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鼠》

《狐鼠》諷刺貪官污吏,抨擊官場黑暗,同情貧苦百姓,在唐宋詩詞中這一首或可稱“最”,善於融化典故成語入詩,是這首詩藝術上最顯著的特點。

基本信息

【名稱】《狐鼠》

【年代】南宋

【作者】洪咨夔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狐鼠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①。

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吏鶩肥如瓠②,民魚爛欲糜③。

交征誰敢問④,空想素絲詩⑤。

作品注釋

①九逵:都城的大道。

②鶩:野鴨。瓠:葫蘆。

③民魚:這句的意思官吏魚肉百姓。

④交征:上下不斷徵收、攤派各種稅費。

⑤素絲詩:語出《詩經·羔羊》,讚美清官的詩。

作品簡析

諷刺貪官污吏,抨擊官場黑暗,同情貧苦百姓,在唐宋詩詞中這一首或可稱“最”。

狐、鼠、虎、蛇,這些毒蛇猛獸聚集在一起,公然在京城大街上橫衝直竄,這究竟是什麼世道?他們可不管什麼“蒼天有眼”,只管刮地皮就是了,這究竟是什麼“父母”官?最生動的是頸聯,在怒罵中含有嘻笑:一個個貪官污吏原是精瘦的野鴨,而今填飽了,挺起圓葫蘆般的肚子,又肥又白,招搖過市;可憐的小小老百姓就像是案板上被剁爛的魚和肉,當然是吃你沒商量!比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形象生動,更觸目驚心:橫徵暴斂猛於虎,毒如蛇,老百姓誰敢說個不字,那就修理你沒商量!至於清廉正直、德高望重的好官,那都是詩里寫的:可別空想呵!

善於融化典故成語入詩,是這首詩藝術上最顯著的特點。

作者簡介

洪咨夔(1176—1236)宋代詩人、詞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浙江臨安)人。公元1209年(嘉定二年)進士及第。授如皋主簿,試饒州教授。嘉定(宋寧宗年號,公元1208—1224年)間,崔與之帥淮東,辟置幕府。與之帥成都,又薦為籍田令、通判成都府。理宗即位,召除秘書郎。公元1225年(寶慶元年),遷金部員外郎,轉考功員外郎,拜監察御史。端平初,擢殿中侍御史。歷遷中書舍人兼權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官至刑部尚書、翰林學士、知制誥。卒謚忠文。《宋史》有傳。著《春秋說》三十卷、《平齋文集》三十二卷、《平齋詞》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