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春歸何處》

《清平樂·春歸何處》,北宋詞,作者黃庭堅。此詞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1無行路2。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3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4?除非問取5黃鸝6。百囀7無人能解8,因風9飛過薔薇。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春歸何處》圖《春歸何處》圖
1、寂寞:清靜,寂靜。
2、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
3、喚取:換來。
4、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
5、問取:呼喚,詢問。取,語助詞。
6、黃鸝(lí):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後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悅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
7、百囀:形容黃鸝宛轉的鳴聲。囀,鳥鳴。
8、解:懂得,理解。
9、因風:順著風勢。
10、薔薇(qiángwēi):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藥。

白話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裡?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訊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那黃鸝千白遍地宛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著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創作背景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黨禍已起,蔡京立元祐黨人稗,黃庭堅被除名,編管宜州。有詩題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諸,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這“十二月”是崇寧二年(1103)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童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此詞的內容是“惜春”,而實際是影射時局。此送春詞作於貶宜州的翌年,即崇寧四年(1105)。同年九月黃庭堅便溘然長逝於宜州貶所。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構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上片開首兩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以疑問句,對春的歸去提出責疑,春天回到哪裡去了,為什麼連個蹤影也沒有,一個“歸”字,一個“無行路”,就把春天擬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兩句,轉而詢問有誰知道春天的去處,要讓他把“春天”給叫喊回來。這是一種構想,是有意用曲筆來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詞情跌宕起伏,變化多端。
下片過頭兩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既然無人能知道春天的去處,看來只好去問黃鸝了,因為黃鸝是在春去夏來時出現,它應該知道春天的訊息。這種想像也極為奇特,極富情趣。後兩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這是對現實的描述。上面想像春天蹤跡,也許黃鸝可以知道,然而嚶嚶鳥語,誰人能解?它不過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僅看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薔薇花那邊去了。於是春之蹤跡,終於無法找尋,而心頭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詞中以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全詞構思新穎委婉,思路迴環反覆;筆情跳脫,風格清奇;語言輕巧,淡雅饒味;有峰迴路轉之妙,有超軼絕塵之感。

名家評論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山谷詞云:“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王逐客云:“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體山谷語也。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眷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迴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迴路轉之妙。

作者簡介

黃庭堅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四年進士,授葉縣尉。熙寧五為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元豐三年知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為秘書郎。元祐元年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時張耒秦觀晁補之俱京師,與庭堅同游蘇軾之門,有“蘇門四學士”之稱。《神宗實錄》成,擢為起居舍人。哲宗親政,以修實錄不實的罪名,被貶涪州(今四川涪陵)別駕、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紹聖四年移戎州(今四川宜賓)。崇寧元年,內遷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到任九天,即被罷免,主管洪州玉隆觀。次年復被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崇寧四年,卒於貶所,年六十一,私諡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於詩,與蘇軾並稱“蘇黃”。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工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編》三卷。《全宋詞》收錄其詞一百九十餘首。《全宋詞補輯》又從《詩淵》輯得二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