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眼淚》

《父親的眼淚》

《父親的眼淚》是作者若情所著散文之一。

書籍簡介

《父親的眼淚》《父親的眼淚》
面對災難,全中國人民心連心,那份真情直至永遠

作者:若情

作品類型:散文

內容賞析

父親的眼淚

兒時,我經常聽到父親提起中國西南地區一個美麗的古寨,那裡山清水秀,風光迤邐,鮮花浪漫,整個村落里到處是迷人的春色。寧靜的古寨偎依在那連綿的青山深處,父親曾坐了整整六個小時的汽車,走過了盤曲的山路才進了村落。當父親與隊友下了車,看到的是站在石徑兩旁歡迎他們到來的當地老百姓,幾位穿著民族服裝的老婦人上前遞來了盛滿雞蛋和水果的竹籃。當時那個來自東北的支援當地水利設施建設的工程隊伍感動了,而對於父親,一個剛到這個陌生村寨的上海知識青年竟然悄悄流下了眼淚。父親在那個村子裡住了整整三個月,在他的眼裡,那個古村寨的美遠比不上這裡居民的笑臉,不富裕的村莊卻到處洋溢著諧和、安逸的恬靜之美。那個春天深深藏在了父親的記憶里,那些純樸村民的笑臉像花兒一樣永遠印在了父親的心田。

三十五年後的一個傍晚,父親在電視裡再次聽到了那個村莊的名字,四川省阿壩羌族自治州,可是電視裡的報導使他驚呆了,那個讓承載著他太多親切回憶的山村在強烈地震中幾乎成為了一片廢墟。那個夜晚,父親再次落淚了。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每天早上六點鐘就會爬起來,陪父親坐在電視機前看最新的災情報導,晚上一下班回來就會在餐桌前聽父親講述今天災區的救援情況。其實,這個“十一黃金周”假期,我就打算帶父親重回“故里”,親自去看看那個時常被他描繪得無比美麗的山寨,更想去看望那些他親切稱之為“阿爸”、“阿媽”的人家。

這次中國歷史上災害最嚴重的大地震,震撼了中國,也感動了全世界。每次那些感人的救援畫面播放的時候,父親的眼眶就會濕潤。那天下班回來,我告訴父親自己在公司里捐了100元錢,父親看了看我,沒有吱聲。晚上,父親杭州公司的會計來了電話詢問父親要捐多少錢,父親告訴要求在工資卡里扣掉1000元。父親告訴我,二十年前他和母親坐火車從上海返回吉林,正好經過唐山,當火車剛開出唐山車站不到20分鐘,就感到過一陣強烈的晃動,沒過多久就得知了唐山地震的訊息,而到了吉林後看到報紙上的新聞,卻得知更讓他們震驚的噩耗。父親當年也曾隨著單位的工程技術隊伍去過唐山,那裡也是他的“故鄉”,因為當地的居民都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的親人。第二天,父親就在單位里捐了半個月的工資16元錢。

父親是一個堅強的漢子,走南闖北幾十年,足跡幾乎遍布了大半箇中國,每到一個地方,吸引他的不是那裡的怡人風光,而是那裡讓他倍感親切的民風。在他的眼裡,最可愛的人就是那些質樸、淳厚的當地居民,是他們陽光般的笑臉一次又一次照亮了父親的心。就像四川省阿壩羌族自治州的壯麗山河,沒有給父親留下太多的記憶,反而是那裡的人們,他們那股對待親人的真摯感情著實讓父親感動,至今難忘。用父親的話說:“中國山河之壯麗,不如百姓之情懷。情可比山高,義可比水深。山河常在,情義常在。”於是,當這些地區人民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的時候,曾經親身感受到那些可愛人民溫暖之手的父親奉獻出了自己的愛心。5月19日下午14時28分,當全中國人民為這次特大地震受難者默哀的時候,父親也站在上海南匯區的小鎮街頭,一起與那長鳴的汽笛聲寄託了自己對故去同胞的無限哀悼。晚上,父親告訴我,這次哀悼讓他想起了二十年前毛主席和周總理離開人世時的情景,而且年輕的他也與身邊的人一樣痛哭不已,他與全國人民一樣為這兩位中華人民最偉大的親人一起悲傷。而這次,他再次為親人而落淚,為的是那遠在四川落難的同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