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三國

混跡三國

對於馬超後半生,典籍描寫的不多,但還是有一些。 鍾繇是今天流行的楷書的創始者,書法界有一種說法,說“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學自衛夫人,而衛夫人學自鍾繇。 有一天,鍾繇發現韋誕座位上有蔡邕的練筆秘訣,就向韋誕借閱。

作品信息

混跡三國

 書籍作者:姜尚
 寫作進程:連載
 作品大類:歷史軍事

作品簡介

“真愛相隨,榮寵不驚,坐看亭前花開花落;胸襟飄逸,去留隨意,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天涯任飄零,醉臥青山蔭,萬般情緣只待風歇雨停。
在家嬌生慣養的少年吳晨,在一次三國時空旅行中偶然結識了許多個性古怪的朋友,從此掀開了一幕幕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三國戰爭

背景資料

論馬超

馬超是個歷史人物,既然是人,那么就有自己的缺點,有自己的悲哀,但最令人感嘆的是,他是一個失敗的歷史人物,這就注定了他在後世還被一些人唾罵。
?《三國志•蜀傳•馬超傳》,“正旦,種上壽於超,超搥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捶胸吐血,這是怎樣的悲哀與愧疚?深深的愧疚,嗜心的愧疚,百身莫贖的愧疚。
馬超一生可謂悲涼之極,西涼馬家經歷過三次滅門之禍,第一次是韓遂,第二次是曹操,第三次是張魯。張魯將馬超最愛的小兒子馬秋折斷脖頸,從城牆上擲下。“他就像一隻折斷了翅膀的小鳥,從天空筆直的墜下,重重的摔在地上,向外凸出的雙眼,還殘留著生前的恐懼和無助,淚水,還停留在蒼白的臉頰……”
對於馬超後半生,典籍描寫的不多,但還是有一些。據《三國志•蜀傳•彭羕傳》,“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辭,於是收羕付有司。”

論諸葛亮(上)

諸葛亮的祖先原先姓葛,他的近代祖先是諸城縣的葛家。諸城縣葛家遷居到別的郡縣,喜歡自稱“諸葛”。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做過太山郡的郡丞,也就是太守的副手,諸葛亮在徐州琅邪郡渡過了青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光,初平四年,諸葛珪病死,當時諸葛亮14歲。而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的一個朋友劉表在荊州缺人手,邀請諸葛玄來幫忙,諸葛亮一家從徐州琅邪郡遷居到了揚州豫章郡,諸葛玄受劉表任命,當過很短一段時間的豫章太守,時間是初平五年。所以曹操屠戮徐州時,諸葛亮不在徐州,理論上諸葛亮和曹操沒有仇恨。但沒過多久,朝廷就派了一位叫朱皓的人擔任豫章太守,時間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諸葛玄失了工作,就去了襄陽閒住,不久,病死。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失了依靠,作了農夫,在荊州南陽郡一個叫鄧縣的地方住了下來,鄧縣的故城叫“隆中”,位於襄陽西二十里處。而豫章太守朱皓也沒當多長時間就被從徐州竄來的笮融殺了,隨後笮融又被揚州刺史劉繇擊潰,死在山中。

《河北亂相》廢稿

按時間順序,吳晨在河北時,于禁和劉備在博望坡大戰一場,因此《河北亂相》,想以劉備和吳晨為雙主線,只是第八十六章,很多讀者都說跳躍性太大,所以這一章原先半章作廢(當然還有地理因素的原因,本想有沮鵠寫起,寫河北的亂相,只是邯鄲在鄴城的東北面,渡黃河後先到鄴縣後到邯鄲,書中的地理方位有錯,所以不得不作廢)。

答Upon112書友問

Upon112:姜兄,近來可好。文章寫的越來越精彩,但感覺總缺少什麼?以前有點看不透,現在總算有點眉目:原來是缺少快意江湖,文章里雖然提到補天閣等種種江湖組織,但文章依然沒有形成自己武功體系,描寫夏侯淳,夏侯淵,曹仁,曹純,李典,馬超,龐德乃至韋端,魏諷等,無論是絕頂高手還是二流人物,講他們的武功往往語焉不詳,一筆帶過,難道這些知名人物用的都是蠻力?沒有武功心法?當然不需要所有人的武功都有門派,但象曹氏,夏侯氏完全可以給予某種武功心法來點綴戰場的激烈,陪襯吳晨,贏天等的高低,不知翟星賣秘籍賣到哪裡去了?一點意見.
Upon112:上次可能講的太尖銳,不過不在戰爭中描寫人物的成長是一個損失,而各種人物沒有自己的絕技也是一種損失.
姜尚:我是明白upon112老兄的意見。現在寫三國的確是有武俠化的趨勢,但這種趨勢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些年寫書的經歷,被罵的主要原因也是將三國武俠化,因此這些武功體系非不能為,而是不可以為。《混跡》的寫作前期,的確是有將每個武將的必殺或者各人的特長武功“形式化”或“名目化”的想法,但書評中的雜音,讓我意識到“武俠化”的三國還是有許多人不能接受。
三國武俠化也有很長的時期,最早應該出現在評話階段。評話中,趙雲的槍法就有了名目,還記得叫“百鳥朝鳳”槍,名字很好聽,但覺得不大氣。因此寫《混跡》初期,也給趙雲的武功起過名字,第一部中,翟星賣武功秘籍提到的秘籍名稱,應該就是當初思路的殘餘。但這條路不好走,也不一定能走的通,所以才有了現在重視招數的具體效果,以及用景物、聲音、環境、音響等等側面描寫武將單打的方式。畢竟“有”招數名稱,還是會落實到如何進擊對手的具體描述中,不明寫招數名稱,而實寫招數效果,是自認為比較好的方式。

