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歷史、文學、戲曲論稿》

《王國維:歷史、文學、戲曲論稿》

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征也。自上古以來,帝王之都皆在東方:太嗥之虛在陳,大庭氏之庫在魯,黃帝邑於涿鹿之阿,少嗥與顓頊之虛皆在魯、衛,帝嚳居毫。惟史言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與古帝宅京之處不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王國維是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傑出的古文學家、古史地學家、文藝理論家。王國維對古史、古典文學、中國戲曲有著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突顯了他的國學底蘊之深厚。
今天我們重溫大師的遺著,領略大師嘔心瀝血的智慧結晶,感悟大師精深的學術思想,享受大師特有的研究成果,不能不發自肺腑地感慨:聽君一席語,勝讀十年書啊!

目錄

王國維歷史論稿

殷周制度論
《流沙墜簡》
魏石經考
地理考源

王國維文學論稿

文學之辯
聲韻之說
經典之評

王國維戲曲論稿

宋元戲曲史
《曲錄》自序(二)
戲曲考源
戲曲賞析

精彩書摘

王國維歷史論稿
殷周制度論
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征也。自上古以來,帝王之都皆在東方:太嗥之虛在陳,大庭氏之庫在魯,黃帝邑於涿鹿之阿,少嗥與顓頊之虛皆在魯、衛,帝嚳居毫。惟史言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與古帝宅京之處不同。然堯號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陽;舜號有虞氏,而子孫封於梁國之虞縣;《孟子》稱舜生卒之地皆在東夷。蓋洪水之災,兗州當其下游,一時或有遷都之事,非定居於西土也。禹時都邑雖無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後,以迄後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見於經典者,率在東土,與商人錯處河、濟間蓋數百歲。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後五遷,不出邦畿千里之內。故自五帝以來,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東方。惟周獨崛起西土。武王克紂之後,立武庚、置三監而去,未能撫有東土也。逮武庚之亂,始以兵力平定東方,克商踐奄,滅國五十。。乃建康叔於衛、伯禽於魯、太公望於齊、召公之子於燕:其於蔡、郕、郜、雍、曹、滕、凡、蔣、邢、茅諸國,棋置於殷之畿內及其侯旬;而齊、魯、衛三國,以王室懿親,並有勛伐,居蒲姑、商、奄故地,為諸侯長;又作雒邑為東都,以臨東諸侯;而天子仍居豐鎬者凡十一世。自五帝以來,都邑之自東方而移於西方,蓋自周始。故以族類言之,則虞、夏皆顓項後,殷、周皆帝嚳報,宜殷、周為親;以地理言之,則虞、夏、商皆居東土,周獨起於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洪範九疇”,帝之所以錫禹者,而箕子傳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為名,而殷人承之矣。文化既爾,政治亦然。周之克殷,,滅國五十;又其遺民,或遷之雒邑,或分之魯、衛諸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