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

《烈日當空》

《烈日當空》是由曾志偉監製,內地、香港、台灣三位80後導演分別拍攝的三地系列電影《九降風》的香港版。本影片由麥曦茵導演,林耀聲,梁曉豐,廖柏榮,胡泳東,陳耀榮等人聯袂主演。片中運用兩岸和台灣不同背景環境,以相同的故事概念和架構,同一個青春故事的格局命題,依照各地不同的特色,改編而成不同的電影版,講述少年成長的故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青春答案。首映禮2008年4月2日在香港舉行,2008年11月6日在香港百老匯公映,但是由於被香港電檢處給予三級片的評定,再加上影片僅是在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無論開畫票房還是周日成績都顯得很差。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烈日當空》《烈日當空》
中文名:烈日當空
英文名:HighNoon
導演:麥曦茵
主演:林耀聲
 梁曉豐
 廖柏榮
 胡泳東
 陳耀榮
類型:劇情
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上映日期:2008年11月6日(香港地區)
對白語言:粵語
級別:III(香港)

劇情梗概

《烈日當空》《烈日當空》劇照
2007年,世界尤其是中國大陸忙於迎接08年的奧運大事,而香港學生最重視的戰役——中五會考在即,但九個少年男女卻茫然站在成人與小孩的關卡,於網路、短訊、物慾橫流的虛擬與殘酷現實中迷惘;儘管他們躁動又脆弱的心靈惺惺相惜,並在烈日下坦然尋求青春專屬的愛與自由。

因為一條手機短片,九個朋友由互相依賴演變成互有芥蒂,由互相維護髮展至互相猜疑;於是,逐漸瓦解的友誼、一觸即破的愛情、家庭的羈絆,死與生的衝擊等,在那一瞬間磨蝕著青春的菱角,也將少年由放浪的自由國度拉回現實社會,而七人也各自找尋著屬於自己的青春答案,尋找著青春的出口。

影片特點

《烈日當空》片中9位主角
從年青人角度出發
對於本片的產生緣由,麥曦茵指出那是因為看了《九降風》的台灣篇而為之吸引,在改篇時也考慮到應要切合自己的年紀,因此就以香港青少年成長期間的體會和社會改變作為內容。她表示,在接到劇本後即時作大量的研究和實地訪問,從中得出的資料及自己的成長體會成七位主角進行定形,希望能從中引起觀眾的共鳴。

在談及電影前期製作時她也提到,她會和一眾同樣年輕而經驗少的演員一同構思電影中的對白,更會從中發明一些新的辭彙。她形容香港電影很少會與演員這樣做,但這樣做的原因是談出來的言詞正是反映青春年代的年青人。

她強調這套電影特別是想顯露出“就算生活在混亂的社會,與身邊人們的相處仍是最重要”這個想法,尤其是十七八歲時經歷到的友情、愛情等關係。她認為社會很多時候都從一個成年人的角度去批判青年人的行為,但她希望本片能做到“以年青人說年青事”,特別是想向成年人提出當中的信息。她也指出,在溫哥華放映時當地華人大多表示他們有共嗚,因為他們能從中感受到年青人的情緒。

以荒謬對抗荒謬
麥曦茵曾言道,作為年青人可做的事多但影響力相對不大,但她只會相信自己所做的事而不會後悔,特別是有想表達的事就會創作的這個行動;內容方面則仍會以青少年的成長為主,特別是描寫這個只用科技而令溝通變易了、但障礙多了的年代中青少年如何生活。她形容這樣是為了忠於自己,只以引起觀眾共鳴為製作目標,這也體現在她的資料蒐集上:她會從年青人們的部落格中找出他們對生活的看法。

而對於《烈日當空》被香港當局評為三級電影的這個行動,她形容這個審查制度是“反智”,因為評審方面是用“不是反映主流青少年行為”和“害怕同為青年人的觀眾模仿”等理由而評之為三級,但她的電影正是想刻畫這個世代的年青人。她批評這個電檢制度是雙重標準,因為片中同樣的行為由成年人進行的電影卻可不被評為三級;因此她會“以荒謬對抗荒謬”,哪怕是最後只得一間戲院上映,自己也會繼續大力宣傳本片。

影視評論

《烈日當空》片中後母的扮演者:崔波
九降風,是於九月颳起的強烈迅猛的季候風;烈日當空,是揮灑汗水的燥熱,是無窮精力尋找宣洩的躁動。影片名叫《九降風》(香港篇)也好,叫《烈日當空》也好,那個關於青春的故事,注定是盛夏中的艷陽,強烈的,耀目的,令人又愛又恨的。

