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是窮忙族》

《為什麼你是窮忙族》

本書的目地就是幫助讀者走出忙碌的誤區,輕鬆自如的駕馭生活的步伐,引導你一步步加入到富閒人的行列,讓你學會賺錢的同時也賺到時間,成為一位擁有成功、財富、健康、幸福的高效能人士。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為什麼你是窮忙族》適合以下人群閱讀
不停地工作,不停地運轉,生活上還是捉襟見肘。
孩子要上學,卻沒有足夠的資金做支持。
想給家人更多的關心與照顧,卻沒有足夠的時間。
想早點退休,但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做保障
想給自己放個假,擔心一旦停止了工作,生活卻會陷入危機狀態。
我們為何忙碌而不快樂?
我們究竟“窮”在哪兒?
我們每天為何而忙碌?

內容簡介

通常在人們看來,“忙”是件好事,它意味著一個人有事可做,說明一個人生活得充實,也能體現一個人在社會上的重要位置,“忙”還是成就一番事業、實現人生價值的必要條件。可是,很多人的忙似乎是迫於生活的一種無奈。為了自己的生存或家人的生活,疲於奔命於公司和家庭之間,忙於工作、忙於布置任務、忙於活動、忙於充電……
為了幫助廣大工薪族走出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生活困境,我們特意編寫了《你為什麼是窮忙族》一書。它能幫助我們反思我們的生活為何成為了今天這個樣子,反思我們為何忙碌而不快樂,反思我們究竟“窮”在哪兒,反思我們為何而忙等一系列問題,與此同時,也總結了開啟富閒人生的黃金法則,擺脫窮於奔命的貼心招數,幫助讀者走出忙碌的誤區。輕鬆自如地駕馭生活的步伐,引導你一步步地加入到富閒人的行列中去,讓你在學會賺錢的同時,也賺到時間,成為一個擁有成功、財富、健康、幸福的高效能人士。

目錄

前言
第一章誰是窮於奔命的窮忙族
深陷“窮忙”鏇渦的“WorkingPoor”
工作N年仍在底層徘徊的職場白領
從80後看窮忙族的無奈處境
月薪上萬也難以擺脫窮忙窘境
“中產階層”也開始惶惑不安
看看你是否屬於窮忙族的一員
第二章越忙越窮,走不出的窮忙怪圈
比窮困更讓人深感無奈的窮忙
比月光族更可憐的“在職窮人”
缺乏理性消費導致的窮忙
忙碌在職場危機的邊緣
“忙一茫一盲”被工作異化了的族群
窮忙正在全球蔓延的普遍性問題
第三章什麼使你成為越忙越窮的“窮忙族”
為職業的“天花板“而窮忙
不斷膨脹的個人慾望
對成功人生的片面追求
割捨不下的“面子”工程
工資漲幅跑不過CPI
泡沫經濟引起的資產縮水
從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性看窮忙
金融風暴來了,窮忙的人也多了
窮忙不僅是職場問題,更是社會問題
第四章你可以窮、可以忙,但絕不可窮忙
生活為什麼卻成了奢侈品
窮忙致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
職場是窮忙的負債,窮忙也是職場的負債
犧牲健康將招致經濟上莫大的損失
高速度、高回報的社會,你絕不可窮忙
要工作,要生存,更要享受生活
第五章揭開窮忙真相,你究竟“窮”在哪裡
對效率之上的錯誤認識
只知勤奮工作,不知聰明工作
忽視了關鍵性的細節
從事的工作過於具體
窮忙成為一種習慣
窮忙有時是你的大腦在偷懶
無目標的忙,只會導致明天的“窮”
失去“忙”的原本蘊涵的瞎忙
第六章拒絕窮忙,把自己從繁忙中解放出來
做好職業規劃,減少人生彎路
把握跳槽頻率,不做職場盲人
把精力放在最有價值的關鍵性少數上
掌握工作要領,最佳化先後順序
工作不能沒有計畫和重點
掌握有效利用時間的藝術
不要讓時間在手中浪費
第七章擺脫窮忙夢魘,開創財富倍增的有閒人生
學會理財,不讓金錢從手中流失
明白時間是人生最大的資產
增加你的時間價值
打造你的賺錢機器
從窮忙到富閒的三部曲
換一種思路,多一種出路
增加被動性收入,讓金錢為你工作
滾雪球,這樣成為輕鬆聚財的富閒族
開創越富越閒、越閒越富的富閒人生
附錄
最新興起的族群
窮人與富人的N個經典差距
結語還給心靈自由的空間

