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洗禮》

《火的洗禮》

《火的洗禮》講述的是敵偽女間諜方茵被派至重慶從事特務活動。到重慶後,她偽裝難民,化名何瑛,結識兵工廠工人老魏,騙取了他的同情和信任,混入兵工廠做工。不久,她又騙取了老魏的愛情。在勞動中,方茵深為工人忘我生產,支援抗戰的愛國熱情所感動,內心輒感羞愧不安。一天,她親眼看到由於自己為敵機提供轟炸目標,造成無數民眾死亡的慘象,終於良心發現,幡然悔悟,向老魏坦白自己的間諜身份,在老魏嚴斥和督促下,向當局自首,並揭發潛伏重慶的敵偽間諜,協助軍警破獲敵特組織。在搜捕潛伏特務的過程中,她身負重傷,贖罪而死。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敵偽女間諜方茵被派至重慶從事特務活動。到重慶後,她偽裝難民,化名何瑛,結識兵工廠工人老魏,騙取了他的同情和信任,混入兵工廠做工。不久,她又騙取了老魏的愛情。在勞 動中,方茵深為工人忘我生產,支援 抗戰的愛國熱情所感動,內心輒感羞 愧不安。一天,她親眼看到由於自己 為敵機提供轟炸目標,造成無數民眾 死亡的慘象,終於良心發現,幡然悔 悟,向老魏坦白自己的間諜身份,在老魏嚴斥和督促下,向當局自首,並 揭發潛伏重慶的敵偽間諜,協助軍警破獲敵特組織。在搜捕潛伏特務的過 程中,她身負重傷,贖罪而死。

導演簡介

孫瑜 ,中國電影編劇、導演。原名孫成。原籍四川自貢市,生於重慶。192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公費留美。先在威斯康星大學學習文學戲劇,後在哥 倫比亞大學夜校選修電影編劇和導演,又在紐約攝影學院學習攝影、洗印、剪輯。他是中國最早在國外經過專業學習的電影工作者。1926年回國後在上海長城畫片公司和民新影片公司編導影片《漁叉怪俠》《風流劍客》 。1930年入聯華影業公司導演了《故都春夢》《野草閒花》 。在導演工作中已編寫較完整的分鏡頭劇本,是中國最早用升降機的導演。在"九一八"後編寫,並在"一二八"炮火中拍攝了《野玫瑰》,與蔡楚生等人合作編導了《共赴國難》、自己又編導了《火山情血》《天明》《小玩意》 。1934年,以築路工人生活為題材創作了《大路》 ,影片表達了鮮明的反帝反封建的主題思想,成為他的代表作。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為中央電影攝影場和中國電影製片廠編導了《長空萬里》《火的洗禮》 。1945年,赴美國考察。1948年回國,任崑崙影業公司編導。編導的影片《武訓傳》受錯誤批判。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拍攝了《乘風破浪》《魯班的傳說》和戲曲藝術片《秦娘美》 。著有《孫瑜電影劇本選集》 (1987)和回憶錄《銀海泛舟》(1987)。

演員介紹

《火的洗禮》《火的洗禮》
張瑞芳 ,中國電影女演員。生於河北保定。1935年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並參加話劇演出。抗戰爆發後,她積極參加抗戰話劇演出。1938年至重慶,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怒吼劇社、中華劇藝社任演員,演出二十餘部話劇。被稱為"四大名旦"之一。1940年拍攝影片《火的洗禮》。1946年任長春電影製片廠特約演員,加入以國民黨中宣部名義接收長影並主演了影片《松花江上》 。1949年後相繼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演出了《保爾·柯察金》並在《南征北戰》《母親》 、《家》等片裡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因主演影片《李雙雙》中的李雙雙,獲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粉碎"四人幫"後她積極參加影片的創作。她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政協委員。
魏鶴齡 ,中國電影、話劇演員。生於天津。中學肄業。曾在天津做過碼頭搬運工和小販。1928年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並演出《慳吝人》等劇。後參加晦鳴劇社去北平演出。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時在上海市郊加入紅十字救護隊,因負傷留在上海。同年參加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主演《名優之死》,參與演出《蘇州夜話》、《亂鍾》、《戰友》等話劇。後又在上海戲劇協社、春秋劇社、獅吼劇社和中國舞台協會任演員。1934年入藝華影業公司,在影片《馬路天使》中,以含蓄深沉的表演,成功地刻畫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報販形象。從影同時亦參加舞台劇演出,曾參加上海業餘劇人協會,演出《欲魔》《娜拉》等劇。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四隊。後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主演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 、《火的洗禮》等。1941年後在重慶參加中國萬歲劇團、中華劇藝社、中電劇團,演出話劇《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風雲》、《民族萬歲》、《上海屋檐下》、《群魔亂舞》等。1946年至北平,任中電三廠演員,在《追》等六部影片中扮演角色。1949年入崑崙影業公司,在影片《烏鴉與麻雀》中扮演誠懇樸實又膽小怕事的報館校對孔有文,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建國後在國泰、文華、大同等影片公司參與拍攝《人民的巨掌》、《彩鳳雙飛》等影片。1952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主演《魯班的傳說》等影片。1956年在影片《祝福》中,成功地塑造了純樸、忠厚、勤勞的貧苦農民賀老六的形象。一生共參加拍攝影片三十九部,演出話劇近四十部,其表演含蓄、樸素、真實,擅於揭示人物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

錢千里,中國導演,演員。1915年3月生於江蘇南通。1930年肄業於南通崇敬中學,在就讀中學時,他就酷愛文藝表演,與同學趙丹、顧而己、朱今明等組織“小小劇社”,演出田漢的《南歸》、《蘇州夜話》等舞台劇。1935年參加上海業餘劇人協會,1936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演員,三十年代初,錢千里到上海後活躍於影劇界,他以特有的務實精神和超人的智慧,深受朋友們喜愛。
1937年8月加入上海救亡演劇四隊,後在中央攝影場、中國電影製片廠任演員。這期間,他參加演出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等多部影片。抗戰爆發後,他到重慶繼續從事進步文藝工作,參加了《火的洗禮》、《青年中國》、《氣壯山河》、《還我故鄉》等影片的表演。
抗戰結束後,1947年錢千里到了香港,在永華、大光明等影片公司任演員,參加演出了《水上人家》、《冬去春來》、《結親》等影片。
1949年建國後,錢千里回到上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致力於新中國的電影事業,曾參與演出《李時珍》等影片。 
1958年後,轉嚮導演工作,獨立執導的影片有《孫安動本》、《山城雪》、《聶耳》、《農家寶·兩壟地》等故事片和戲曲片,通過幾十年不斷創作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業務知識是老一輩中少有的能演,善導,會編的全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