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預防醫學雜誌》

《河南預防醫學雜誌》

以介紹預防醫學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成果為主要特色,以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職業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衛生學、勞動衛生、環境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為欄目;主要報導預防醫學各學科的科研成果、實踐經驗、新技術、新方法、以及國內外最新科技信息,旨在促進預防醫學事業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務。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封面封面

期刊編號:  HNYF
期刊名稱: 河南預防醫學雜誌
刊期: 雙月
主管部門: 河南省衛生廳
主辦單位: 河南省預防醫學會
主編: 劉學周
副主編: 王春儉段廣才黃瑋張更榮劉國華許汴利
編輯部主任: 呂鄭俠
編輯部通信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農業東路
編輯部E-mail: [email protected]
國內統一刊號: CN41-1220/R
國際標準刊號: ISSN1006-8414
發行範圍: 公開發行
國內郵發代號: 自辦發行
國內定價: 全年30.00元

期刊簡介

《河南預防醫學雜誌》前身是河南省衛生防疫站主辦的學術性內部刊物《衛生防疫》,該刊創刊於1959年,至1989年共出版72期,是我省唯一的以發表預防醫學為主要內容的刊物。1990年《衛生防疫》更名為《河南預防醫學雜誌》,並於1994年元月被國家科委及新聞出版署批准為公開發行的正式刊物。本刊作為專業期刊收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一書(核心期刊以外的預防醫學專業期刊)。

《河南預防醫學雜誌》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宗旨,把提高刊物的質量放在首位,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作為主要任務,既重視刊登基礎理論研究的論文,又注重刊登科技開發、套用研究的優秀論文,為全省衛生防病工作、人民民眾健康及經濟建設服務。截止2002年底,共編輯出版78期,發表學術論文2867篇,這些論文不僅緊密圍繞全省衛生防病科研工作,而且密切結合不同時期工作實際,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套用價值,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發展學科理論,促進對外交流,指導我省衛生防病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收錄情況

1997年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2000年,榮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獎。2000年,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和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2001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

辦刊宗旨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雙百”方針。貫徹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及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立足本省,面向全國,推廣國內外預防醫學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交流國內外預防醫學信息,為推動預防醫學事業的發展和學術交流服務。

主要讀者對象

國內各級預防醫學工作者。

主要版塊欄目

述評論著檢驗技術調查研究衛生監督監測病疾監測經驗交流短篇報導讀者.作者.編者

雜誌榮譽

本刊作為專業期刊收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一書(核心期刊以外的預防醫學專業期刊)。1997年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2000年,榮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獎。2000年,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和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2001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

第三屆編輯委員會

主 編:劉學周副主編:王春儉 段廣才 黃 瑋 張更榮 劉國華 許汴利常務副主編:劉國華執行副主編:許汴利編 委:(按姓氏筆劃為序)馬寶靖 王春儉 王中全 王 羽 王國斌 王 哲 王 浩 文士林 鄧啟華 馮子健馮紅旗 史大鵬 劉學周 劉國華 李克勤 李自釗 李發生 李文杰 朱寶玉 朱長連呂鄭俠 許汴利 江河清 楊 平 楊朝寬 何 健 杜長梅 花亞偉 張更榮 張智民張 丁 張洪權 尚樂園 周 剛 段廣才 趙連洲 趙志剛 趙慶法 胡東升 郝宗宇賈秀改 崔廣慶 崔留欣 崔樹德 黃 瑋 …

投稿須知

《河南預防醫學雜誌》為河南省預防醫學會主辦的預防醫學綜合性技術類期刊。本刊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雙百”方針。貫徹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及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立足本省,面向全國,推廣國內外預防醫學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交流國內外預防醫學信息,為推動預防醫學事業的發展和學術交流服務。讀者對象為國內各級預防醫學工作者。

1 本刊歡迎下列文稿

1.1有關預防醫學科學研究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和新方法介紹;衛生學和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報告、科學研究和經驗總結;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寄生蟲病、慢性病、地方病和職業病的防治及其科研成果。
1.2有關勞動衛生、環境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少兒衛生、婦幼衛生、放射衛生、衛生毒理、衛生統計、社會醫學、疾病監測與計畫免疫、衛生保健以及衛生化學與檢驗技術等科學研究和有效的防制經驗總結。
1.3具有指導意義的述評和評論,有實際參考價值的國內外文獻綜述和學術討論以及衛生管理、信息報導和專題討論等。
1.4與預防醫學有關的邊緣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的文稿。