前言

隨著社會工作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加大和職場競爭的加劇,忙碌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常態,“我很忙”不知不覺中成了大多數人的口頭禪,人們見面打招呼也由原來的“吃了嗎?”變成了“最近忙什麼呢?”
通常在人們看來,“忙”是件好事,它意味著一個人有事可做,說明一個人生活得充實,也能體現一個人在社會上的重要位置,“忙”還是成就一番事業、實現人生價值的必要條件。可是,很多人的忙似乎是迫於生活的一種無奈。為了自己的生存或家人的生活,疲於奔命於公司和家庭之間,忙於工作、忙於布置任務、忙於活動、忙於充電……無形的壓力讓大多數人陷入無休止的忙碌中,只要睜著眼,總有忙不完的事。然而,忙是忙了,所做的付出換來了是什麼呢?答案是nothing。辛辛苦苦忙得心力交瘁,生活依然沒有起色,心裡依然一片空白。而且越忙房價越高,越忙醫療費用越漲,越忙子女的教育費用越高,而時間越忙越少,身體越忙越差,錢也越忙少。殘酷的現實將人們勤勞致富的信念擊打得粉碎!

精彩書摘

第一章誰是窮於奔命的窮忙族
深陷“窮忙”鏇渦的“WorkingPoor”
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休息時間,我們都可以看到大城市的馬路上如螞蟻般密密麻麻的上班族忙碌穿梭的身影;我們還可以看到每天清晨,大街小巷的早點攤位上也坐滿了行神色匆匆的上班族,一個雞蛋、二兩油條、一碗豆漿,似乎色香味俱全了,還有各捷運口或如沙丁魚罐頭的公共汽車裡擠滿的各行各業的上班族,雖然衣冠楚楚,打扮得很是得體,但個個都無精打采,神經呆滯,面帶倦容,似乎正在忙著盤算著一天裡將要做的工作;還有下午五六點鐘,在繁華的馬路交叉點,各色各樣的上班人群又融匯成一個城市往前疾走的人潮,如同海洋里突然出現的巨大魚群;晚上八九點鐘寫字樓里仍在工作的職場白領大有人在,對於這些上班族來說,加班加點似乎早已成了習以為常的事情。這些上班族幾乎每天都在忙於上班、工作、下班,身子像陀螺一樣鏇轉不停,而且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被捲入了“窮忙族”的圈子。
“最近可好?”親朋好友見了面這樣問候,打電話時通常也會這樣問候,MSN或QQ上聊天還是這樣問候。與那個飯也吃不飽的年代,“吃了嗎?”這句見面寒暄相比,似乎多了些緊張忙碌與冷漠隔閡。
——“忙,忙死了。”這在以前可能是一句客套話,但現在卻成了真情的表白。
——“忙啥呢?”
——“沒忙啥。”
——“聽說你兼職於多家公司/開了生意店/搞了個網站?”
——“咳,盡瞎忙。”
以上對話基本可以涵蓋過往30年中國人的開場白。無頭緒地忙,不自覺地忙,沒必要地忙,不得不忙地忙……忙碌似乎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生活形態,看看馬路上那些騎腳踏車的,騎三輪的,開著轎車呼嘯而過的,還有擠得透不過氣來的巴士上忙著上班的人們,普通的上班族為了生存沒有一個人敢停下來結束生活的鞭打。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要勸人閒下來,似乎是勸人作惡,似乎不忙就是異類,就不屬常態。連李宗盛寫的歌仔《忙與盲》都有得唱,“生活是肥皂香水眼影唇膏,許多的電話在響,許多的事要備忘……”然而忙是忙了,不知不覺間他們卻又發現每月的收入還是入不敷出。
網上就流傳著這樣一首有關台灣窮忙族的詩,寫出了窮忙族的這種無奈: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樣
同時執行多份Case
不知道是不是也如我現在這般
如此吃力不討好
Workingpoor
犧牲假日
當個賺錢機器
卻被人嫌
真不曉得
當初為什麼這么拼
連心靈生活都窮困
及時踩剎車
這樣窮乏的日子
不要再繼續
這就是都市“窮忙族”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
“窮忙族”是怎樣定義的呢?“窮忙族”一詞來自英文單詞“WorkingPoor”,這一單詞首次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原意是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勞動,卻始終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生活的一群人。他們並非失業或無工作能力,卻成為社會福利制度中遺漏的對象,政府也沒有辦法幫其脫貧。後來,窮忙族的定義進一步明確,專指“每周工作時間高於社會平均工作時間,收入低於全體平均標準60%以下的人群。”如今隨著處於窮忙狀態的人數越來越多,窮忙族還包括那些為了填補生活空虛而將賺來的錢瘋狂地投入消費,獲得20多小時的快感,然後從空虛中掙扎而出,再次進入忙碌,夜以繼日地投入工作,然後重返空虛,再通過高消費犒勞自己、永遠毫無積蓄的“窮忙”人群。
窮忙族這個新詞,既隱含著辛酸的冷幽默感,又讓人不覺欷欺。它比起那群馳騁商海或“權海”的“富忙族”來說,顯得有些落寞。這些人群雖然犧牲了休息日加班加點忙於工作,或身兼數職,但是往往升職的機會都非常渺茫,還沒有能力購置家產,而且自身腦力退化速度越來越快,競爭力越來越弱,於是便陷入了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怪圈而不能自拔。疲於奔命地忙碌使他們損失了生活的熱情,忘記了理想的色彩,感到前途茫茫,不知路在何方。