荀悅與仲長統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特殊的一個朝代。前後漢四百餘年,除了漢朝初建、王莽執政,以及漢靈帝時期的聊聊數次戰爭之外,漢朝始終保持了對外的高壓態勢。即便是在漢帝國末期,諸侯紛起、天下三分之際,天下三分的各代表人物曹操、諸葛亮、孫權、陸遜等人依舊延續了漢朝的這一強勢姿態,因此後來的史學家感嘆“(獨)漢以僵(同強)亡”。
如此強大的一個帝國,為什麼會在短短二十餘年內分崩離析、土崩瓦解,這是當時漢帝國的士族人士始終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其間湧現出了許多獨到的思想和著名的人物,荀悅和仲長統就是其中的兩個代表性人物。
荀悅是東漢末年穎川名士,曹操最為重要的謀士荀彧的堂兄。靈帝年間的“黨錮之禍”,穎川成為重災區,荀氏一族也在牽連範圍之內,因此早年的荀悅得以以平民的身份遊歷民間,體察民生疾苦,所以荀悅的政治思想更切重於儒家的“仁”“義”思想,進而由儒家的倫理規範和“時移世易”的通變思想,演化出了一整套的治國理論。

作品人物

骨灰級書法愛好者鍾繇

繇是今天流行的楷書的創始者,書法界有一種說法,說“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學自衛夫人,而衛夫人學自鍾繇。這樣算起來羲之還是鍾繇的徒孫,可見鍾繇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看到一本名為《混跡三國》的閒書,上面也談到鍾繇,說他是個文武全才,文的方面,他精通史學、易學、書法;武的方面主要是學習兵法和劍法,他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
我不由嚇了一跳,在我印象里的一直是文弱書生的鐘繇,幾時修成了這一指禪功?莫不是現代的海燈法師也要認鍾繇為祖師爺吧!
想馬超的堂弟馬岱與鍾繇那一戰,被後人評為三國戰史上實力最為懸殊的一戰:“岱引軍一萬五千,浩浩蕩蕩,漫山遍野而來。鍾繇出馬答話。岱使寶刀一口,與繇交戰。不一合,繇大敗奔走。”
後人評:“對付鍾繇這號只會白紙上寫黑字的還用寶刀,太誇張了吧!”
如果鍾繇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雖然不能洞穿馬岱的寶刀,那至少在武藝上並非等閒之輩,不至於與馬岱只斗得一個回合吧。
其實,真實的情形是, 史上記載鍾繇指力洞穿棉被,是他學書三十餘年,每天夜晚在被子上不間斷練字的結果。
鍾繇臨死時把兒子鍾會叫到身邊,交給他一部書法秘籍,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訴鍾會。他說,自己一生有三十餘年時間練習書法,不分白天黑夜,不論場合地點,有時間就寫,有機會就練。與人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就蹲在地上寫字。晚上睡覺,就用被子作紙張,結果時間長了被子給劃了個窟窿。見到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等自然景物,就會與筆法聯繫起來,有時去上廁所,竟忘記了出來。
鍾繇在學習書法入迷忘我,堪稱骨灰級書法愛好者,還有一事更能證明。
青年時期,鍾繇就與後來的領導――曹操因為共同的書法愛好走到了一起,那時經常出席書法學術討論會的還有邯鄲淳、韋誕、孫子荊關枇杷等書法迷。
有一天,鍾繇發現韋誕座位上有蔡邕的練筆秘訣,就向韋誕借閱。不料這位擅長制墨的先生(韋誕製作的墨被稱為“韋誕墨”,被讚譽為“百年如石,一點如漆。”),大概很怕鍾繇借了不還他,也有可能是怕鍾繇的書法超過他,總之,任鍾繇死磨硬纏都堅決不借。
鍾繇很生氣,他把胸脯擂得咚咚響,一直擂了三天,擂得胸前青一塊紫一塊,還嘔了一大灘血,不知道內情的人,還以為他在練大力神功,準備去跑江湖賣狗皮膏藥,這韋誕也夠狠心,全不為鍾繇的“苦肉計”所動,硬是沒給他看。鍾繇卻因為“表演”太投入,把自己擂得奄奄一息,虧得曹操派人送五靈丹(三國時期療傷聖藥)給他,才活過來。鍾繇算是得了心病,發下誓言,說不惜等韋誕死了之後去盜墓,也要看到蔡邕的秘訣。
這差不多為韋誕做了一個廣告,誰都知道韋誕手中有一本練書法的秘籍,以致於後來韋誕的墓真的被盜了。
但韋誕比鍾繇晚死了二十年,鍾繇是不可能親自去盜的,但是由於他發下的那個誓言,後人還是一口咬定盜墓的事情是鍾繇指使的,這可真是冤枉了鍾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