛II:我們會錯過這艘(龍)船嗎?》為題作出專題報導。本期“中國特刊”以25個版的篇幅和大量的圖片、圖表,圍繞加中日益密切的經貿關係、中國崛起給加拿大帶來的機會和挑戰、在華加拿大公司企業經營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報導。這是繼1年前《環球郵報》推出“中國特刊”以來又一次推出“中國特刊”。在為本期“中國特刊”撰寫的評論中,《環球郵報》總編輯愛德華·格林斯朋指出,這次專題報導的中心議題是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加拿大和中國的經貿關係。

《環球郵報》中國特刊《環球郵報》中國特刊

他在文章中寫道:加拿大不僅是同中國建交最早的西方國家之一,而且因為有了白求恩大夫,加拿大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然而,加中建交35年來,加拿大在中國貿易夥伴中的排名依然排在很多國家後面。難道我們要誤了中國這艘“龍”船嗎? 該報“財經專刊”首先用詳細的圖表和圖片,展示了自1995年以來加中兩國各自外貿總額、國民生產總值、居民收入情況、加拿大出口到中國的10大類商品、中國出口到加拿大的10大類商品,以及中國與其他主要大國的外貿統計數據。同時,該欄目還配發了多篇分析文章,其中包括對北方電訊網路公司等一些加拿大公司在中國成功運作的典型例子,呼籲加拿大工商界所有企業,無論大小,都應儘快制訂出中國戰略,抓住中國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在“聚焦中國”欄目中,《環球郵報》特派記者講述了自己乘油輪游長江的所見所聞,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中國正在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文章說,長江已成為中國的“新絲綢之路”,承擔起了全國70%的內河水路航運,長江流域居民達5億,糧食產量占全國40%,棉花產量占50%。該報記者還對目前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中國高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報導。

《環球郵報》本期特刊頭版正中以特號大紅字型書寫報導主題:“我們會錯過這艘(龍)船嗎?”,上面疊印著“中國世紀”四個黑體漢字和“中國在騰飛II”英文字。特刊每版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都印有醒目的兩個漢字--“中國”。 2004年10月,《環球郵報》推出了主題為“中國世紀”的“中國特刊”,指出中國的崛起是自美國崛起後世界發生的最深刻的變化之一,並呼籲加拿大人作好迎接這種變化的準備。全球性的深刻變革業已開始,這種變革是百年不遇的一次。這期特刊刊出後很快銷售一空,在廣大讀者和媒體中引起強烈反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