“每天早上,我大概要坐一個小時的捷運,八點半到單位,幾乎每天都在逾時工作,一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是正常的事情,而且沒有節假日,這在人們看來是在加班,但是在我的概念里,早就沒有了‘加班’二字,因為加班也沒有加班費,月工資還不到3000元……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台掙錢的機器,賺錢為了花錢,花錢又是為了賺錢,每個月工資到手之後,都是這樣左手進、右手出,不知不覺中錢就不見了,我已紹陷進了這樣一個循環。”在某論壇上一位叫“藍色氣泡”的網友如是抱怨。
其實,像“藍色氣泡”一樣處於忙碌而迷茫困境中的窮忙族並不在少數,在他們的眼裡,有錢有閒的富閒生活,猶如乘坐摩天輪時透過觀光艙玻璃所看到的美麗風景,即使轉到最高點,即使無限接近,卻永遠無法真正抵達,當轉完一整圈之後,在高處轉動時遇見的一切,都不可能在結束後隨你一起落回地面。
z先生大學畢業後坐著火車去了另一個城市,同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一起合住著出租屋,安頓好之後,從牙縫裡省出幾百塊錢買了身西裝,開始了投簡歷、找工作面試的忙碌過程。
經過一個月的東奔西走,終於在某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媒體代理的工作,作為一個大學畢業不久的職場新人的他對未來滿懷憧憬,然而工作後才發現,天天累得死去活來,勞心勞力,除了忙還是忙,空有一腔小資情調無處發泄。況且媒體代理這個行業的基本工資都不高,只能夠維持基本生存,更多地要靠業績提成。要想拿到較多的薪水,就必須與客戶領導搞好關係,所以,飯局、K歌、打牌等公關活動自然是不可避免的,這一切費用都要從自己上個月的工資中出,高檔飯店吃一次差不多就能吃掉月工資的一半,Z先生常常為此入不敷出,時常還不到月中就已經見褲袋。但為了贏得客戶,儘快走出低薪階層,他不得不拚命窮忙,忙著處理大量業務來提高自己的業績,每天回到家時已是午夜時分,周末幾個同學蹬車去郊外爬山、看景也成了難得的享受。
Z先生只是生活快節奏的現今社會裡的一個縮影,看一下網上各大論壇都很容易找到與2先生同病相憐的族群。許多網友在忙碌了一年,進行“年終總結”時,都無法找到令人興奮的理由,職位升了?銀行卡里多錢了?貸款買房成“房奴”了?還是信用卡的還款賬戶多錢了?答案都不是。最確切、最經典的總結卻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幹得比驢多”。他們就如一隻想咬自己尾巴的老鼠,整日團團轉卻沒有結果。這就是忙碌一年下來的最終收穫。
不僅這些上班族身上透著忙碌的氣息,就是整個社會也都在迎合人們的緊張心理而浸透在一片忙碌之中:行得要快,火車速度越提越快,汽車速度越來越高,飛機是超音速或者是亞音速的,吃得要快,於是,快餐店遍布大街小巷,倡導快餐的美式麥當勞和肯德基橫掃中國大陸,甚至談戀愛搞對象也講求一個“快”,三十分鐘的男女速配電視節目受到都市男男女女的極度熱捧。如此緊張忙碌的氛圍使得陶令那種“花間一壺酒”的優悠與閒暇離現在生活越來越遠。
工作N年仍在底層徘徊的職場白領
想必會有不少白領一族正為這樣的糟糕情況倍感苦惱:每天都埋頭於公司的日常瑣碎工作,經常還要忍受無緒工作所帶來的疲憊、爭執和困擾,辛苦勞累的結果卻是事業、夥伴、家庭都不撈好,錢也見不著影,每個月都是“輕輕地錢走了,正如錢輕輕地來;錢輕輕地招手,作別我的口袋”。錢就像流水一樣不做半點兒停留,從手中匆匆經過,連個鏇兒都不打,於是感覺自己真正成為了白領一族——錢領了也白領,過個兩三天就不見了。
現年32歲的劉素琴就是不折不扣的這樣的白領一族。
沒參加工作的時候,她特憧憬能馬上畢業,穿著時尚雜誌里的經典職業裝,優雅驕傲地穿梭於辦公間、會議室、飛機場、一座城與另一座城……但是有時,想像是一回事,實際又是另一回事,等到真正工作了,才發現一切都不似想像中的那樣美好。
三年前劉素琴通過招聘進入了她現在工作的這家公司。上班剛開始時,劉素琴把本職工作做得非常好,且給人以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好印象,辦公室里的同事都很喜歡她。她和老公就是由辦公室戀情發展結為夫妻,兩人的薪水和各種獎金加在一起都在7000元左右。
婚後第二年,兩人按揭貸款在郊區購買了一套兩居室的住房,4萬元的首付由父母贊助,月供2000元左右,當時生活得挺滋潤,基本上沒有什麼負擔,周末到外面飯館改善一下一伙食,看看電影,逛逛街,每個月還能剩下3000元,但是兒子的出生改變了兩人的生活,處處顯得捉襟見肘。
她和老公本來沒打算要小孩,起碼最近幾年不要小孩,懷孕生子純屬一次意外行為,畢竟倆人的收入在大城市來說只算是中等收入,而且薪水增長的空間不大,只要能維持住這樣的收入水平就已經難能可貴了,可是,一次意外懷孕卻讓劉素琴不知所措,談起做流產手術她心裡就有幾分懼怕,但是不做又擔心會養不起。正在她左右為難之際,雙方父母得知了素琴懷孕的訊息,都為她感到高興,就鼓勵她把孩子生下來,在家人的一再相勸下,夫妻兩人只好改變了不要孩子的打算。
……

