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珍珠》

《活珍珠》

人也要像珍珠貝一樣,養成重塑傷口的本事,轉化生命的創傷,使它變成美麗的珍珠。人生的傷痛就是活的珍珠,能包容、就能煥發晶瑩的光彩;不能轉移,就加速了死亡的腳步。

基本信息

內容

散文散文

在夏威夷的夜間市場,有一些賣活珍珠的攤子。攤子上擺一個木桶,桶中有水,水裡都是珍珠貝,每個珍珠貝賣七元美金,由觀光
客自己挑選。

珍珠貝選好後,小販把珍珠貝挖開,當場摸出一粒珍珠,就好像開獎一樣,運氣好的摸到很大的珍珠,旁邊的人就會熱烈地鼓掌。

小販說,這些珍珠都是同一時間種在海里的,但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很圓,有的歪歪扭扭,連種珍珠的人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由於挖活珍珠貝實在很殘忍,我很快就離開了,想到那種在珍珠貝里的砂石會長出。

不同的珍珠,在人間的生活也是一樣,同樣受傷與挫折,總有一些人能長出最美、最大的珍珠。

人也要像珍珠貝一樣,養成重塑傷口的本事,轉化生命的創傷,使它變成美麗的珍
珠。

人生的傷痛就是活的珍珠,能包容,就能煥發晶瑩的光彩;不能轉移,就加速了死亡的腳步。

作者簡介

旅行時旅行時

林清玄 (1953—),筆名秦情。名字來源:清而不玄。

台灣高雄人,1953年生於中國台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台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

成就及榮譽

1973年開始創作散文。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台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雲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並且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20次。

人物生平

他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之後一發不可收,走上了文學之路。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講座時的林清玄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台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30歲前得遍了台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曾於台灣獲得世界華人文化新傳獎、傑出孝子獎、世新大學十大傑出校友獎、成功雜誌十大成功人物獎、寶島十大才子獎……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

他連續十年被評為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從國小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台灣的所有文學大獎。

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台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台幣的熱賣記錄。尤其是80年代後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

32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經藏

35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90年代最暢銷的作品。

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書之一。同時創作“現代佛典系列”,帶動佛教文學,掀起學佛熱潮。獲頒傑出孝子獎。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台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國小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相關作品

年輕時年輕時

《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在美國旅行,一個朋友告訴我一件真實的事。

他的孩子去上幼稚園,坐在隔壁的美國同學問這個孩子說:“你有沒有爸爸、媽媽?”

孩子說:“有!”

“那么,你有幾個爸爸媽媽?”美國同學又問。

“我只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朋友的孩子說。

美國同學笑起來:“我有五個爸爸、三個媽媽!你們中國人的爸爸媽媽最少了,真可憐!”

朋友的孩子覺得深受侮辱,回來後向爸媽抗議:“為什麼你不多娶幾個媽媽?你不多嫁幾個爸爸?”

朋友把這件事當笑話講來聽,正足以反映出西方社會婚姻的混雜。我對朋友說:“這不單是美國的問題,婚姻的混亂和複雜在台北也是一樣的,只要我們看台北的小說和電視劇就很清楚了。”

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這么天經地義的生活與文明,竟在世界中逐漸地解體,到底會使社會走到什麼方向去呢?

我覺得還是做傳統的人好,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是最幸福的。

經典語錄

演講中演講中

1面對人生難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們能以起承轉合去尋找心靈的故鄉。人總是有限制的,但有夢總是最美的。

2曾以尋死的心活著,被迫超越,也曾主動超越,不管夢是否實現,有夢總是最美的。

3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

4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掉下來,不要為明天煩惱,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

5這么多年來,我同情那些最頑劣、最可憐、最卑下、最被社會不容的人,我時常記得老師說的:在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

