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編年史》

《火星編年史》

《火星編年史》在科幻界確實是部偉大的作品,它就是一首首散文詩,從1999年到2026年,它沒有構築什麼宏大格局,卻以小見大,四兩撥千斤,一個個短篇如一個個蘊含豐富情感DNA的細胞,彼此關聯,構築了火星背景下的真情實感,一下子撩動了讀者心中那份柔弱,那份疼痛,那份恐懼,那份不安,讓人讀後很有代入感,與書中的人物心靈相通,去體察火星上的那份惆悵。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火星編年史》火星編年史

作者:布拉德伯里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36465718
上架時間:2009-1-23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開本:32開
版次:1-1
所屬分類:小說>外國小說>綜合

內容簡介

《火星編年史》講述了世紀之交,地球上矛盾重重、危機四伏,火星成為人類最後的希望。雖然前三批火星探險者都死於掌握神奇力量的火星人之手,但不屈不撓的人類終究還是得以在火星上安身立命。火星人銷聲匿跡,火星儼然成了另一個地球。而地球老家上的矛盾日益加劇,毀滅性核戰一觸即發。定居火星的人類心懷故土,紛紛返回地球參戰。地球和火星雙雙走向衰亡……在火星這巨大的“火紅色”背景之上,十三個浪漫婉轉的故事會聚成一部獨特而神奇的火星編年史。布拉德伯里以詩人般清秀雋永的筆觸,渲染出一幅盛極而衰的火星文明圖景,讀來讓人不勝唏噓。

作者簡介

雷·布拉德伯里,美國著名科幻作家。1920年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迄今已出版五百多篇(部)作品,涵蓋短篇故事、長篇小說、詩歌、戲劇以及電影(電視)劇本。
布拉德伯里非凡的寫作才能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他對幻想世界的細緻刻畫發人深省,折射出人類的劣根性和種種社會問題。
布拉德伯里的作品不僅在科幻界大受歡迎,更以其浪漫意境贏得了主流文學界的廣泛讚譽,人們稱他為“科幻界的愛倫·坡”。

目錄

1999年1月火箭之夏
1999年2月亞拉
1999年8月夏夜
1999年8月地球人
2000年3月納稅人
2000年4月第三探險隊
2001年6月異鄉明月
2001年8月移民
2001年12月綠色的清晨
2002年2月蝗蟲
2002年8月夜晚的相會
2002年10月海岸
2003年2月過渡期
2003年4月音樂家
2003年6月在高空飛翔
2004年5月~2005年命名
2005年4月厄舍古屋的續篇
2005年8月老人們
2005年9月火星人

讀後感

《火星編年史》這樣的書名是有些小小的“誤導”的,讓我一看以為是類似斯坦利《火星三部曲》那樣的巨著,所以當拿到這書,一看不到300頁時,還納悶,這樣的容量怎么個“編年”法?但是一旦開讀,立刻被其深深吸引,特別被其文筆折服,在我的印象中,也不知是其本身原因,還是翻譯原因,科幻小說作者的整體文筆水準在我看來和其它類別文學作者相比,是有所欠缺的。但是這本小說不同,作者布拉德伯里以一連串的短篇小故事相互銜接,從火星生活細節著手,以小見大的向我展現了火星社會形態,而其中的幽默、諷刺、情感、浪漫都散發著迷人的人文氣息。
按照科幻小說界常用的一種粗糙分類方式來說,這本小說應該算是“軟科幻”,科幻是個背景,表現的還是作者對人類社會的體察和感受。1946年,在核子彈在日本爆炸,二戰結束後的第二年,布拉德伯里發表了短篇小說《百萬年郊遊》,接著引出了一系列火星短篇,並在1950年集成了這本《火星編年史》。作者寫出這些短篇的年代正是核戰噩夢開啟,冷戰較量拉開大幕的時候,告別了一場充滿殺戮的大戰,地球似乎依然動盪不安。布拉德伯里的小說給我的感覺就是以火星為背景,表現地球上政治鬥爭的過去和未來,充滿了警示意義。但是,他表現出來的筆調卻不是沉重或者尖刻的,故事一開始就是幾個地球人探索火星,和火星人早期交往的短篇,這一段有著些黑色幽默的味道,比如《地球人》這篇中,地球探險隊的人被火星人當作精神病折騰,其中的對白和故事都妙趣橫生。而《第三探險隊》則充滿了溫情,地球探險隊的人們在幻覺中見到了死去的親人,作者細膩的筆調挖掘出了多少人內心的傷感之情。而《異鄉明月》則給了火星人的歷史一個更黑幽的結局,火星人竟然被地球人帶去的水痘給毀滅,這很自然的讓人想起印第安人被殖民的那段歷史,看來殖民史的軌跡都是相同的,從貪婪本質下光鮮的所謂探險開始,最終都導向一場文明的災難
接下來的故事則延續了諷刺的筆調,比如黑人們最先來到火星,他們離開地球時,白人們對他們的謾罵和詛咒,也是當時現實生活中種族歧視的再現。而漸漸的,布拉德伯里也將故事導向一種凝重,一種憂鬱,一種絕望,筆調依然幽默,但是確是類似電影《奇愛博士》那樣讓人笑後感到不寒而慄的悲哀;情感依然溫情,但是溫情下卻是越來越多悲傷別離,孤獨困苦。布拉德伯里沒有太多筆觸直接描寫政治的鬥爭、慘烈的戰爭,卻從一個個側面表現了人類瘋狂的鬥爭下的惡果,最後幾篇已經是一種末日景象,如《靜寂的城鎮》中在死去的城鎮中孤獨到因電話響起而狂喜的人;如《漫長的歲月》中用機器人代替死去親人的悲傷老人;如《細雨將至》中的一幢智慧型住宅,整個城市已經變得空寂,這個住宅還在按部就班的為早已不存在的“主人”服務,這篇故事讓你甚至感受到了一幢住宅的孤獨和悲傷,而眼睜睜看著空空的住宅,想想“我們”終將化作塵埃,一種傷感也油然而生,這也就自然烘托出人類命運的無望與傷感。