2 本刊對來稿有以下要求

2.1來稿需有作者單位正式推薦信。稿件的保密性審查由作者單位負責。
2.2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兩投。
2.3來稿請用16開方格(300字)稿紙正楷書寫或列印稿和電子稿,字跡要清楚,勿用非正式簡化字。外文字最好列印,並注意大小寫、上下角與正斜體,例如HBsAg,不能寫成HBSAG。pH不能寫成PH或ph、Ph等。單詞下方劃一橫線表示斜體。文稿後應附作者有效聯繫方式(電話、E-mail等)。
2.4文稿要主題明確,層次清晰、詞句通順、文字精練,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實用性、真實性及先進性。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以不設副標題為好。論著全文(包括參考文獻、中文摘要及致謝)一般不超過4000字,經驗交流不超過1500字,短篇報導一般不超過500-1000字。論著應附中英文結構式摘要(分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及3—8個關鍵字(參照MeSH主題詞表)。中文摘要不超過350個字,多個關鍵字之間,套用分號(;)隔開。
2.5名詞術語要前後統一,如原詞過長且文中多次出現,可於首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後注簡稱。新名詞尚未統一者於首次出現時加注原文或說明,已被公認的縮略語(如ACTH、pH、DNA、ATP等)可直接套用。
2.6論文署名不宜過多,應只限於選定研究課題、直接參與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撰寫論文、並能對文稿內容負責、解答有關問題者。署名一般不超過6人,並按貢獻大小排列。對該項工作有貢獻的其他人員可以文末給予致謝(應徵得被致謝者同意)。署名書寫格式為,在文題下方列出作者姓名(作者單位為2個以上時,應在每個作者的右上角,依次加注“1”“2”“3”等;各作者之間套用逗號(,)分開)然後在作者姓名下註明作者單位(作者單位還應註明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稱和郵政編碼;並請附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研究方向和代表性成果等)。
2.7正文分為引言(一般不寫出“引言”二字)、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部分。2.8內文標題力求簡短,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3級—4級。層次序號一級用“1、2、3、……”,二級用“1.1、1.2、1.3……”,三級用“1.1.1、1.1.2、1.1.3……”。序號一律左頂格寫,後空一格寫標題。
2.9數字執行GB/T15835—1995《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如出現天、小時、分、秒時分別寫為d.h、min、s。小數點前或後超過3位數字時,每3位數字1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如,“1329.4765”(即三位分節法)。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範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寫成5~95%,50.2%±0.6%不要寫成50.2±0.6%,也可寫成(50.2±0.6)%。年份不能簡寫,例如1993年不能寫成93年。文中避免出現“今年”、“後年”等字樣。
2.10統計學的符號應以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為準。符號的大小寫及正斜體寫清楚,不能區分套用鉛筆標示。常用如下: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x(中位數仍用M);②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x;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⑥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x2;⑦相關係數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寫v;⑩機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x2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2.11表及圖要有表題、圖題或表序及圖序。文稿僅有一表(圖)者可不用序號,可於表(圖)題前用附表(圖)二字。圖及表題力求簡明,一般不超過15個字,不用標點符號。線條圖用碳素墨水在硫酸繪圖紙上繪製,採用三線制,不用端線,縱線、斜線。所有數字必須經統計學處理。統計顯著性用P>0.05,P<0.05,P<0.01三檔表示。表、圖力求少而精,勿於正文內容重複,文字簡述能說明問題者儘量不用表或圖。
2.12表示物體(如腫塊)的體積和面積,每項數字後都應該有單位符號。例如:長10cm,寬6cm,高4cm,應寫成10cm×6cm×4cm或10×6×4(cm3),不能寫成10×6×4cm或10×6×4cm3。
2.13計量單位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如kg(千克)、g(克)、mg(毫克)、ug(微克)、L(升)、ml(毫升)、ul(微升)、d(天)、h(小時)、min(分鐘)、s(秒)
等。血壓用KPa或mmHg,紅細胞數用×1012/L,白細胞數用×109/L,白細胞分類用小數表示,血紅蛋白用g/L;電解質及有機化合物以mmoI/L、umol/L、nmol/L表示。請參閱有關書籍。
2.14參考文獻應引用與本文密切相關且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文獻(近5年內)。請按引用先後順序列於文末,並在文內相應處以方角碼註明。內部資料,或未發表的文章均不得做為參考文獻。引用已被同意發表而尚在排印中的文章,請註明“待發表”。參考文獻著錄格式按《溫哥華格式》。序號左頂格加方括弧(【】)並後空一格,不加任何標點符號。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均以“.”結束。3位及3位以下作者全部列出,3位以上作者只註明3位,後加“等”字,各作者之間加逗號,最後一人或“,等”字後加句點(.)。注意著錄格式中標點符號的套用。書寫格式如下:
【雜誌】序號作者(3位後用“等”).文題.雜誌名稱(縮寫不用縮寫點),年份,卷(期):頁碼.
【書籍】序號作者(3位後用“等”).書名.卷(冊)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迄頁.
【專著中析出的文獻】序號著者.篇(題)名.見(英文用ln)編著.書名,版次(第1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論文集】序號著者.篇(題)名.見(英文用ln):編著.文名,會議名,會議地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3 注意事項