剛於2008年11月6日上映的《烈日當空》,年僅二十三歲的導演麥曦茵,從來自台灣的劇本《九降風》的基調上,拍出迥異的香港少年故事。同樣的七男二女,在麥曦茵手中,有破壞校規的大膽妄為,有校內吸毒的自我放縱,有與父母之間的代溝,有男女的情愛,有童黨的群毆,有援交少女,有Lolitta,說的故事,都是很具實感的現代青少年,在旺角出入,在時代廣場倒數。影片的實感,還包括導演既利用當下的社會熱話為電影製造輕鬆位,同時卻也用這些材料塑造影片沉重的內在。如主角之一的賢仔性交片段在手機中被傳閱,挪用了年初陳冠希事件,觀眾無不因角色語帶雙關的對白而發笑,但導演卻沒有在片中作一道德判斷,甚至其他的毆鬥、吸毒、援交等,片中亦不加以論斷,這令影片始終處於一個與觀眾平等的位置,片中角色亦更具真實感。

影片的好看並不在於故事,只拍過短片的麥曦茵,在她的首部長片便顯示出令人讚嘆的敘事技巧。眾多的人物在她的編排下,故事並不複雜──但不能不承認,因角色太多的緣故,半場後仍未能記住眾角色的名字──七男二女的主次分明,人物設定或互相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以簡單的設計來凸顯。阿摺的耳機,笠的珍珠,一個看似開放實質封閉,另一個看似白痴實質堅持的理念,是片中很突出的設計;其他如片中角色與父母的關係,愛情觀、友情觀,都沒有過分渲染或煽情,簡單的場面已令人很深刻。

導演著重情緒的表達,不同的場面用上不同的色調來表達角色的情緒,如頭抽失戀後與怒榮站在大水管上一幕,用上生鏽般的銅紅,是烈日下難受的酷烈,也是青春的傷痛;Lolitta少女自殺後,怒榮在陰沉的天色下獨站在水管上,是無法解脫的一個鬱結;肥毛在媽媽的行李箱上跳著,在藍光下是無助的身影。還有部分極具舞台感的場面,使影片在敘述方面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或者,人們更可以借用數出電影中的青春,作為參照。在銀幕上極像張震的怒榮,頗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影子;貌似李璨琛的頭抽,是《香港製造》里中秋的另一個版本。九降風也好,烈日當空也好,不同的年代,都有青春的躁動。

幕後花絮

《烈日當空》曾志偉
一,是否抄襲艷照門
曾志偉監製兼策劃一部由新導演麥曦茵執導、9位年輕演員演出的電影《烈日當空》,電影中有段劇情講述有學生的情慾照外泄,更被上載到網際網路,與藝人床照事件極度帖和,被列為三級之餘,還令人不期然想起陳冠希事件,麥曦茵表示電影絕非影射陳冠希,因寫劇本時不雅照片事件還未發生,影片只是台灣電影《九降風》的香港版本。

二,曾志偉為崔波流淚
《烈日當空》是一部反映青少年成長的勵志片。2008年4月2日首映時就受到了廣大媒體的好評,還作為好萊塢電影節中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開幕禮展映影片,進行全球巡迴展映。

北京無休演藝經紀有限公司的實力派新星崔波受曾志偉之邀傾情加盟《烈日當空》,雖然只是客串出演,卻表現出精湛演技和超強的可塑性。為了符合“母親”形象,崔波拍攝前一周便開始“增肥”,還親自去香港學校的門口找“感覺”,將一個“問題學生”的後母演得活靈活現。

首映禮上,當影片演到阿榮被打,崔波在飯桌上愛憐地看著孩子但又無法表達時,有人看到曾志偉在抹眼淚。影片結束後,曾志偉對自己的愛將不吝稱讚,說崔波在戲中的表現對自己來說是大大的驚喜,搶了不少主演的風頭,更是許諾崔波這只是一個開始,明年一定開部戲叫波波做主演。

三,入圍好萊塢電影節
2008年9月20日,第四屆好萊塢(中國)電影節開幕式在浙江台州隆重舉行,已有《集結號》《五顆子彈》《笛聲何處》《長調》等十多部內地影片及香港影片《烈日當空》、《野良犬》等多部海外影片參加展映。

《烈日當空》是由香港著名電影人曾志偉策劃,香港青年女導演麥曦茵執導,以青春成長的故事入圍好萊塢(中國)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多個獎項。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