評論

《火星編年史》不僅是一部科幻小說,更是一部社會批判作品。布拉德伯里以極富創造性的想像力,給人以觸及靈魂的震撼和衝擊。該書由一系列獨立成章卻又內在關聯的短篇小說構成,講述了二十一世紀初期人類移民火星之後,火紅色行星上發生的種種奇聞軼事。其中包含了布拉德伯里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晚期在各類科幻雜誌上發表的十三則短篇作品,作者在一個個小故事之間穿插了承前啟後的簡短插曲,從而使看似鬆散的單個故事巧妙地編結在一起,由此串成了一部宏篇巨製。在《火星編年史》中,布拉德伯里不僅將卓絕的想像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也用優美而富於詩意的筆調勾勒出如夢似幻的火星世界,並以舒緩沉靜的節奏直抒胸中沉鬱激憤的情懷。經年積蘊的文學功底讓布拉德伯里宛如一個匠人,把紅色行星上神秘、浪漫的故事雕琢成一粒粒瑩潤的串珠,而貫穿全文的插曲鋪墊則像一條纖巧的銀鏈,與輝映著柔光的明珠構成了這件絕世珍寶,令人讚嘆不已,感慨良多。”

最佳幻想小說集錦

用幻想(超現實)的手法表現未實現的事物的小說。幻想小說從廣義上來說就是奇幻,玄幻,魔幻的統稱。
《腐屍安慰者》
《穿越鏡面》
《滿天飛翔的十字軍》
《提升三部曲》
《海怪甦醒》
《中轉站》
《電光》
《鑽石的四大統治者》
《遙遠地球之歌》
《獻給埃基爾儂的花》
《深潛站》
《走向你們散落的身體》
《晶體表示》
《安伯歷代志》
《里昂內斯》
《帶特殊音樂的槍》
《莎拉娜之劍》
《空間三部曲》
《機器人會不會夢到電子羊?》
《上帝眼中的微塵》
《壞東西這樣來》
《透鏡人》
《龍槍》
《內心垂死》
《安德的遊戲》
《美好的秘密所在》
《伊甸園之西》
《黑暗精靈》
《泰格納》
《不鏽鋼鼠歷險記》
《亞瑟王法庭中的康乃狄克美國佬》
《縫隙》
《變色龍的符咒》
《靈魂之井的午夜》
《群星,我的歸宿》
《深淵之火》
《異種生殖》
《2001》
《地海法師》
《菲奧尼瓦》
《吉兆》
《五號屠場》
《波恩》
《時間柱》
《死光》
《休伯利安》
《傳說中的森林》
《奧茲法師》
《埃姆菲瑞爾》
《被毀滅的人》
《看守者》
《啟示錄三部曲》
《納尼亞年代記》
《星際船傘兵》
《血里的音樂》
《記憶殺手》
《異教徒湯瑪斯·寇文能歷代記》
《新日之書》
《赫利康尼亞》
《霍比特》
《高堡中的男人》
《水窪》
《月亮是個厲婦》
《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
《末日 逼近》
《銀河旅行者指南》
《艾爾瑞克》
《法夫哈德和老練的搜尋者》
《環形世界》
《1984》
《魔戒之王》
《基地》
《火星公主》
《火星》
《劍》
《弗蘭肯斯坦》
《傀儡》
《沙丘》
《異鄉異客》
《神經漫遊者》
《火星編年史》
《時光之輪》
《格利佛遊記》
《華氏451》
《阿努比斯之門》
《雪崩》
《隱身人》
《海底兩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