盤點生活勵志書籍(十三)

人生需要學習,人生需要智慧,人生需要奮鬥,人生需要勵志,讀一讀生活勵志圖書,感悟人生,不斷的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智慧全集》
《馬雲創業語錄》
《校園演講寶典(精華版)》
《一本書看懂人性》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精華版)》
《給心靈做個按摩—釋放職場壓力,快樂並高效著》
《好命女孩成長日誌》
《怎樣讀懂和使用身體語言大全集》
《名人名言啟示錄:人生成長啟示錄》
《人生小語:人生成長啟示錄》
《每天讀個好寓言大全集》
《人生感悟:人生成長啟示錄》
《思維風暴——22種黃金思維700道世界思維名題》
《卡耐基勵志經典大全集》
《職場冷暴力及應對技巧》
《諾貝爾獎得主名言賞析》
《愛情經典書:20世紀文化名人愛情故事》
《能力培養書——中外名人經商能力的故事》
《健康習慣書(與健康有關的130個習慣)》
《命運參考書——海外名人改變命運的故事》
《機遇指導書:華夏名人把握機遇的故事》
《俞敏洪教你創業》
《學會施恩懂得感恩》
《打造個人品牌NO.1》
《老闆會留下誰?:危機下的職場生存法則》
《做富人的藝術—拉住富人的手,跳出窮人的圈》
《男子生活聖經》
《一生能有幾次工作:5大法則,決定你的職業生涯》
《知己知彼:洞察自我與他人的心理秘訣》
《用舌頭代替拳頭》
《女力—未來世界需要的十種女性特質人才》
《良鳥擇木而棲:古人求職與升遷的智慧》
《曾國藩謀略大全》
《出言制勝》
《發掘你的競爭力》
《突破自我》
《別一個人用餐:左右逢源的人脈力量》
《胡雪岩謀略大全》
《邏輯思維訓練1200題》
《超級人脈術大全集》
《為什麼你是窮忙族》
《不抱怨時間:誰說重要事不能明天做》
《一枚紅色曲別針:一個天方夜譚神話的締造者》
《社交心理學》
《聽話聽音:透過言談看人心》
《玩的就是心理戰術》
《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牛根生教你創業》
《時代與幸福》
《成功心理學》
《像猶太人一樣創業》
《女人受益一生的7堂女學課》
《李嘉誠成功語錄》
《辦事藝術全知道》
《史玉柱教你創業》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
《馬雲教你創業》
《如何掌控你的時間》
《心靈雞湯大全集》
《中華智謀大全集》
《裁員對決:守住職位的52種非常方法》
《做好員工的藝術:企業最需要的12種好員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