3.1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作者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一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和“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
入上述資料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3.2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註於文題頁左下方,如“本課題受××基金資助(基金編號××××)”,並附基金證書複印件。論文刊登後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並附獲獎證書複印件。
3.3經審核初步擬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見修改整理後,將原稿、退修單、修改稿一併寄回編輯部。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請將修改稿發往本刊電子信箱(E-mail):[email protected],如有不便,您也可以Word文檔存入軟碟寄回本刊編輯部,同時註明聯繫電話、傳真號碼等備用。
3.4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或把長文改成短篇報導。如作者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聲明,未聲明者按同意處理。
3.5根據《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實際,來稿超過6個月未採用或未見編輯部採用或修稿通知者,可自行處理。不採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若作者需退還原稿時,請在來稿時聲明。
3.6投稿後凡要求變更作者署名,必須附有單位學術部門正式介紹信,否則本刊不予受理。3.7投稿同時請寄稿件處理費,每篇10元(非本會會員每篇15元)。稿件確認刊載後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
3.8來稿刊出後,酌致稿酬並贈第一作者當期雜誌2冊。
3.9本刊作者文責自負,對於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的文字、圖片稿件,本編輯部概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
3.10凡向本刊投稿後,均被認為自動接受本刊上述約定。
3.11來稿一經我刊刊用,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編輯部和河南省預防醫學會所有。並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碟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3.12來稿請寄鄭州市鄭東新區農業東路,《河南預防醫學雜誌》編輯部。

常見論文發表範例

一起B型流感暴發的實驗結果分析---黃銳敏陳輝俞慕華
崑山市部分中小學生貧血監測分析---周愛萍沙汝明李楓
河南省貧困地區6歲以下兒童營養狀況分析---葉冰張書芳付鵬鈺詹宣鈔鳳
水中砷測定最佳溫度的探討---張靜胡衛華耿振新
鄭州市城鎮衛生人力資源現況分析---楊曉煜李春霖田慶豐
駐馬店市醫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王梅花
非醫學生營養知識、態度和飲食行為調查---喬玲盧鋒
青海省部分城鎮青少年學生吸菸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劉燕王朝才
胃鏡檢查在小兒HP相關性胃炎中的套用---於靜周喜紅姚卓
湖南省資興市肺結核合併糖尿病流行病學特徵分析---袁國林夏雲磊陳遠耀嚴榮華
HPLC法測定保健品卵磷脂膠囊中卵磷脂的含量---汪鳳雲周海凡鞏飈
大腸埃希菌體外對氟喹諾酮類藥物交叉耐藥的研究---荊鵬偉羅予
亞硝化農肥水中N-亞硝基化合物的分析---徐致祥唐麗娜譚家駒鄧大君陳鳳蘭韓建英
濁漳河水及改水對林州市居民年齡別食管癌發病率的影響---徐致祥韓建英譚家駒邢海平王民憲張栓虎孔芳君陳鳳蘭李笑梅田譜琴
濮陽市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劉紅衛陳小霞張艷玲
煤工塵肺與吸菸關係調查---李宏斌姚武
電焊工外眼疾患的調查分析---王江明盧新偉紀雙麗
2008年信陽市溮河區手足口病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雷顯英張玉鐵胡寶文
出生缺陷干預環境因素不可忽視---趙玉仙孟玉紅行曉霞周艷麗
開封縣城鄉小學生血鉛含量檢測結果分析---張靜胡衛華耿振新
屈光不正兒童屈光度變化的連續觀察---張麗娜
套用噬菌體生物擴增技術快速檢測痰標本中結核分枝桿菌---王勇鳴李峰閆國蕊付津平
雙縮脲-分光光度法快速測定乳與乳製品中的蛋白質含量---張曙波
微波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茶葉中的鉛和鎘---鮑華
面制食品鋁含量測定中不同消化方法的比較---李玉枝馬道瑞
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食品中砷的含量---金華麗李漫男
青海省某電解鋁廠353名職工尿氟含量測定結果---邢永華文國穎蘇效東郭映
水泥粉塵對工人肺功能影響的研究分析---任鐵石
關於人源隱孢子蟲排卵規律的探討---張曉琴
122例孕婦早產相關因素分析---劉慧有風芝杜德奇
2007年南陽市愛滋病家庭內性傳播感染情況分析---施建春盧千超趙濤
C肝患者HCV-RNA病毒載量和ALT濃度的關係研究---王寬王敏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現況及其發展對策---陳淑林朱湘竹陳宋義張愛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