6每次轉變,總會迎來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時甚至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對順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7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軟的,那最綠的草原是柔軟的,那最廣大的海是柔軟的,那無邊的天空是柔軟的,那在天空自在飛翔的雲,最是柔軟的!我們心的柔軟,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綠,比海洋更廣,比天空更無邊,比雲還要自在。柔軟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恆常的。8生命是那樣美好,建議大家多做深呼吸,體會空氣的清新,體味事物的美好。我喝水時總會想這也許是我喝過的最美味的水,時時要保持一種愛,學會欣賞美,惟有愛和美才是心靈的故鄉。9關鍵是覺悟,人生的快樂痛苦都是覺悟。10人生大勢成久必敗,敗久必成,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

11舉世都在追求成功的時候,我們雖不必追求失敗,對成功卻要有最好的心理準備,就好像在為天的時節準備冬衣一樣。

12對順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讓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13我,寧與微笑的自己做搭檔,也不與煩惱的自己同住。我,要不斷地與太陽賽跑,不斷地穿過泥濘的路,看著遠處的光明。

14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谷煩惱哭泣的緣故。

15雖然兒女像風箏遠揚了,父母的心總還是綁線上上。充滿愛的臉是文字難以形容的。愛,只能體會,不能描繪。

16第一流的人物看白雲雖是至美,卻不想擁有,只想心領神會。今生今世,情如白雲過隙,物則是夢幻泡影。

17一個人對於苦樂的看法並不是一定,也不是永久的。許多當年深以為苦的事,現在想起來卻充滿了快樂。

18我們會認為陽光是來自太陽,但是在我們心裡幽暗的時候,再多的陽光也不能把我們拉出陰影,所以陽光不只是來自太陽也來自我們的心。只要我們心裡有光,就會感應到世界的光彩;只要我們心裡有光,就能與有緣有情的人相互照亮;只要我們心裡有光,即便在最陰影的日子,也會堅持溫暖有生命力的品質。害怕失去才是痛苦的根源。

19 一個人對於苦樂的看法並不是一定,也不是永久的。許多當年深以為苦的事,現在想起來卻充滿了快樂。

20 所有的束縛是自己造出來的,只有自求解脫才是唯一的道路。

21 既生而為人,就要承擔,安然接受人生可能發生的一切。

22 所有的比較都是一種執著。23 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心靈動盪不能自在的來源。

24 我們建造了玻璃與水銀的圍牆,心窗心鏡反而失落了。

25 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我們。

26 每個人都有傷心的地方,但是每個人的傷心都不一樣。

27 沒有人能束縛我們,除了我們自己。

28 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29 你有想過到辦公室的頂樓看一夜的星星嗎?

30 每一朵花都是安靜地來到這個世界,又沉默離開,若我們傾聽,在安靜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麗的雄辯。

31生命的勇氣有時是由一些極淡遠的幸福所帶來的。

32你非草木,怎么知道草木是無心的呢?你說人有心,人的心又在哪裡呢?

33境界高的人生,並不在於永遠有順境,而是不論順逆,也能用很好的情味去面對

34人生的憂歡都只是客人而已。

35 特別相知的朋友往往遠在天際。

36 人的心靈是最脆弱的,可惜這種脆弱最不容易被看見。

37 最好的對飲是什麼都不說。

38 人生蒼涼歷盡後,中夜觀心,看見,並且感覺,少年時沸騰的熱血,仍在心口。

39 緣是隨願而生的。

40 想起少年時代的情懷與往事,都已經去遠了,是鏡花,也是水月。那一切的水月和歌,雖曾真實存在過,卻已默默流失,這就是無常。

41 我們心中所存在的一些美好的想像,有時候禁不起真實的面對。

42 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語言文字難以形容與表現的。

43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谷煩惱哭泣的緣故。

44輪迴的不只是人,整個世界都在輪迴。我們看不見雲了,不表示雲消失了,是因為雲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遠行到背面去了;同樣的,我們的船一開動,兩岸的風景就隨著移動,世界的一切也就這樣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發、靠岸,船本性是不變的,但岸身體在變,風景經歷就隨之不同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